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文章來自公眾號:遠讀重洋(ID:readabroad),作者:ReadAbroad,原標題為:《巴菲特2020年度致股東信出爐:動蕩之下,我們到底要依靠什麽?》。

一、一個專門研究巴菲特公開信的股東,寫了一本書


提到巴菲特的基本原則,就要提到一個人、一本書。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傑里米·米勒(Jeremy C. Miller),他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一位長期股東。

這位股東特別注意閱讀巴菲特給股東寫過的所有的信。傑里米·米勒翻閱了巴菲特從20世紀60年代起直到現在的大量信件,把這些信件當作巴菲特寫的「投資教科書」。


85

傑里米·米勒(右)和巴菲特

他研究了那些信件之後發現:雖然市場瞬息萬變,但是巴菲特的這些基礎投資理念,幾十年來卻都沒有變過。他把這些基礎投資理念叫做「永不過時的指導」。

後來,傑里米·米勒專門寫了一本書,細致地講解了他對巴菲特公開信的研究成果,這本書的名字叫做「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目前沒有中文版,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巴菲特的基本原則》。


85

傑里米·米勒的這本書,給了我們一把解開「股神」公開信的鑰匙。

下面,我們就逐一拆解一下,揭示藏在巴菲特股東公開信背後的投資理念。

1. 基本原則一:永遠不去預測市場


作者告訴我們,巴菲特很早就宣稱過,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預測整個市場的走向。他在書里舉了一個例子。

某些合夥人給巴菲特打電話,說某某股票將會像幾個月前那樣持續利好,應該趕緊買。但是巴菲特對他們的提議,實際上是不屑一顧的。

巴菲特曾說:「如果他們在2月份就知道道瓊斯指數在5月份會達到865點,那他們當時為什麽不讓我進場?如果合夥人三個月前不能預測道指的走向,那他們憑什麽覺得自己突然之間具備了預測能力?」

換句話說,巴菲特不僅不喜歡自己去預測市場,也無法忍受那些「擅長」預測的人,尤其是在市場趨勢出現之後發表馬後炮觀點的合夥人。他把這種看法稱作「偏見」。


85

雖然這麽叫,但巴菲特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再度聲明了這個「偏見」。

信中表示:「我從來不喜歡玩預測利率的遊戲,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一年、十年或三十年里利率的平均值是多少。未來股價可能發生任何變化。偶爾,市場會出現暴跌,幅度可能達到50%甚至更大。」

他還在信中說,那些喜歡在「預測市場」這個問題上發表意見的權威人士,恰恰透露的更多的是他們自己的信息,而不是關於未來的信息

2. 基本原則二:投資「深度價值」


投資不看市場趨勢,看什麽呢?看的就是「深度價值」。這條原則也就是著名的「價值投資原則」。

作者認為,巴菲特所謂的「深度價值」,就是那些產品過硬、經營有方,但是又很不起眼的公司。一旦發現這樣的公司,他就會開始比較這個公司的實際資產和市場估值。如果市場估值過低,那巴菲特就會毫不猶豫地出手,買那個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曾經說過:「我們買賣股票,不是基於對市場前景的看法,而是要基於對一個公司前景的看法。」

比如有一次,巴菲特發現了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名叫「桑伯恩地圖」。這家公司做的事情就是給美國的每個城市畫地圖,而且他們的地圖可以精確到每棟樓。巴菲特認為當時的市場嚴重低估了這個公司的價值,所以他就大量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最後大賺了一筆。

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巴菲特講到了什麽樣的企業才值得收購。他提出了三條標準:

第一,該企業的淨有形資本必須取得良好回報。

第二,該企業必須由能幹而誠實的管理者管理。

第三,該企業必須以合理的價格買到。

在現實中,符合這三個要求的大型收購機會很少。不過巴菲特覺得這也沒關系,他寧願等待好的機會,也不會對不好的機會出手。

他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只有面對真正的好球時,我才會揮桿打一球」

3. 基本原則三:放長線,釣大魚


作者告訴我們,在衡量公司業績的時候,巴菲特從來不關心短期結果。他認為,三年是衡量一個公司業績的「最短期限」,他曾經建議投資人,最少要關注一個公司最近五年的業績。

那麽,巴菲特手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長期情況又是如何呢?根據最新的財務報告,從1965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市值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3%,是「標普500」增長率的2倍多。

