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全球芯片荒:從造車盛宴到芯片短缺

最後更新: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長

自2020年底開始,芯片荒席卷全球。奧迪、大眾、福特、戴姆勒、豐田等汽車巨頭紛紛因芯片短缺而減產、推遲汽車交付,部分工廠甚至停工。除了汽車領域,消費電子、物聯網等市場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芯片荒。

全球芯片製造巨頭台積電CEO魏哲家預測:「芯片需求將持續高漲,短缺狀況將持續今年全年,並可能延長至2022年。」

2021年4月12日,美國白宮舉行「半導體和供應鏈彈性CEO峰會」,拜登政府及全球科技巨頭共同商討應對芯片短缺之策。參會企業包括美國三大汽車巨頭,英特爾、戴爾、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美國科技巨頭,還有三星和台積電。

為何全球突現芯片荒?

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簡單分析全球芯片荒現象。

本文邏輯:

一、通貨膨脹現象

二、產業技術升級

三、全球供應失序

01 通脹膨脹現象


從國際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次芯片短缺和芯片漲價是一種通脹現象。

在整個芯片產業鏈中,芯片製造是一個重要瓶頸。全球接近一半的芯片出貨量來自中國台灣和韓國。台積電和三星控製著全球70%的高端芯片製造,其中台積電占據五成左右的市場份額。

從台積電的業務結構及變化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斑。芯片緊缺助推台積電在2020年營收大漲25.2%,達46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增長16.7%,利潤增長19.4%。台積電的業績貢獻來自哪里?

2020年手機業務是台積電營業收入的最大來源,占據48%的份額。第二大業務收入來自HPC,即高性能計算,占據33%的份額。然後是loT(物聯網)8%、DCE(數字通信設備)和汽車芯片3%。

我們看結構性變化。2020年增長率最高的業務是高性能計算,達39%。接著是物聯網業務28%、手機業務23%,而數字通信設備的增長率只有2%,汽車芯片業務的增長率更是-7%。但是,2021年第一季度情況發生了變化,汽車芯片業務增長率高達31%,這一業務的整體份額也提高了一點,數字通信設備大漲11%。而高性能計算業務增長率回落到14%,物聯網業務回落到10%,而物聯網手機業務則跌入負增長的-11%。

如何理解這種變化?

首先排除一些周期性因素的幹擾。蘋果公司是台積電的最大客戶,2020年蘋果iPhone 12推出,助推台積電手機業務大漲,給台積電貢獻了25%的營業收入。2021年第一季度蘋果手機出貨量下降,該業務周期性回落。

除此之外,台積電業務的結構性變化主要由兩大因素推動:一是通貨膨脹,二是產業升級(第二部分分析)。

通貨膨脹與芯片緊缺到底存在什麽關系?

2020年大疫之年,全球貨幣超發,大量貨幣流入市場,引發結構性通脹。所謂結構性通脹,是一種市場割裂現象,一部分市場通縮,另一部分市場通脹。央行及商業銀行直接注入超量貨幣的市場出現通脹,比如美聯儲直接向債券市場注資,日本央行直接向股票市場注資,商業銀行向房地產提供過量信貸。這些市場都出現了普遍性通脹,資產價格持續上漲。還有一些市場因貨幣傳導而引發通脹,芯片就屬於這種市場。

通貨膨脹如何傳遞到芯片領域?

主要兩個途徑:一是材料成本傳導;二是投資需求傳導。

大疫之年,貨幣超發,貨幣貶值,利率下降,資金考慮避險,紛紛買入「硬通貨」,如比特幣、大宗商品、一線城市房產、美國科技股票、中國茅台、生物醫藥及新能源股。

我們先看大宗期貨的價格。2020年中國大宗商品CCPI指數,從4月的113點漲到12月的158點,全年漲幅8.2%。其中礦產類全年漲幅高達44.3%,銅價在去年下半年累計上漲23.6%。2020年12月全球三大交易所銅總庫存同比下降13.3%。

如今,全球大宗商品現貨價格主要由期貨市場定價。大量貨幣流入期貨市場,期貨價格上漲直接提高了現貨價格。而大宗礦產是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芯片原材料成本也水漲船高。比如,芯片最重要的原材料矽料,2020年上半年的價格跌到6萬元一噸,2021年3月漲到10萬元一噸。這就是成本傳導機製。

大宗期貨價格上漲,引發原材料搶購、囤積和投機。這又加劇了原材料緊缺,抑製了芯片產能擴張,導致芯片價格上漲。芯片短缺、芯片價格上漲,與大宗期貨價格上漲類似,都屬於通脹現象。

