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聰明投資者

「港股牛市的觀點沒有改變,因為基本面的大趨勢和資金面的趨勢都沒有變化……對於今年的恒生指數,我們依然堅持漲幅會超過20%(的觀點)。」

「印花稅短期雖會引發市場的反感,會有一些資金情緒化撤出,但是從中期維度,最重要的還是基本面。印花稅沒有那麽重要,這一次短期的波折過去了以後,市場還是會沿著它的核心邏輯展開。」

「這次恰恰是因為前一段時間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得過快了,從去年下半年不到1%,蹭蹭蹭地超過了1.4%;而30年期的破了2%,升得太快,就產生了市場分歧。」

「短期的震蕩不改港股牛市的大趨勢。這件事情會帶來節奏的變化,就是震蕩加劇,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份,非常流暢的單邊逼空節奏基本上告一段落,後面,可能就是震蕩加大,震蕩的方向,全年看震蕩向上走。」

「在復蘇背景下,整個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中短期資本市場定價的錨,這個錨在溫和抬升的過程中間,我們反而要關注那些,受益於復蘇業績有彈性的資產,從中短期看其實是更好的。」

以上,是興業證券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張憶東,日前在全景網主辦的「全景資本圈雲直播」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近些天來,因為香港交易所上調印花稅,導致港股和A股市場出現大幅回調。在這次對話中,張憶東分別從短期、中期、長期的不同維度,分析了這一政策給香港市場和A股可能帶來的影響,在他看來,短期震蕩不改變港股牛市大趨勢,但是會影響風格和節奏。

同時,對於當下哪些賽道中長期存在投資機會,今年投資者具體要如何布局,也都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張憶東對話全文,並經憶東總確認授權發布。


資本市場的價值遠遠不是體現在收稅這點上


三個維度看提高港股印花稅的衝擊


問:上調印花稅,為什麽港股市場會出現這麽大的反應?這個反應是合理的,還是有些過度了?

張憶東:三個維度來看這個事情。

第一個維度,風險偏好的維度,調整反映了大家用腳投票,對於這種逆勢而為方式的不認可。從短期衝擊來說,這種反應是很正常合理的反應,因為政策的確是超預期的。

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應該是與全球先進經驗進行對標。美國當然是最先進的,美國老早就取消了印花稅,而且昨天美國監管層降低了規費。

從一個正常的邏輯來說,只要你的成交放量,你的金融中心地位堅實了、市場影響力擴大了,有更多的好公司到這個市場上市,更多的投資者願意到這個市場進行買賣交易,稅收自然而然水漲船高,財富效應也會明顯提升。

以2020年為例,2020年香港市場印花稅貢獻了600億港幣。

從一個大賬的角度來說,資本市場對於一個城市所帶來的價值,遠遠不只是一點點稅的問題。在香港百業凋零的情況下,一些豪宅還是很熱絡的,因為香港的中產或者中產以上的投資者賺了錢,而且香港老百姓很大一塊的錢是放在盈富基金上面。

當印花稅提高的新聞出來時,大家覺得這個很不可思議,有點超預期了,所以,在這種超預期的背景下,調整反映了大家用腳投票,對於這種逆勢而為方式的不認可。

這是從短期維度來看的。

印花稅衝擊和當年5.30不可同日而語


決定市場走勢的根本力量是基本面力量


從第二個維度來說,要從中期維度來看這個事情,不論政策背後的目的是什麽,我們要關注的是它對於投資、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究竟是什麽。

我們不用特別去關注短期令大家覺得很重要的事,往往一些壞的事情,可能短期你覺得氣得要死,拉長了來看神馬都是浮雲。拉長來看,最關鍵的還是,我們投資是衝著什麽來的,究竟是賺割韭菜的錢,還是去賺企業業績的錢。

從中期維度,我們舉一個歷史上相似的案例,那就是2007年A股市場的「5.30」。

2007年5月30日,中國財政部突然宣布上調印花稅,從0.1%上調至0.3%,導致市場連續一周多大幅調整,上證綜指在短短5個交易日里跌幅達到15%,小盤指數跌幅超過20%,甚至有些股票腰斬。

但是2007年6月份以後,市場繼續延續它的牛市走勢,因為決定市場走勢的根本力量是基本面的力量,次要因素才是資金的博弈。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真的有優質的公司,如果不是系統性流動性危機,錢走了還會回來。

所以我們要關注的是,市場有沒有非常棒的上市公司、性價比合適的投資標的,這才是核心。

這一次的印花稅目前只是一個提案,它還要經過一些法律流程,現在還沒有落地,最終落地實施是大概率,就算最終落地,一方面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另一方面,它是從0.1%提高到0.13%,當年5.30我們是從0.1%提高了0.3%,衝擊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政策目的也不太一樣。

當時的確是有抑製市場情緒的目的,因為當時炒作風氣太凶了,而且當時的估值的確是泡沫化,小股票的估值泡沫化比較明顯,所以當時是給股市降溫的目的。

而這一次不是針對資本市場,而是反映了政府財政需要疏困,財政壓力非常大。

在2020年,財政赤字創了歷史新高,高達2000多億港幣。

所以目的性不一樣,這一次不是針對資本市場的調控,不是覺得資本市場貴了,事實上港股市場一點都不貴,還在一個窪地中。

這種情況下,印花稅短期雖會引發市場的反感,會有一些資金情緒化撤出,但是從中期維度,最重要的還是基本面。

印花稅沒有那麽重要


波折過去了以後,市場會沿著它的核心邏輯展開


第三個維度,印花稅沒有那麽重要,這一次短期的波折過去了以後,市場還是會沿著它的核心邏輯展開。我們要客觀一點、心平氣和地面對這件事情。

從這個方面,我們再分幾個層面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層面,這是事件性擾動,年內至少不會逆天下之大不韙而連續提高印花稅。此次印花稅上調,可為香港的財政紓困,但是,市場對此用腳投票做出反對,後續換手率下降,財政紓困的目標未必能達到。歷史的規律來看,一旦香港經濟復蘇,印花稅有望下降。