如果在把這個「長期」的時間延長,從1964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市值增長率是的2744062%,也就是增長了27440倍多,這個數字十分令人吃驚。

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巴菲特再次說明「放長線、釣大魚」原則的好處:它不僅有利於增加成功投資帶來的收益,也有利於減少失敗投資帶來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錯誤的、失敗的投資,可以被「治愈」

背後的道理是這樣的:當最初進行一筆投資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經營得好的企業傾向於獲取更多機會,讓投資者繼續投資。反過來,那些經營糟糕的企業往往進入了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在那樣的狀態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運營它們的資本,占總資本比例就越來越小,總的來說並不虧。

巴菲特在信中舉了一個「極端例子」。1965年初,巴菲特獲得了一家紡織公司的控製權,但是不久紡織業務就陷入困境。因此,在一段時間內,不賺錢的紡織資產對他們的整體回報造成了巨大拖累。

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他們收購了一批「好」的企業,比如被巴菲特稱為「超級明星」的保險行業。這個轉變讓不賺錢的紡織業規模不斷縮小,只有一小部分資本被它占用,總體仍舊是獲利的。

巴菲特在信中把收購稱作「婚姻」——開始或許是充滿憧憬的,中間或許是磕磕絆絆的,但是結尾是怎樣,還是要靠時間來告訴我們

4. 基本原則四:業績的好壞,要知道跟誰比


巴菲特很早就說過:業績是相對的。相對的意思,就是有合適的比較對象。

那個用來比較的標桿,就是可以看成「風向標」的美股幾大指數,比如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等。

作者告訴我們,巴菲特曾經視道瓊斯指數為標桿,並以跑贏道瓊斯指數為目標。

如果某一年道瓊斯指數下跌了10%,而他的投資只跌了5%,他就認為自己獲得了勝利;反過來,如果某一年道瓊斯上揚了25%,而他的投資只增長了20%,他就覺得自己失敗了,堅決不會為此慶祝。

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巴菲特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是以一個「比較」開頭的。比較的對象,是另一個美股的「風向標」——標準普爾500指數。

在2019年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市值的增幅是11.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同年的增幅高達31.5%。換句話說,在2019年一年里,巴菲特跑輸了20.5個百分點,這個業績是糟糕的。

但是,我們剛才已經提到,從1965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市值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3%,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增長率的2倍多。這樣看,巴菲特仍然是贏家。

5. 基本原則五:復利


巴菲特在給合夥人講解投資基礎時,總會談到他最喜歡的概念:復利收益。他畫過一張「藍圖」,告訴合夥人金錢增長的速度是多麽驚人:

「假設投資10萬美元,年收益是4%,那麽10年後你會得到148024美元;按照同樣的收益率,30年之後,這個數字會升升至324337美元。如果把收益率增加到16%,那麽10萬美元在30年後將增加到850萬美元。」

反過來,巴菲特也曾經告訴合夥人,費用、稅收等其他被忽略的因素,可能會讓財富大幅縮水

總而言之:微小的變量在長期也能帶來巨大的變化。

二、巴菲特投資理念給予的啟示


如果我們把角色顛倒過來,不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巴菲特的這些「基本原則」,而是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這幾條原則也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最主要的啟發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社會的節奏很快,盈利的節奏也跟著加快了,很多企業都想「掙快錢」,希望把短期的盈利最大化。

但是,根據巴菲特的這些基本原則,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公司想要真正獲得好的發展,長期利益才是最主要的

聯合利華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幾年前,聯合利華給自己規定了一個長期目標,要向世界上最貧困的10億人口,出售最實惠、最健康的商品套裝。

為了專注這個長期目標,聯合利華甚至停止了季度利潤報告製度,當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在一個月內下跌了6%。

但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聯合利華的股價很快就超過了所有競爭對手。現在,聯合利華的股息已經連續增長了七八年,相比十年前,股東的回報率翻了將近三倍。

不光對企業,對個人也是一樣。正如同企業的「掙快錢」,很多人也在夢想一朝就改頭換面、改變命運。但是,到底是什麽在阻礙我們的夢想呢?