通常,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抬高終端商品價格,從而抑製消費需求。終端需求下降傳遞到上遊,反過來會削弱芯片及原材料的價格。這就是市場價格的調節機製。但是,目前並未發生。原因是原料和芯片價格上漲還未完全傳遞到終端市場,手機、電腦、汽車的價格還未明顯上漲。但是,這不是主要原因。

盡管芯片價格上漲,但采購商的需求依然極為強烈。這個需求一部分是市場驅動,而另一部分是投資驅動。投資驅動很大程度上來自貨幣寬鬆。比如,一線城市價格上漲,但是熱度不減,誰在購買?大部分剛需已無支付能力,少部分人持有大量貨幣在搶購房產。

二是投資需求傳導。

投資需求傳導最典型的是比特幣。海量貨幣流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價格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年翻了十多倍,價格一度突破6萬美元。比特幣價格上漲刺激礦機業務死灰復燃、迅速擴張。

2020年台積電第二大業務收入是高性能計算芯片,增長率高達39%。高性能計算是指超出個人計算機處理能力的服務器,比如商用大型計算機、礦機。這一業務的爆炸性增長,與產業技術升級有關,也與礦機大規模擴張直接相關。如今,挖礦已進入算力巔峰對決時代。高性能礦機搶占了不少高端芯片,成為芯片稀缺的原因之一。從貨幣超發,到比特幣價格上漲,再到礦機擴張,芯片需求攀升。這就是投資需求傳導機製。

另外,投資需求還傳遞到了新能源領域。2020年新能源股大幅度上漲,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汽車股價翻倍,大量資本通過金融市場流入該市場,形成造車盛宴。2020年已確定入局的新勢力有恒大、華為、小米、百度、特斯拉、蔚來等。

最典型的是恒大造車。汽車未造,股票先行,截止到2021年4月,恒大汽車市值超過6000億港元,是其母公司恒大集團的3倍有餘。恒大汽車從資本市場上融得大規模資金砸向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推出九款車型,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首車量產。同時,小米公司宣布「ALL IN」新能源汽車,計劃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巨頭手持海量資金湧入,汽車芯片需求量大增,推動台積電2021年第一季度汽車芯片業務暴漲31%,業務份額也因此上漲了一個點。同時,新能源汽車對芯片的需求量是燃油車的數倍,如果新能源汽車替代加速,無人駕駛汽車研發提速,汽車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將大幅度上漲。

但是,這里存在一個關鍵的問題:不論是原料成本傳導還是投資需求傳導,都是由貨幣超發推動的,而不是終端市場需求驅動的。貨幣超發容易製造信息混亂,誤導企業的投資選擇,給迂回生產帶來風險。一些企業從金融市場中獲取大量的廉價資金盲目投入新能源市場。投資需求大規模增加傳遞到上遊市場,芯片製造緊缺,價格迅速上漲,芯片製造廠商誤以為終端市場擴張而擴大產能規模。

目前,台積電表示,2021年預計投資約300億美元,用於產能擴張和升級,高於之前預期的250-280億美元。未來三年內,台積電還將投資1000億美元用於產能提升和技術研發。台積電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5nm先進晶圓廠。英特爾也宣布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新建兩家芯片工廠。聯電將本年度的芯片投資規模提升到150億美元,同比增長50%。中國也掀起了造芯運動,中芯國際宣布斥資153億人民幣擴大產能。

但是,這輪造芯運動暗藏風險。芯片製造是一個技術門檻高、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的高風險行業。不僅投資以百億起步,而且投產3-4年才有收益。貨幣超發很可能增加投資的盲目性和迂回生產的風險。如果2021年比特幣價格連續暴跌,礦機的需求則迅速萎縮,高性能計算芯片業務增速也會下跌。如果電池技術遲遲無法突破,財政補貼退坡後,電動車銷量下滑,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可能下滑。如果2021年全球貨幣轉向緊縮,一方面流動性轉向,融資成本上升,造車、挖礦等投資需求萎縮,芯片市場增速隨之下降;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大量囤貨釋放,原材料價格下跌。

所以,2021流動性拐點,短期內無法緩解芯片荒,但可能給造芯運動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從造車盛宴到造芯運動可能引發兩極化結局:個別巨頭搶占新的技術賽道,在電池技術、無人駕駛、芯片製造領域獲得巨大成功;而大多數跟風者,無法突破技術瓶頸,導致投產巨虧,公司破產,產能過剩,「芯片荒」可能演變為「芯片剩」。

通脹之下,還得看技術。

02 產業技術升級


除了通脹現象外,芯片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業技術升級。

大疫之年,為了降低人群聚集與接觸,各個領域走向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各國紛紛采用遠程公辦、遠程授課。這刺激了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需求增加。需求集中在2020年第二季度釋放,該季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上漲73.49%。2020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達1.883億台,同比增長18%。除此之外,網絡攝像頭、鼠標、路由器、鍵盤、顯示器、耳機等產品銷量也大幅度增加。2020年消費電子市場規模擴張帶動了芯片、顯卡等價格上漲。