第二個層面,近期的調整,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過快。

近期全球無論是美股納斯達克,還是歐洲、日本、韓國,2月下旬以來都是在調整。

港股印花稅只是叫雪上加霜,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

雖然我們投資的是港股市場,但是基本面看的是中國內地的優秀公司,資金面看的是美聯儲,香港本地的操作沒有什麽大的影響,不要把香港本地政治經濟的紛紛擾擾看得那麽重。

這次恰恰是因為前一段時間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得過快了,從去年下半年不到1%,蹭蹭蹭地超過了1.4%;而30年期的破了2%,升得太快,就產生了市場分歧。

樂觀主義者說這是很好的事兒,反映的是一個復蘇的邏輯,因為它的收益率陡峭化,短端利率沒有那麽急,不是流動性危機,長期利率的上升反映了大家對於復蘇的預期很好。

而悲觀主義者說,壞了,馬上就有通脹了,美聯儲就要收縮了。

前段時間市場有點亢奮,亢奮之後悲觀主義者的情緒就上來了,所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行,進而股市以及其他風險資產在下跌。

2.23日鮑威爾在國會的聽證會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他的意思是美國經濟距離充分就業和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釋放出美聯儲會繼續保持寬鬆的鴿派信號。

用我的解釋就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現在經濟復蘇的飯還沒吃完,才吃了兩口,但是市場就開始想吃撐了以後會不會撐死,會不會通脹,有點操之過急了。

所以鮑威爾給他吃個定心丸,承諾對於通脹的容忍度會提升。現在根本沒有通脹,只是通脹預期,那意味著就算二季度有真實的通脹,他的容忍度可能提升。

我們判斷,未來美聯儲大概率會做YCC就是收益率曲線的控製,通過有針對性購買美債長端利率,在釋放流動性時,可以控製10年期收益率的過快的上升的趨勢。

否則,復蘇復蘇尚且不穩定時,收益率過快上升,會影響到財政政策的有效性。

從這個維度來理解,一旦市場經過了近期長端利率過快上行的波折之後,它又將回歸到了復蘇的邏輯、盈利驅動邏輯、性價比的邏輯。

第三個層面,從中國走向金融強國的角度,來看未來香港市場的定位。

港股市場不只是香港的股票市場,而是中國的第三交易所,就像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一樣不只是為本地服務,更是為中國經濟轉型、雙循環驅動,以及科技創新驅動的新經濟形式服務的。

從這個維度去思考,短期因為事件性的驅動而發生的一些大震蕩,恰恰是立足於中長期去布局那些最優秀資產的好時機。

短期震蕩不改港股牛市大趨勢


但是會影響風格和節奏


問:等我們市場消化了印花稅這條消息之後,港股市場會回歸到一個原有的邏輯,還是會對港股某些領域造成實質性的改變?

張憶東:三句話:

第一,短期的震蕩不改港股牛市的大趨勢,這是個短期的震蕩;

第二,它會影響到風格和節奏。風格從過去的一個多月「錢多、人傻、速來」那種投機博弈(發生轉變)。

年初以來,很多人很亢奮,說什麽「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我一直在抨擊這種言論。

定價權就不是北水,也不是外資的,在成熟市場,定價權是屬於那些真正對於企業未來有洞察力的人,而不是說「有錢任性」。

短期震蕩將改變市場風格,前期那些港股市場炒小、炒妖、炒題材的歪風就歇了,資金又回到了具有較高性價比的、優質資產的正路上,這才是一個贏家之道。

在成熟市場沒有韭菜,這個時候你要想贏錢,不是有錢任性。錢如流水,前面嘩嘩嘩都進來,打一悶棍嘩嘩嘩又出去,這種資金的博弈都是短期的擾動。

這次出去的這些錢,因為港股那些優質的公司,以後它還會逐步回來。可是那些前面亂炒小股票的就有可能被悶進去,在未來的波動中還是可能會丟盔卸甲。

所以港股的牛市是屬於機構投資者的樂園,是追漲殺跌、投機思維的墳場。

第三個我想說的是什麽?

震蕩的時候,恰恰是考驗你的專業化能力的時候。在整體震蕩、依靠盈利驅動的格局下,能夠賺到錢,並且能夠持續賺到錢,這才是真本事。

港股牛市觀點沒有改變


市場調整是買入優質資產的機會


問:你在2020年的11月發布的2021年的年度全球策略報告當中也明確提到,港股將迎來指數牛市,而性價比好於A股。這個觀點現在有沒有改變?

張憶東:沒有改變,因為港股牛市基本面的大趨勢和資金面的趨勢都沒有變化。

在基本面的角度,一方面,復蘇邏輯下,港股中的價值股有一段盈利跟估值的雙抬升。恒生指數里現在一半以上是那種價值型的,像金融,地產,能源,運營商,這些占了一半以上。基本面反轉的時候,這些港股的價值股,它反彈的動能會更強。一方面是盈利的驅動,另外一方面是打爆空頭,或者說空頭需要平倉,這樣就帶來了盈利跟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港股價值股是估值窪地,A-H股溢價現在依然是37%,A-H股溢價是一個結果,不是漲的原因。港股便宜的時候有可能會更便宜,它是看基本面的趨勢的。因為港股有很成熟的做空機製,如果說經濟向下走,行業景氣度向下,價值股會便宜到令人發指,比如去年A-H股溢價最高的時候超過了50%。

另一方面,從新經濟的邏輯下,港股新經濟龍頭像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等,無論從中短期還是從中長期的角度,我們都不認為它有泡沫,就算它的估值不能夠繼續的明顯提升,但是靠盈利也依然能夠推動指數上行。

總體來說,對於今年的恒生指數,我們依然堅持漲幅會超過20%(的觀點),而我們對恒指的盈利預測是至少26%。

所以港股還是要風物長宜放眼量,關注它的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大趨勢。本地政治經濟帶來了一些紛紛擾擾,出現了一些市場的調整,恰恰是趁機買入性價比好的優質資產的機會。

那些不靠風不靠放水也能飛的雄鷹


是受到全球資金追捧的


問:今年南下資金流入港股市場近4000億,南下資金是否還會繼續爆買?內資的策略是否會出現比較大的調整?對於北上資金會有影響嗎?南下會持續還是北上會加速?