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醫師和神經治療師、2015年美國應用心理生理學和生物反饋協會年度大獎獲得者瑪麗·斯溫格爾,曾經給很多孩子做過腦電波檢查。

她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根據腦電波情況,很多孩子應該具有極高的創造力水平和創新能力,擁有此類特征的孩子,一般能夠獲得很大的成就。但是,這些孩子日後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創造性,也沒有任何成就。

為什麽呢?瑪麗·斯溫格爾後期的跟蹤研究顯示:那些有「創造力天賦」孩子的創造力,在沉迷電腦遊戲之後,就會消失。她把這種現象叫做被數字技術「劫持」。

孩子是這樣,那我們成年人呢?如果我們每天下班以後都在刷劇、購物、聊天,如果我們每天平均200次以上打開手機,那麽我們是不是也在被一些東西「劫持」呢?

巴菲特的基本原則提醒我們,或許最應該問自己的是這些問題:什麽東西值得我們「長期持有」呢?什麽東西擁有「深度價值」呢?我們如何能最大程度地改變某個「微小的變量」,享受「復利」的收益呢?

我無數次提到巴菲特的生活狀態,他總是埋頭書海。他讀的書,比我們想象的都多。書籍給他提供了穩定的、整體的、源源不斷的知識來源。更重要的是,書籍給他提供了「智慧」。

我大膽地猜測:如果我們問巴菲特本人,有沒有什麽投資,在任何什麽時間,對無論什麽人都有效。那他很可能會說:多讀書,讀好書。

在變幻莫測的未來面前,從書籍里獲得的「智慧」,或許就是對我們自己最好的投資。

編輯/Ray

文章來自公眾號:遠讀重洋(ID:readabroad),作者:ReadAbroad,原標題為:《巴菲特2020年度致股東信出爐:動盪之下,我們到底要依靠什麼?》。

一、一個專門研究巴菲特公開信的股東,寫了一本書


提到巴菲特的基本原則,就要提到一個人、一本書。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傑裏米·米勒(Jeremy C. Miller),他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一位長期股東。

這位股東特別注意閲讀巴菲特給股東寫過的所有的信。傑裏米·米勒翻閲了巴菲特從20世紀60年代起直到現在的大量信件,把這些信件當作巴菲特寫的「投資教科書」。


85

傑裏米·米勒(右)和巴菲特

他研究了那些信件之後發現:雖然市場瞬息萬變,但是巴菲特的這些基礎投資理念,幾十年來卻都沒有變過。他把這些基礎投資理念叫做「永不過時的指導」。

後來,傑裏米·米勒專門寫了一本書,細緻地講解了他對巴菲特公開信的研究成果,這本書的名字叫做「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目前沒有中文版,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巴菲特的基本原則》。


85

傑裏米·米勒的這本書,給了我們一把解開「股神」公開信的鑰匙。

下面,我們就逐一拆解一下,揭示藏在巴菲特股東公開信背後的投資理念。

1. 基本原則一:永遠不去預測市場


作者告訴我們,巴菲特很早就宣稱過,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預測整個市場的走向。他在書裏舉了一個例子。

某些合夥人給巴菲特打電話,説某某股票將會像幾個月前那樣持續利好,應該趕緊買。但是巴菲特對他們的提議,實際上是不屑一顧的。

巴菲特曾説:「如果他們在2月份就知道道瓊斯指數在5月份會達到865點,那他們當時為什麼不讓我進場?如果合夥人三個月前不能預測道指的走向,那他們憑什麼覺得自己突然之間具備了預測能力?」

換句話説,巴菲特不僅不喜歡自己去預測市場,也無法忍受那些「擅長」預測的人,尤其是在市場趨勢出現之後發表馬後炮觀點的合夥人。他把這種看法稱作「偏見」。


85

雖然這麼叫,但巴菲特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再度聲明瞭這個「偏見」。

信中表示:「我從來不喜歡玩預測利率的遊戲,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一年、十年或三十年裏利率的平均值是多少。未來股價可能發生任何變化。偶爾,市場會出現暴跌,幅度可能達到50%甚至更大。」

他還在信中説,那些喜歡在「預測市場」這個問題上發表意見的權威人士,恰恰透露的更多的是他們自己的信息,而不是關於未來的信息

2. 基本原則二:投資「深度價值」


投資不看市場趨勢,看什麼呢?看的就是「深度價值」。這條原則也就是著名的「價值投資原則」。

作者認為,巴菲特所謂的「深度價值」,就是那些產品過硬、經營有方,但是又很不起眼的公司。一旦發現這樣的公司,他就會開始比較這個公司的實際資產和市場估值。如果市場估值過低,那巴菲特就會毫不猶豫地出手,買那個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曾經説過:「我們買賣股票,不是基於對市場前景的看法,而是要基於對一個公司前景的看法。」