這些是「看得見」的需求擴張,但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需求創造——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開發新的市場需求。這就是薩伊定律。

2019年,三星和台積電均宣布攻破5納米製造技術難題。這一技術突破率先刺激電子消費類巨頭迭代技術,蘋果、華為、三星紛紛轉向研發搭載5納米芯片的新手機。最終,蘋果iPhone12拔得頭籌,台積電在2020年將大量的5納米芯片供給了蘋果。

2020年大疫之年,各領域的公司紛紛借此機會轉型升級,推動技術迭代。線上辦公與會議、電子監控與定位、射頻識別與傳感、數字通信傳輸與衛星製造、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增加了全球算力,擴大了高端芯片的市場需求。

而台積電推出的5納米芯片正好可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產業升級。數據顯示,在台積電晶圓銷售金額中,2020年第三季度5納米製程占比8%,第四季度5納米製程出貨占比上升到20%,7納米製程銷售占比為29%。2021年第一季度,5納米製程占比回落到14%,7納米製程占比增加到35%。這主要是受iPhone12出貨周期的影響。總體來說,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台積電5納米製程和7納米製程銷售份額合計高達49%左右。

這說明不僅是手機領域,其它領域也正在產業升級和技術迭代。2020年台積電增長最快的業務是高性能計算業務、物聯網業務、手機業務(搭載5納米的iPhone12)多說明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在擴張。除了5G手機外,美國馬斯克正在快速推進的星鏈,正在太空部署大量衛星(計劃衛星數量約4.2萬顆),依賴於高性能通信芯片。

但是,5納米製程芯片和7納米製程芯片的市場規模增加,提高了12英寸矽晶圓的需求和要求。矽晶片是芯片最基礎的材料,7納米製程之前的芯片使用的是8英寸矽晶圓。5納米製程芯片使用的是12英寸矽晶圓,這種矽晶片的純度要更高。台積電將更多高純度矽晶片用於生產5納米製程芯片,這導致高純度矽晶片的價格上漲,從而帶動矽晶片原材料價格上漲。這次芯片荒是全方位的,高中低端都出現價格上漲或缺貨的情況。傳統的電腦、傳感器、汽車芯片等也大量短缺,相關配件價格瘋漲。

所以,從台積電製程結構可以看出,這次芯片短缺一定程度上是產業升級引發的。只是這場產業升級並不是平滑的,而是突發的,由新冠疫情誘發的。台積電的5納米製程芯片正好為這場產業升級創造了技術條件。這就是供給(技術)創造了新的需求。線上辦公、安防、汽車、通信、大數據處理等集體向電子化、智能化的方向邁一小步,全球芯片供應難以應付。當然,產業技術升級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終端市場是否買單。

有人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技術創新為什麽不能降低通脹?

我們看通脹爆發的邏輯。首先,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基於此,通脹爆發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貨幣信用崩盤。這導致貨幣貶值,市場價格膨脹,如拉美債務危機。二是貨幣超發,可能引發需求擴張,進而帶動物價上漲。比如,政府給每個家庭每月發放1萬元現金,這可能引發消費擴張,刺激物價上漲。這里,我們主要關注後一種情況。

有人會提出,消費擴張,物價上漲,價格機製會起作用,企業會主動擴大產能,增加供應,物價進而平抑,通脹逐漸消失。這種推理並不符合邏輯。價格機製的確會起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經濟學最基本的假設條件:在一定技術條件下,資源是稀缺的。企業擴大產能,需要雇傭更多勞動力,采購更多原材料。但是,勞動力和原材料在一定技術條件下是有限的。企業擴大產能,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終端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如此,有可能引發通脹螺旋,人們紛紛拋售貨幣搶購商品和資產。

這該怎麽辦?

這時,只能依賴於技術進步。上述分析通脹的邏輯時,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技術水平不變。假如技術水平提高,比如采用一種機器替代人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企業可以更低的價格向市場供應商品。又如頁岩氣技術創新,大大提高了原油的供應量,從而抑製原油價格上漲。再如通過技術創新使用一種成本低的材料替代矽料,從而抑製芯片價格上漲。

技術進步對抗通脹的邏輯: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抑製價格上漲;多餘的貨幣通過資產減損、消費消耗而逐漸退出市場。

但是,台積電為什麽沒有做到?台積電提高了製程工藝,提高了效率,理論上應該抑製芯片價格。而結果則恰恰相反。原因可能是,我們並不清楚,芯片短缺及價格上漲,其中有多少成分是通脹引發的,有多少成分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需求擴張。