張憶東:南下和北上都會持續。

首要也是核心原因是A股和港股都是中國權益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找到那些無論在A股上市還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最優秀的公司,賺企業成長、盈利的錢,這才是投資的真諦。

我再次強調,不要用地域的觀念去考慮A股和港股,一定要看基本面,一定要看上市公司本身。

現在全球是一個負利率、高債務的時代,負利率的資產差不多超過了15萬億美金。雖然美國歐洲大放水,但他們的好資產也都不便宜。

相比而言,中國優質核心資產具有長期增長動能的。那些不靠風不靠放水也能夠飛的雄鷹,也就是這些優質的上市公司,是受到全球資金追捧的。

這個時代我給它定義為「新型滯脹期」,主要國家的貨幣超發、高債務、有效需求不足,在「新型滯脹期」里,優質公司是短缺的,是物以稀為貴的。那些有盈利彈性、估值跟盈利匹配度好的優質公司,無論是A股的還是港股都受到全球資金的追捧。資本是逐利的。

「二老驅動」是一個大的趨勢


其次,穩行致遠,立足「二老驅動」的大趨勢,而不要太關注短期是不是爆買。

短期爆買了,「錢多,人傻,速來」,就像冬天,每一次天氣突然變熱,意味著之後的寒流就要來了。

穩行致遠才是最重要的,階段性的「錢多,人傻,速來」這種一哄而上其實並不代表什麽,只是一個小浪花,我們要關注的是大的趨勢。

「二老驅動」正是一個大的趨勢。一是中國老百姓配置權益資產,這是方興未艾;第二個「老」是講老外買中國資產,也是方興未艾。

在這兩個趨勢下,無論是北水南下,還是外資北上,都是可持續的。

我舉幾個數據,第一個數據是中國居民總資產中的配置比例,房地產差不多占60%,股票和基金加起來也就是百分之二點幾。鄰國日本,居民總資產中的股票和基金占比是10%。同樣作為大國經濟體的美國,美國人民的資產配置比例,是35%配了股票和基金。

在從百分之二點幾到10%,再到35%的大趨勢下,這是一個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大周期趨勢,所以港股和A股都是同時受益於中國老百姓配置權益資產。

第二組數據是什麽?

中國的 GDP是全球的17%,我們的GDP相當於美國GDP的70%,但是海外的投資者配置中國資產,包括A股和港股,加起來還不足5%,其中,配A股可能就是百分之三點幾。

從外資和全球配置的資金(的角度)來看, A股和港股都是中國資產,所以這兩個趨勢都是會長期存在的。

最後,資金面節奏,階段性的快慢。

從今年的角度來說,短期政策是比較沒道理的,或者說令人有點寒心的政策可能會讓北水南下的節奏放慢一些,但是大趨勢不會逆轉。

抱團的不代表是核心資產


以抱團的心態去追高,很可能會殺跌


問:怎麽解讀市場特別關心的抱團問題?這種極端抱團情緒給科技成長、新興產業的很多股票跌出了一個足夠的安全邊際,上半年這個時間窗口是不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布局時機呢?

張憶東:抱團和核心資產這兩個詞不能夠劃等號,因為抱團本身是一種博弈的邏輯。

抱團這個詞其實是90年代坐莊時代,莊家去操盤,有些人一起跟莊,一起抱團,一起把莊股給打上去。

所以抱團本身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詞,它本身是一個莊股時代的餘孽,其實是一種博弈。

它只是一個現象、一個結果,但是我們要看透過這種現象和結果去看它的底層資產。

它抱的是什麽?如果它抱的是垃圾,抱的是騙局,那垃圾還是會歸於垃圾,塵歸塵,土歸土,垃圾還是垃圾,最終大家血本無歸。

但是如果大家是基於估值的維度,有些人買可能是因為短期跟風,但是有些人買了以後,是基於一個動態的眼光去看它長期的一個成長性,像巴菲特買了以後可能很多年就不動,這就不一樣了。

所以被抱團的東西並不代表它就是核心資產,很多核心資產可能被大家棄之如敝履。

現在港股市場中有一些周期屬性的核心資產性價比非常高,但是在過去的一年半里,大家完全忽視了。

覺得這類的資產它不是互聯網,不是科技,它不是這種很炫、很酷的,哪怕它的分紅收益率有10%,哪怕它在全球的競爭力很強,大家都是視而不見。

所以市場抱團是一種博弈行為,抱團里邊最終玩的是割韭菜遊戲,而不是去賺企業的錢。

以抱團的心態去追高,很可能也會殺跌。

我所說的「抱團必死」不是說上市公司最終完了,而是說這種操作策略對於你的財富是損害,而不是保值增值。

有些核心資產遠遠沒有被抱團


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所謂的核心資產,有些核心資產是遠遠沒有被抱團的。

所謂的核心資產我們看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行業里面有核心的競爭優勢,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第二個維度,競爭地位是不斷鞏固的,而不是岌岌可危的,不會很快被人顛覆掉。

比如說當年的手機產業鏈中,諾基亞是王者,但很快就被蘋果給顛覆了,這種就不能說它是手機里面的核心資產。

所以第二點,它不只是行業龍頭,還要看它的核心競爭力,看它能不能夠持續維持,甚至是不斷地擴張。

要麽是價值股,能夠周期性地給大家帶來持續分紅能力,對於成長股,能夠帶來一個持續超預期的自由現金流,或者說能夠持續地在技術層面不斷地領先競爭對手。

這就需要它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而不是說坐在歷史的功勞簿上,它的核心競爭力需要動態(向上)。

第三個維度,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而且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越來越國際化,所以大家要用一個國際對標的思路來看中國那一批最優秀的公司。

我們來看核心資產,它的核心在於,它的核心競爭力是不是在全球有優勢。

我們也看到有些資產,特別是像那些製造業的,我們跟海外有很大的差異,怎麽辦?

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把它用PE(Private Equity)和VC的這種思路,而不是像我們有優勢的一些,比如互聯網或者終端製造業,我們可以直接看PE(市盈率)、PB。

但是對於趕超型的高科技或者說先進製造業,我們就需要用風險投資的維度去考慮,以及進口替代的思路,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所以第二個方面是怎麽來理解核心資產的問題。

高估值資產上半年機會是跌出來的


二季度才是布局長期優質資產的好時機


第三個方面,對於抱團這一類的資產,它往往是一種博弈,而博弈就在於時機,時勢造英雄,所以抱團思維的本身就是做交易,做交易的往往不是按照上市公司本身來看,而是把股票作為籌碼來看。

所以從抱團的維度來說,由於今年上半年全球復蘇,特別是歐美二季度肯定會出現顯著的通脹上升,通脹月度上到2.3%,極端點到2.5%是有可能的。

在這個背景下,全球的高估值資產,就是長期業績確定性比較強,估值在過去的一年里面的大漲特漲、已經有點透支的這一類成長股、成長型資產,今年上半年的機會大概率是跌出來的,它的估值可能面臨著調整。

要把握住成長性行業里邊真正的、在目前的一個格局下依然能夠有超預期業績增長的、特別強的成長性核心資產,這些在調整的時候,是一個比較好的黃金坑。

現在要不要去追那些剛剛調整的長期好資產呢?