比如有一次,巴菲特發現了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名叫「桑伯恩地圖」。這家公司做的事情就是給美國的每個城市畫地圖,而且他們的地圖可以精確到每棟樓。巴菲特認為當時的市場嚴重低估了這個公司的價值,所以他就大量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最後大賺了一筆。

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巴菲特講到了什麼樣的企業才值得收購。他提出了三條標準:

第一,該企業的淨有形資本必須取得良好回報。

第二,該企業必須由能幹而誠實的管理者管理。

第三,該企業必須以合理的價格買到。

在現實中,符合這三個要求的大型收購機會很少。不過巴菲特覺得這也沒關係,他寧願等待好的機會,也不會對不好的機會出手。

他曾經説過這麼一句話:「只有面對真正的好球時,我才會揮桿打一球」

3. 基本原則三:放長線,釣大魚


作者告訴我們,在衡量公司業績的時候,巴菲特從來不關心短期結果。他認為,三年是衡量一個公司業績的「最短期限」,他曾經建議投資人,最少要關注一個公司最近五年的業績。

那麼,巴菲特手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長期情況又是如何呢?根據最新的財務報告,從1965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市值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0.3%,是「標普500」增長率的2倍多。

如果在把這個「長期」的時間延長,從1964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市值增長率是的2744062%,也就是增長了27440倍多,這個數字十分令人吃驚。

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巴菲特再次説明「放長線、釣大魚」原則的好處:它不僅有利於增加成功投資帶來的收益,也有利於減少失敗投資帶來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錯誤的、失敗的投資,可以被「治癒」

背後的道理是這樣的:當最初進行一筆投資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經營得好的企業傾向於獲取更多機會,讓投資者繼續投資。反過來,那些經營糟糕的企業往往進入了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在那樣的狀態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運營它們的資本,佔總資本比例就越來越小,總的來説並不虧。

巴菲特在信中舉了一個「極端例子」。1965年初,巴菲特獲得了一家紡織公司的控製權,但是不久紡織業務就陷入困境。因此,在一段時間內,不賺錢的紡織資產對他們的整體回報造成了巨大拖累。

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他們收購了一批「好」的企業,比如被巴菲特稱為「超級明星」的保險行業。這個轉變讓不賺錢的紡織業規模不斷縮小,只有一小部分資本被它佔用,總體仍舊是獲利的。

巴菲特在信中把收購稱作「婚姻」——開始或許是充滿憧憬的,中間或許是磕磕絆絆的,但是結尾是怎樣,還是要靠時間來告訴我們

4. 基本原則四:業績的好壞,要知道跟誰比


巴菲特很早就説過:業績是相對的。相對的意思,就是有合適的比較對象。

那個用來比較的標桿,就是可以看成「風向標」的美股幾大指數,比如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等。

作者告訴我們,巴菲特曾經視道瓊斯指數為標桿,並以跑贏道瓊斯指數為目標。

如果某一年道瓊斯指數下跌了10%,而他的投資只跌了5%,他就認為自己獲得了勝利;反過來,如果某一年道瓊斯上揚了25%,而他的投資只增長了20%,他就覺得自己失敗了,堅決不會為此慶祝。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巴菲特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是以一個「比較」開頭的。比較的對象,是另一個美股的「風向標」——標準普爾500指數。

在2019年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市值的增幅是11.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同年的增幅高達31.5%。換句話説,在2019年一年裏,巴菲特跑輸了20.5個百分點,這個業績是糟糕的。

但是,我們剛才已經提到,從1965年到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市值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0.3%,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增長率的2倍多。這樣看,巴菲特仍然是贏家。

5. 基本原則五:複利


巴菲特在給合夥人講解投資基礎時,總會談到他最喜歡的概念:複利收益。他畫過一張「藍圖」,告訴合夥人金錢增長的速度是多麼驚人:

「假設投資10萬美元,年收益是4%,那麼10年後你會得到148024美元;按照同樣的收益率,30年之後,這個數字會飆升至324337美元。如果把收益率增加到16%,那麼10萬美元在30年後將增加到850萬美元。」