對於多數人而言,二季度的後期可能比現在更穩妥一些。

現在我建議誰去買那些處於高位震蕩的成長股呢?就是那些真正的眼光非常毒的,選股能力非常精準的,能夠精準選擇那些盈利超預期的股票,才能夠抵禦它的估值修復。這是非常難的,是小概率的事。

我們建議還是做大概率的事情,大概率的是這種抱團就如羊群效應,抱的時候很親密,很熱鬧,一旦人走茶涼,很無情。

所以也許到了二季度後期,看到美國通脹起來了,美國的長端利率可能到了比現在更高的位置,那個時候我們再看看美聯儲會不會去幹預市場,會不會再進一步的壓低長端利率。

那時可能才是布局長期優質資產、成長性核心資產更好的時機。

香港牛市是一個結構性牛市


下半年大趨勢震蕩向上


問:香港這次印花稅的調整,我們是不是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依然堅定的看好港股?

張憶東:短期重要的事情往往回頭來看可能都是一個小插曲,我們還是要把港股牛市的中長期邏輯梳理清楚,從中期的角度,基本面是復蘇,從長期角度來說,中國雙輪驅動的朱格拉周期方興未艾,才剛開始。

所以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說,它支撐著港股和A股的結構性牛市。

而我所說的港股所謂的指數牛市,本質上也是一個結構性牛市。

因為港股的這些指數是那些最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所組成的,香港三個主要的指數,無論恒指,還是說恒生國際指數,還是恒生科技指數,都是成分指。

所以恒指不僅是2021年走牛,隨著恒生指數編製方式的改變,會納入越來越多的像中外股回歸的這些公司、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以及那些可能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新經濟獨角獸,使得港股的指數舊貌換新顏,更多地去擁抱中國經濟的未來。

所以在現在的位置,短期市場可能會有一些調整、震蕩。昨天一根大陰線,今天反彈,不排除未來數月在28000-31000點附近可能還要箱體震蕩一段時間,蓄勢待發。

但總體來說,下半年還是能夠震蕩向上走,整個大趨勢是震蕩向上的。

當然我現在有個提醒,想清楚了中長期的基本面邏輯,以及美國會持續放水的邏輯之後,並不代表著行情可以躺贏,今年的行情充滿了波動,所以在波動的時候還是要相信專業,相信研究團隊的力量。

就像我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提醒的,我並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去貿然地買港股,這個水很深,我建議大家把錢委托給專業的投資團隊,而且有多一些的時間。

你不要操之過急,因為香港賺韭菜的錢很難,所以有時候賺快錢也很容易快輸,快贏也會快輸。真正賺大錢反而需要耐心,需要的是圍繞著優質資產與它的共成長。

編輯/Ray

來源:聰明投資者

「港股牛市的觀點沒有改變,因為基本面的大趨勢和資金面的趨勢都沒有變化……對於今年的恆生指數,我們依然堅持漲幅會超過20%(的觀點)。」

「印花稅短期雖會引發市場的反感,會有一些資金情緒化撤出,但是從中期維度,最重要的還是基本面。印花稅沒有那麼重要,這一次短期的波折過去了以後,市場還是會沿著它的核心邏輯展開。」

「這次恰恰是因為前一段時間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得過快了,從去年下半年不到1%,蹭蹭蹭地超過了1.4%;而30年期的破了2%,升得太快,就產生了市場分歧。」

「短期的震盪不改港股牛市的大趨勢。這件事情會帶來節奏的變化,就是震盪加劇,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份,非常流暢的單邊逼空節奏基本上告一段落,後面,可能就是震盪加大,震盪的方向,全年看震盪向上走。」

「在復甦背景下,整個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中短期資本市場定價的錨,這個錨在溫和抬升的過程中間,我們反而要關注那些,受益於復甦業績有彈性的資產,從中短期看其實是更好的。」

以上,是興業證券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張憶東,日前在全景網主辦的「全景資本圈雲直播」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近些天來,因為香港交易所上調印花稅,導致港股和A股市場出現大幅回調。在這次對話中,張憶東分別從短期、中期、長期的不同維度,分析了這一政策給香港市場和A股可能帶來的影響,在他看來,短期震盪不改變港股牛市大趨勢,但是會影響風格和節奏。

同時,對於當下哪些賽道中長期存在投資機會,今年投資者具體要如何佈局,也都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張憶東對話全文,並經憶東總確認授權發佈。


資本市場的價值遠遠不是體現在收稅這點上


三個維度看提高港股印花稅的衝擊


問:上調印花稅,為什麼港股市場會出現這麼大的反應?這個反應是合理的,還是有些過度了?

張憶東:三個維度來看這個事情。

第一個維度,風險偏好的維度,調整反映了大家用腳投票,對於這種逆勢而為方式的不認可。從短期衝擊來説,這種反應是很正常合理的反應,因為政策的確是超預期的。

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應該是與全球先進經驗進行對標。美國當然是最先進的,美國老早就取消了印花稅,而且昨天美國監管層降低了規費。

從一個正常的邏輯來説,只要你的成交放量,你的金融中心地位堅實了、市場影響力擴大了,有更多的好公司到這個市場上市,更多的投資者願意到這個市場進行買賣交易,稅收自然而然水漲船高,財富效應也會明顯提升。

以2020年為例,2020年香港市場印花稅貢獻了600億港幣。

從一個大賬的角度來説,資本市場對於一個城市所帶來的價值,遠遠不只是一點點稅的問題。在香港百業凋零的情況下,一些豪宅還是很熱絡的,因為香港的中產或者中產以上的投資者賺了錢,而且香港老百姓很大一塊的錢是放在盈富基金上面。

當印花稅提高的新聞出來時,大家覺得這個很不可思議,有點超預期了,所以,在這種超預期的背景下,調整反映了大家用腳投票,對於這種逆勢而為方式的不認可。

這是從短期維度來看的。

印花稅衝擊和當年5.30不可同日而語


決定市場走勢的根本力量是基本面力量


從第二個維度來説,要從中期維度來看這個事情,不論政策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我們要關注的是它對於投資、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究竟是什麼。

我們不用特別去關注短期令大家覺得很重要的事,往往一些壞的事情,可能短期你覺得氣得要死,拉長了來看神馬都是浮雲。拉長來看,最關鍵的還是,我們投資是衝著什麼來的,究竟是賺割韭菜的錢,還是去賺企業業績的錢。

從中期維度,我們舉一個歷史上相似的案例,那就是2007年A股市場的「5.30」。

2007年5月30日,中國財政部突然宣佈上調印花稅,從0.1%上調至0.3%,導致市場連續一週多大幅調整,上證綜指在短短5個交易日裏跌幅達到15%,小盤指數跌幅超過20%,甚至有些股票腰斬。

但是2007年6月份以後,市場繼續延續它的牛市走勢,因為決定市場走勢的根本力量是基本面的力量,次要因素才是資金的博弈。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真的有優質的公司,如果不是系統性流動性危機,錢走了還會回來。

所以我們要關注的是,市場有沒有非常棒的上市公司、性價比合適的投資標的,這才是核心。

這一次的印花稅目前只是一個提案,它還要經過一些法律流程,現在還沒有落地,最終落地實施是大概率,就算最終落地,一方面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另一方面,它是從0.1%提高到0.13%,當年5.30我們是從0.1%提高了0.3%,衝擊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政策目的也不太一樣。

當時的確是有抑製市場情緒的目的,因為當時炒作風氣太兇了,而且當時的估值的確是泡沫化,小股票的估值泡沫化比較明顯,所以當時是給股市降溫的目的。

而這一次不是針對資本市場,而是反映了政府財政需要疏困,財政壓力非常大。

在2020年,財政赤字創了歷史新高,高達2000多億港幣。

所以目的性不一樣,這一次不是針對資本市場的調控,不是覺得資本市場貴了,事實上港股市場一點都不貴,還在一個窪地中。

這種情況下,印花稅短期雖會引發市場的反感,會有一些資金情緒化撤出,但是從中期維度,最重要的還是基本面。

印花稅沒有那麼重要


波折過去了以後,市場會沿著它的核心邏輯展開


第三個維度,印花稅沒有那麼重要,這一次短期的波折過去了以後,市場還是會沿著它的核心邏輯展開。我們要客觀一點、心平氣和地面對這件事情。

從這個方面,我們再分幾個層面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層面,這是事件性擾動,年內至少不會逆天下之大不韙而連續提高印花稅。此次印花稅上調,可為香港的財政紓困,但是,市場對此用腳投票做出反對,後續換手率下降,財政紓困的目標未必能達到。歷史的規律來看,一旦香港經濟復甦,印花稅有望下降。

第二個層面,近期的調整,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過快。

近期全球無論是美股納斯達克,還是歐洲、日本、韓國,2月下旬以來都是在調整。

港股印花稅只是叫雪上加霜,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

雖然我們投資的是港股市場,但是基本面看的是中國內地的優秀公司,資金面看的是美聯儲,香港本地的操作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不要把香港本地政治經濟的紛紛擾擾看得那麼重。

這次恰恰是因為前一段時間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得過快了,從去年下半年不到1%,蹭蹭蹭地超過了1.4%;而30年期的破了2%,升得太快,就產生了市場分歧。

樂觀主義者説這是很好的事兒,反映的是一個復甦的邏輯,因為它的收益率陡峭化,短端利率沒有那麼急,不是流動性危機,長期利率的上升反映了大家對於復甦的預期很好。

而悲觀主義者説,壞了,馬上就有通脹了,美聯儲就要收縮了。

前段時間市場有點亢奮,亢奮之後悲觀主義者的情緒就上來了,所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行,進而股市以及其他風險資產在下跌。

2.23日鮑威爾在國會的聽證會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他的意思是美國經濟距離充分就業和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釋放出美聯儲會繼續保持寬鬆的鴿派信號。

用我的解釋就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現在經濟復甦的飯還沒吃完,才吃了兩口,但是市場就開始想吃撐了以後會不會撐死,會不會通脹,有點操之過急了。

所以鮑威爾給他吃個定心丸,承諾對於通脹的容忍度會提升。現在根本沒有通脹,只是通脹預期,那意味著就算二季度有真實的通脹,他的容忍度可能提升。

我們判斷,未來美聯儲大概率會做YCC就是收益率曲線的控製,通過有針對性購買美債長端利率,在釋放流動性時,可以控製10年期收益率的過快的上升的趨勢。

否則,復甦復甦尚且不穩定時,收益率過快上升,會影響到財政政策的有效性。

從這個維度來理解,一旦市場經過了近期長端利率過快上行的波折之後,它又將回歸到了復甦的邏輯、盈利驅動邏輯、性價比的邏輯。

第三個層面,從中國走向金融強國的角度,來看未來香港市場的定位。

港股市場不只是香港的股票市場,而是中國的第三交易所,就像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一樣不只是為本地服務,更是為中國經濟轉型、雙循環驅動,以及科技創新驅動的新經濟形式服務的。

從這個維度去思考,短期因為事件性的驅動而發生的一些大震盪,恰恰是立足於中長期去佈局那些最優秀資產的好時機。

短期震盪不改港股牛市大趨勢


但是會影響風格和節奏


問:等我們市場消化了印花稅這條消息之後,港股市場會迴歸到一個原有的邏輯,還是會對港股某些領域造成實質性的改變?