反過來,巴菲特也曾經告訴合夥人,費用、稅收等其他被忽略的因素,可能會讓財富大幅縮水

總而言之:微小的變量在長期也能帶來巨大的變化。

二、巴菲特投資理念給予的啟示


如果我們把角色顛倒過來,不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巴菲特的這些「基本原則」,而是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這幾條原則也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最主要的啟發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社會的節奏很快,盈利的節奏也跟著加快了,很多企業都想「掙快錢」,希望把短期的盈利最大化。

但是,根據巴菲特的這些基本原則,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公司想要真正獲得好的發展,長期利益才是最主要的

聯合利華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幾年前,聯合利華給自己規定了一個長期目標,要向世界上最貧困的10億人口,出售最實惠、最健康的商品套裝。

為了專注這個長期目標,聯合利華甚至停止了季度利潤報告製度,當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在一個月內下跌了6%。

但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聯合利華的股價很快就超過了所有競爭對手。現在,聯合利華的股息已經連續增長了七八年,相比十年前,股東的回報率翻了將近三倍。

不光對企業,對個人也是一樣。正如同企業的「掙快錢」,很多人也在夢想一朝就改頭換面、改變命運。但是,到底是什麼在阻礙我們的夢想呢?

美國著名的臨牀心理醫師和神經治療師、2015年美國應用心理生理學和生物反饋協會年度大獎獲得者瑪麗·斯溫格爾,曾經給很多孩子做過腦電波檢查。

她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根據腦電波情況,很多孩子應該具有極高的創造力水平和創新能力,擁有此類特徵的孩子,一般能夠獲得很大的成就。但是,這些孩子日後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創造性,也沒有任何成就。

為什麼呢?瑪麗·斯溫格爾後期的跟蹤研究顯示:那些有「創造力天賦」孩子的創造力,在沉迷電腦遊戲之後,就會消失。她把這種現象叫做被數字技術「劫持」。

孩子是這樣,那我們成年人呢?如果我們每天下班以後都在刷劇、購物、聊天,如果我們每天平均200次以上打開手機,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在被一些東西「劫持」呢?

巴菲特的基本原則提醒我們,或許最應該問自己的是這些問題:什麼東西值得我們「長期持有」呢?什麼東西擁有「深度價值」呢?我們如何能最大程度地改變某個「微小的變量」,享受「複利」的收益呢?

我無數次提到巴菲特的生活狀態,他總是埋頭書海。他讀的書,比我們想象的都多。書籍給他提供了穩定的、整體的、源源不斷的知識來源。更重要的是,書籍給他提供了「智慧」。

我大膽地猜測:如果我們問巴菲特本人,有沒有什麼投資,在任何什麼時間,對無論什麼人都有效。那他很可能會説:多讀書,讀好書。

在變幻莫測的未來面前,從書籍裏獲得的「智慧」,或許就是對我們自己最好的投資。

編輯/Ray

免責聲明:本頁的繁體中文版由軟件翻譯,財經對翻譯信息的準確性或可靠性所造成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

標題:翻遍巴菲特所有致股東信,精煉五項「永不過時」的投資原則

返回: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財經新聞常見問題 FAQ

甚麼因素會影響錢財的價值?

由於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上升,故幣值會隨時間而降低,這便是通貨膨脹。幣值會受以下因素侵蝕通脹:簡單來說,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通脹。當物價上升,受薪人士便會要求加薪,隨著通脹加劇,貨幣的購買力便不斷減弱。 利率波動:當利率下降,存款的利息回報便會減少。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脹,儲蓄便會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某類投資如股票和債券等卻可能因息口下降而升值。

為何銀色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

根據銀色債券發行通函,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劵,所分配的銀色債券會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

甚麼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借貸票據。當您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在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債券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發行者以不同的條款發行債券。例如:定息債券、浮息債券、零息債券及存款證等。一般來說,債券及存款證的回報比較穩定。目前,銀行可代客買賣多種債券和存款證,除備有多種主要貨幣選擇外,客戶亦可選擇不同債券發行機構,包括政府,如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等,或本地著名的半官方機構,超國機構及世界知名的公司。此外,債券年期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而票面收益亦各異,選擇眾多,能符合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投資金額低至港幣1萬元。

甚麼是證券?