張憶東:三句話:

第一,短期的震盪不改港股牛市的大趨勢,這是個短期的震盪;

第二,它會影響到風格和節奏。風格從過去的一個多月「錢多、人傻、速來」那種投機博弈(發生轉變)。

年初以來,很多人很亢奮,説什麼「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我一直在抨擊這種言論。

定價權就不是北水,也不是外資的,在成熟市場,定價權是屬於那些真正對於企業未來有洞察力的人,而不是説「有錢任性」。

短期震盪將改變市場風格,前期那些港股市場炒小、炒妖、炒題材的歪風就歇了,資金又回到了具有較高性價比的、優質資產的正路上,這才是一個贏家之道。

在成熟市場沒有韭菜,這個時候你要想贏錢,不是有錢任性。錢如流水,前面嘩嘩譁都進來,打一悶棍嘩嘩譁又出去,這種資金的博弈都是短期的擾動。

這次出去的這些錢,因為港股那些優質的公司,以後它還會逐步回來。可是那些前面亂炒小股票的就有可能被悶進去,在未來的波動中還是可能會丟盔卸甲。

所以港股的牛市是屬於機構投資者的樂園,是追漲殺跌、投機思維的墳場。

第三個我想説的是什麼?

震盪的時候,恰恰是考驗你的專業化能力的時候。在整體震盪、依靠盈利驅動的格局下,能夠賺到錢,並且能夠持續賺到錢,這才是真本事。

港股牛市觀點沒有改變


市場調整是買入優質資產的機會


問:你在2020年的11月發佈的2021年的年度全球策略報告當中也明確提到,港股將迎來指數牛市,而性價比好於A股。這個觀點現在有沒有改變?

張憶東:沒有改變,因為港股牛市基本面的大趨勢和資金面的趨勢都沒有變化。

在基本面的角度,一方面,復甦邏輯下,港股中的價值股有一段盈利跟估值的雙抬升。恆生指數裏現在一半以上是那種價值型的,像金融,地產,能源,運營商,這些佔了一半以上。基本面反轉的時候,這些港股的價值股,它反彈的動能會更強。一方面是盈利的驅動,另外一方面是打爆空頭,或者説空頭需要平倉,這樣就帶來了盈利跟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港股價值股是估值窪地,A-H股溢價現在依然是37%,A-H股溢價是一個結果,不是漲的原因。港股便宜的時候有可能會更便宜,它是看基本面的趨勢的。因為港股有很成熟的做空機製,如果説經濟向下走,行業景氣度向下,價值股會便宜到令人髮指,比如去年A-H股溢價最高的時候超過了50%。

另一方面,從新經濟的邏輯下,港股新經濟龍頭像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等,無論從中短期還是從中長期的角度,我們都不認為它有泡沫,就算它的估值不能夠繼續的明顯提升,但是靠盈利也依然能夠推動指數上行。

總體來説,對於今年的恆生指數,我們依然堅持漲幅會超過20%(的觀點),而我們對恆指的盈利預測是至少26%。

所以港股還是要風物長宜放眼量,關注它的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大趨勢。本地政治經濟帶來了一些紛紛擾擾,出現了一些市場的調整,恰恰是趁機買入性價比好的優質資產的機會。

那些不靠風不靠放水也能飛的雄鷹


是受到全球資金追捧的


問:今年南下資金流入港股市場近4000億,南下資金是否還會繼續爆買?內資的策略是否會出現比較大的調整?對於北上資金會有影響嗎?南下會持續還是北上會加速?

張憶東:南下和北上都會持續。

首要也是核心原因是A股和港股都是中國權益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找到那些無論在A股上市還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最優秀的公司,賺企業成長、盈利的錢,這才是投資的真諦。

我再次強調,不要用地域的觀念去考慮A股和港股,一定要看基本面,一定要看上市公司本身。

現在全球是一個負利率、高債務的時代,負利率的資產差不多超過了15萬億美金。雖然美國歐洲大放水,但他們的好資產也都不便宜。

相比而言,中國優質核心資產具有長期增長動能的。那些不靠風不靠放水也能夠飛的雄鷹,也就是這些優質的上市公司,是受到全球資金追捧的。

這個時代我給它定義為「新型滯脹期」,主要國家的貨幣超發、高債務、有效需求不足,在「新型滯脹期」裏,優質公司是短缺的,是物以稀為貴的。那些有盈利彈性、估值跟盈利匹配度好的優質公司,無論是A股的還是港股都受到全球資金的追捧。資本是逐利的。

「二老驅動」是一個大的趨勢


其次,穩行致遠,立足「二老驅動」的大趨勢,而不要太關注短期是不是爆買。

短期爆買了,「錢多,人傻,速來」,就像冬天,每一次天氣突然變熱,意味著之後的寒流就要來了。

穩行致遠才是最重要的,階段性的「錢多,人傻,速來」這種一哄而上其實並不代表什麼,只是一個小浪花,我們要關注的是大的趨勢。

「二老驅動」正是一個大的趨勢。一是中國老百姓配置權益資產,這是方興未艾;第二個「老」是講老外買中國資產,也是方興未艾。

在這兩個趨勢下,無論是北水南下,還是外資北上,都是可持續的。

我舉幾個數據,第一個數據是中國居民總資產中的配置比例,房地產差不多佔60%,股票和基金加起來也就是百分之二點幾。鄰國日本,居民總資產中的股票和基金佔比是10%。同樣作為大國經濟體的美國,美國人民的資產配置比例,是35%配了股票和基金。

在從百分之二點幾到10%,再到35%的大趨勢下,這是一個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大週期趨勢,所以港股和A股都是同時受益於中國老百姓配置權益資產。

第二組數據是什麼?

中國的 GDP是全球的17%,我們的GDP相當於美國GDP的70%,但是海外的投資者配置中國資產,包括A股和港股,加起來還不足5%,其中,配A股可能就是百分之三點幾。

從外資和全球配置的資金(的角度)來看, A股和港股都是中國資產,所以這兩個趨勢都是會長期存在的。

最後,資金面節奏,階段性的快慢。

從今年的角度來説,短期政策是比較沒道理的,或者説令人有點寒心的政策可能會讓北水南下的節奏放慢一些,但是大趨勢不會逆轉。

抱團的不代表是核心資產


以抱團的心態去追高,很可能會殺跌


問:怎麼解讀市場特別關心的抱團問題?這種極端抱團情緒給科技成長、新興產業的很多股票跌出了一個足夠的安全邊際,上半年這個時間窗口是不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佈局時機呢?

張憶東:抱團和核心資產這兩個詞不能夠劃等號,因為抱團本身是一種博弈的邏輯。

抱團這個詞其實是90年代坐莊時代,莊家去操盤,有些人一起跟莊,一起抱團,一起把莊股給打上去。

所以抱團本身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詞,它本身是一個莊股時代的餘孽,其實是一種博弈。

它只是一個現象、一個結果,但是我們要看透過這種現象和結果去看它的底層資產。

它抱的是什麼?如果它抱的是垃圾,抱的是騙局,那垃圾還是會歸於垃圾,塵歸塵,土歸土,垃圾還是垃圾,最終大家血本無歸。

但是如果大家是基於估值的維度,有些人買可能是因為短期跟風,但是有些人買了以後,是基於一個動態的眼光去看它長期的一個成長性,像巴菲特買了以後可能很多年就不動,這就不一樣了。

所以被抱團的東西並不代表它就是核心資產,很多核心資產可能被大家棄之如敝履。

現在港股市場中有一些週期屬性的核心資產性價比非常高,但是在過去的一年半里,大家完全忽視了。

覺得這類的資產它不是互聯網,不是科技,它不是這種很炫、很酷的,哪怕它的分紅收益率有10%,哪怕它在全球的競爭力很強,大家都是視而不見。

所以市場抱團是一種博弈行為,抱團裏邊最終玩的是割韭菜遊戲,而不是去賺企業的錢。

以抱團的心態去追高,很可能也會殺跌。

我所説的「抱團必死」不是説上市公司最終完了,而是説這種操作策略對於你的財富是損害,而不是保值增值。

有些核心資產遠遠沒有被抱團


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所謂的核心資產,有些核心資產是遠遠沒有被抱團的。

所謂的核心資產我們看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行業裏面有核心的競爭優勢,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第二個維度,競爭地位是不斷鞏固的,而不是岌岌可危的,不會很快被人顛覆掉。

比如説當年的手機產業鏈中,諾基亞是王者,但很快就被蘋果給顛覆了,這種就不能説它是手機裏面的核心資產。

所以第二點,它不只是行業龍頭,還要看它的核心競爭力,看它能不能夠持續維持,甚至是不斷地擴張。

要麼是價值股,能夠週期性地給大家帶來持續分紅能力,對於成長股,能夠帶來一個持續超預期的自由現金流,或者説能夠持續地在技術層面不斷地領先競爭對手。

這就需要它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而不是説坐在歷史的功勞簿上,它的核心競爭力需要動態(向上)。

第三個維度,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而且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越來越國際化,所以大家要用一個國際對標的思路來看中國那一批最優秀的公司。

我們來看核心資產,它的核心在於,它的核心競爭力是不是在全球有優勢。

我們也看到有些資產,特別是像那些製造業的,我們跟海外有很大的差異,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把它用PE(Private Equity)和VC的這種思路,而不是像我們有優勢的一些,比如互聯網或者終端製造業,我們可以直接看PE(市盈率)、PB。

但是對於趕超型的高科技或者説先進製造業,我們就需要用風險投資的維度去考慮,以及進口替代的思路,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所以第二個方面是怎麼來理解核心資產的問題。

高估值資產上半年機會是跌出來的


二季度才是佈局長期優質資產的好時機


第三個方面,對於抱團這一類的資產,它往往是一種博弈,而博弈就在於時機,時勢造英雄,所以抱團思維的本身就是做交易,做交易的往往不是按照上市公司本身來看,而是把股票作為籌碼來看。

所以從抱團的維度來説,由於今年上半年全球復甦,特別是歐美二季度肯定會出現顯著的通脹上升,通脹月度上到2.3%,極端點到2.5%是有可能的。

在這個背景下,全球的高估值資產,就是長期業績確定性比較強,估值在過去的一年裏面的大漲特漲、已經有點透支的這一類成長股、成長型資產,今年上半年的機會大概率是跌出來的,它的估值可能面臨著調整。

要把握住成長性行業裏邊真正的、在目前的一個格局下依然能夠有超預期業績增長的、特別強的成長性核心資產,這些在調整的時候,是一個比較好的黃金坑。

現在要不要去追那些剛剛調整的長期好資產呢?

對於多數人而言,二季度的後期可能比現在更穩妥一些。

現在我建議誰去買那些處於高位震盪的成長股呢?就是那些真正的眼光非常毒的,選股能力非常精準的,能夠精準選擇那些盈利超預期的股票,才能夠抵禦它的估值修復。這是非常難的,是小概率的事。

我們建議還是做大概率的事情,大概率的是這種抱團就如羊羣效應,抱的時候很親密,很熱鬧,一旦人走茶涼,很無情。

所以也許到了二季度後期,看到美國通脹起來了,美國的長端利率可能到了比現在更高的位置,那個時候我們再看看美聯儲會不會去幹預市場,會不會再進一步的壓低長端利率。

那時可能才是佈局長期優質資產、成長性核心資產更好的時機。

香港牛市是一個結構性牛市


下半年大趨勢震盪向上


問:香港這次印花稅的調整,我們是不是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依然堅定的看好港股?

張憶東:短期重要的事情往往回頭來看可能都是一個小插曲,我們還是要把港股牛市的中長期邏輯梳理清楚,從中期的角度,基本面是復甦,從長期角度來説,中國雙輪驅動的朱格拉週期方興未艾,才剛開始。

所以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説,它支撐著港股和A股的結構性牛市。

而我所説的港股所謂的指數牛市,本質上也是一個結構性牛市。

因為港股的這些指數是那些最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所組成的,香港三個主要的指數,無論恆指,還是説恆生國際指數,還是恆生科技指數,都是成分指。

所以恆指不僅是2021年走牛,隨著恆生指數編製方式的改變,會納入越來越多的像中外股迴歸的這些公司、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以及那些可能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新經濟獨角獸,使得港股的指數舊貌換新顏,更多地去擁抱中國經濟的未來。

所以在現在的位置,短期市場可能會有一些調整、震盪。昨天一根大陰線,今天反彈,不排除未來數月在28000-31000點附近可能還要箱體震盪一段時間,蓄勢待發。

但總體來説,下半年還是能夠震盪向上走,整個大趨勢是震盪向上的。

當然我現在有個提醒,想清楚了中長期的基本面邏輯,以及美國會持續放水的邏輯之後,並不代表著行情可以躺贏,今年的行情充滿了波動,所以在波動的時候還是要相信專業,相信研究團隊的力量。

就像我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提醒的,我並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去貿然地買港股,這個水很深,我建議大家把錢委託給專業的投資團隊,而且有多一些的時間。

你不要操之過急,因為香港賺韭菜的錢很難,所以有時候賺快錢也很容易快輸,快贏也會快輸。真正賺大錢反而需要耐心,需要的是圍繞著優質資產與它的共成長。

編輯/Ray

免責聲明:本頁的繁體中文版由軟件翻譯,財經對翻譯信息的準確性或可靠性所造成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

標題:張憶東最新對話:印花稅和美債收益率成了港股初生牛犢的攔路虎,倒春寒階段布局高性價比資產

返回: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財經新聞常見問題 FAQ

甚麼因素會影響錢財的價值?