證券是一般可在股票市場交易之投資工具的統稱。任何人士均可透過經紀或銀行從事證券投資,並可從每日的報章或互聯網觀察投資行情。 證券投資的回報潛力一般高於儲蓄戶口。在經濟蓬勃的地區,只要假以時日,股市一般都會出現增長,有時更會在短時間內急升。但是,股市波動在所難免,所以購買證券不應視為一種短線的謀利方法。購買證券需要支付有關的交易費用,例如經紀佣金。如果要享有交收的便利,您可考慮採用銀行證券買賣服務。除了自行投資證券外,您亦可委託專業投資管理人員或公司代勞。

何謂「首次公開招股」(IPO)?

「首次公開招股」(IPO)是指一間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新股,債券或銀行發行的存款證。此類股票,債券或存款證有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為何我經銀行IPO申請獲分配的通脹掛鈎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根據通脹掛鈎債券發行通函, 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該債劵, 所分配的債券會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及在銀行的債券買賣服務透過場外交易買賣。

如何啓動我的中國A股交易服務?

如您已持有銀行綜合投資戶口及人民幣儲蓄戶口,即可買賣合資格的中國A股, 毋須登記。如您未持有任何銀行綜合投資戶口,亦可透過銀行銀行網上理財(只適用於現有銀行銀行客戶)或親臨任何一間銀行分行開立綜合投資戶口,過程方便快捷。此服務只適用於非美國個人客戶並持有符合美國稅務局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例如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或護照。

參加銀行的「股票月供投資計劃」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以符合預算的金額購入股票透過「成本平均法」減低投資風險享受中長線投資所帶來的較高回報潛力迎合個人的儲蓄投資需要

甚麼是單位信託基金?我怎受惠於基金投資?

單位信託基金亦稱互惠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方法是由基金經理把眾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一筆龐大基金,用以在廣泛地區及市場作不同的投資。所以,即使個人的投資額不大,投資者亦可參予全球各地市場的證券、債券、貨幣及商品投資。這種多元化投資稱為投資組合。單位信託基金提供多項有利因素:分散風險:由於分散投資,故基金的風險通常低於投資單一股票。但不同的基金,其風險和回報的水平,當然亦會有差異。專業管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和管理投資。個人投資者一般很難像基金經理對全球市場有透徹的認識,但如果購買單位信託基金,便可享有基金經理提供的專業知識。投資全球市場:透過單位信託基金,您的資金可運用於個人投資者未必能夠涉足的海外市場,從而擴闊投資範疇。經濟效益:由於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以單一基金處理,故能平均攤銷經營成本和佣金,減低個人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流動性:您可在任何交易日(但基金所掛屬國家的公眾假期除外)買賣單位信託基金,增加資金流動性。有些單位信託基金產品與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指數期權掛屬,亦有時與貨幣期權掛屬。這種基金的風險略高於多元化的基金組合。

什麼是結構投資產品?它是如何運作的?

結構投資產品是涉及衍生工具的投資產品,其回報﹑到期金額及/或其結算方法是參照1) 任何一項或多於一項的參考資產的價格、價值或水平的變動; 及/或 2) 任何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而釐定。

有哪些資產屬於要約範圍內?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當「高息投資存款」的存款日為提交指示之後第2個營業日,如何計算綜合理財戶口有抵押信貸的信貸比例?

若已於交易日(Trade Date) 開立「高息投資存款」並處於存款日(Deposit Date)之前的時間: 如以外幣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將會下降,基於外幣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被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 如以港元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亦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但基於港元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已不納入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不會受影響。 在「高息投資存款」存款日(Deposit Date)當日(即交易日之後第2個營業日),以任何貨幣作為存款貨幣的交易金額將會納入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直至到期日為止。

如何經銀行投資外匯?

您可以經銀行透過多種方法投資外匯。您可使用24小時外幣兌換服務讓您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設立兌換指示。若您對個別外幣有特定的目標兌換價,您可透過外匯限價買賣服務預設指示。若您想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累積外幣或人民幣,您可透過外幣/人民幣轉存服務預設兌換指示,我們會根據您的預設指令自動替您執行指示。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您首先需要了解個人的理財需要或投資目標、財政狀況及風險取向。您的目標可包括應付以下各項需要:保障家人子女教育退休策劃管理及累積財富遺產規劃您亦須考慮您的目標,投資年期,可承擔的投資金額及個人的投資偏好。

你們會於何時強制出售我的股票(斬倉?

如(i) 您的股票孖展比率連續3個月維持於105%至少於120%;或(ii) 股票孖展比率一旦觸及120%或以上;或(iii)我們不時訂定之時間,我們將強制出售您的股票(斬倉),不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