由於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上升,故幣值會隨時間而降低,這便是通貨膨脹。幣值會受以下因素侵蝕通脹:簡單來說,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通脹。當物價上升,受薪人士便會要求加薪,隨著通脹加劇,貨幣的購買力便不斷減弱。 利率波動:當利率下降,存款的利息回報便會減少。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脹,儲蓄便會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某類投資如股票和債券等卻可能因息口下降而升值。

為何銀色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

根據銀色債券發行通函,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劵,所分配的銀色債券會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

甚麼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借貸票據。當您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在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債券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發行者以不同的條款發行債券。例如:定息債券、浮息債券、零息債券及存款證等。一般來說,債券及存款證的回報比較穩定。目前,銀行可代客買賣多種債券和存款證,除備有多種主要貨幣選擇外,客戶亦可選擇不同債券發行機構,包括政府,如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等,或本地著名的半官方機構,超國機構及世界知名的公司。此外,債券年期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而票面收益亦各異,選擇眾多,能符合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投資金額低至港幣1萬元。

甚麼是證券?

證券是一般可在股票市場交易之投資工具的統稱。任何人士均可透過經紀或銀行從事證券投資,並可從每日的報章或互聯網觀察投資行情。 證券投資的回報潛力一般高於儲蓄戶口。在經濟蓬勃的地區,只要假以時日,股市一般都會出現增長,有時更會在短時間內急升。但是,股市波動在所難免,所以購買證券不應視為一種短線的謀利方法。購買證券需要支付有關的交易費用,例如經紀佣金。如果要享有交收的便利,您可考慮採用銀行證券買賣服務。除了自行投資證券外,您亦可委託專業投資管理人員或公司代勞。

何謂「首次公開招股」(IPO)?

「首次公開招股」(IPO)是指一間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新股,債券或銀行發行的存款證。此類股票,債券或存款證有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為何我經銀行IPO申請獲分配的通脹掛鈎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根據通脹掛鈎債券發行通函, 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該債劵, 所分配的債券會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及在銀行的債券買賣服務透過場外交易買賣。

如何啓動我的中國A股交易服務?

如您已持有銀行綜合投資戶口及人民幣儲蓄戶口,即可買賣合資格的中國A股, 毋須登記。如您未持有任何銀行綜合投資戶口,亦可透過銀行銀行網上理財(只適用於現有銀行銀行客戶)或親臨任何一間銀行分行開立綜合投資戶口,過程方便快捷。此服務只適用於非美國個人客戶並持有符合美國稅務局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例如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或護照。

參加銀行的「股票月供投資計劃」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以符合預算的金額購入股票透過「成本平均法」減低投資風險享受中長線投資所帶來的較高回報潛力迎合個人的儲蓄投資需要

甚麼是單位信託基金?我怎受惠於基金投資?

單位信託基金亦稱互惠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方法是由基金經理把眾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一筆龐大基金,用以在廣泛地區及市場作不同的投資。所以,即使個人的投資額不大,投資者亦可參予全球各地市場的證券、債券、貨幣及商品投資。這種多元化投資稱為投資組合。單位信託基金提供多項有利因素:分散風險:由於分散投資,故基金的風險通常低於投資單一股票。但不同的基金,其風險和回報的水平,當然亦會有差異。專業管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和管理投資。個人投資者一般很難像基金經理對全球市場有透徹的認識,但如果購買單位信託基金,便可享有基金經理提供的專業知識。投資全球市場:透過單位信託基金,您的資金可運用於個人投資者未必能夠涉足的海外市場,從而擴闊投資範疇。經濟效益:由於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以單一基金處理,故能平均攤銷經營成本和佣金,減低個人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流動性:您可在任何交易日(但基金所掛屬國家的公眾假期除外)買賣單位信託基金,增加資金流動性。有些單位信託基金產品與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指數期權掛屬,亦有時與貨幣期權掛屬。這種基金的風險略高於多元化的基金組合。

什麼是結構投資產品?它是如何運作的?

結構投資產品是涉及衍生工具的投資產品,其回報﹑到期金額及/或其結算方法是參照1) 任何一項或多於一項的參考資產的價格、價值或水平的變動; 及/或 2) 任何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而釐定。

有哪些資產屬於要約範圍內?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當「高息投資存款」的存款日為提交指示之後第2個營業日,如何計算綜合理財戶口有抵押信貸的信貸比例?

若已於交易日(Trade Date) 開立「高息投資存款」並處於存款日(Deposit Date)之前的時間: 如以外幣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將會下降,基於外幣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被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 如以港元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亦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但基於港元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已不納入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不會受影響。 在「高息投資存款」存款日(Deposit Date)當日(即交易日之後第2個營業日),以任何貨幣作為存款貨幣的交易金額將會納入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直至到期日為止。

如何經銀行投資外匯?

您可以經銀行透過多種方法投資外匯。您可使用24小時外幣兌換服務讓您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設立兌換指示。若您對個別外幣有特定的目標兌換價,您可透過外匯限價買賣服務預設指示。若您想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累積外幣或人民幣,您可透過外幣/人民幣轉存服務預設兌換指示,我們會根據您的預設指令自動替您執行指示。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您首先需要了解個人的理財需要或投資目標、財政狀況及風險取向。您的目標可包括應付以下各項需要:保障家人子女教育退休策劃管理及累積財富遺產規劃您亦須考慮您的目標,投資年期,可承擔的投資金額及個人的投資偏好。

你們會於何時強制出售我的股票(斬倉?

如(i) 您的股票孖展比率連續3個月維持於105%至少於120%;或(ii) 股票孖展比率一旦觸及120%或以上;或(iii)我們不時訂定之時間,我們將強制出售您的股票(斬倉),不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