假如主要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需求擴張,那麽芯片的短缺不會維持太久。從長期來看,技術創新可以抑製市場價格,實現無通脹、低通脹增長。因為新產品推出後,老產品的價格下降。這是摩爾定律在起作用。比如,蘋果公司推出的搭載5納米製程芯片的iPhone12銷量爆棚,這說明市場真實需要這種產品(盡管用戶未必關注芯片技術)。而原來的iPhone11價格則立即下跌。技術迭代引發新舊產品替代,市場整體價格不會上漲。盡管新產品可能刺激市場價格及上遊原料上漲,但這是短期現象。隨著新產品供應的增加,老產品降價,整體價格不會上漲。但這里說的僅僅是蘋果手機這個市場(還是假設)。

人們經常認為,通脹是經濟增長的必然結果。隨著經濟增長,財富增加,物價定然上漲。歷史證明似乎是如此,但邏輯上是推導不出來的。問題出在哪?通脹必然論是不成立的,通脹爆發只是因為貨幣超發或貨幣信用崩盤。貨幣長期被人為配置,導致供過於求、物價上漲。人們誤以為通脹是的必然的。

回到上述論題。如果芯片短缺和芯片漲價主要是通脹引起的。假如貨幣超發推動的挖礦運動、造車運動,大幅度擴張了芯片需求,那麽台積電的5納米製程技術進步不足以抵抗大規模的投資需求。矽材料的技術沒有進步,5納米製程技術引發市場搶購高純度矽晶圓,反而推動了價格上漲。如果通脹是全方面的,對抗通脹的技術進步也必須是全方面的。如果通脹是結構性的,對抗通脹的技術進步必須是革命性的。

最重要的是,通脹反而會抑製技術進步。大宗商品和矽材料價格上漲,資本更傾向於投資期貨,囤積原料,而不是技術創新。在造車盛宴中,進入者對資產膨脹的興趣遠遠高於技術創新。當然,不排除個別企業家執著於無人駕駛技術。但是,底層的技術變革源自全方位的技術創新。

除了改變貨幣製度,技術進步是對抗通脹的唯一手段,但不能指望貨幣超發能夠換來技術創新。

03 全球供應失序


芯片短缺第三大重要原因是全球化供應鏈受阻。

我在《全球面臨糧食危機嗎?》一文中提出一個觀點:如今是一個全球化生存的時代,任何逆全球化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災難。雖然全球各國的糧食自給率高,但這是全球化配置的結果。一旦逆全球化,全球糧食資源配置受到限製,那麽全球各國糧食的平均自給率將會下降,部分國家可能面臨糧食危機。

芯片對全球化的依賴遠遠高於糧食。芯片供應與製造是全球化分工與合作的結果。頂級芯片是全球高精尖技術與工藝的組合包,包含2000多道工藝程序。芯片製造工藝包括:從矽晶片生產,到光刻機,再到蝕刻,接著是氣相沉積和離子植入,然後是研磨和切割,最後封測。每一個環節的技術含量都不低。一台荷蘭阿斯麥光刻機,包含美國、德國、日本、荷蘭等眾多國家的頂尖技術。

芯片的全球化供應鏈經過了幾十年的競爭、演變,形成相對穩定的分工與合作系統。但是,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了這一系統。國外一些公司、工廠停工或間歇性停產,導致原料及配件供應不足或不穩定,影響了產能與供應。比如,2020年全球銅、鐵礦石供應都有所下降。這也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而2021年疫情好轉後,全球芯片市場需求又集中爆發,出現補庫存現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發芯片原材料囤積熱,進而又加劇了供應波動和價格上漲。

芯片的全球化供應鏈還遭到人為的幹擾。美國的芯片禁封政策阻礙了新興國家與國際市場的正常業務。這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芯片囤積恐慌。華為在2020年5月被正式封殺之前,已經投入了1800億元囤積芯片。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5G手機出貨量大增。截止到2021年4月份,中國五大手機廠商的5G芯片采購量已經超過了5億部,遠超市場預期。這推動台積電的數字通信業務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漲11%。但是,這里存在囤積芯片的情況。要知道,2020年中國手機總體出貨量才3.08億部,而且是同比下降20.8%。

受到衝擊的不只華為一家企業,而是產業鏈中眾多小節點。比如,全球產業鏈中有一個環節是蝕刻,中國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蝕刻市場。但是,芯片禁封政策影響到了這一個環節。因為蝕刻機也是一個全球化的產品,其中基礎芯片由美國供應。蝕刻機的芯片供應不足,蝕刻業務受到衝擊,全球芯片供應鏈效率下降,有些甚至已經脫鉤。

2021年隨著疫苗的普及,全球供應鏈逐漸好轉,但是芯片供應鏈恢復和提速頗為困難。如今,芯片荒可能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

2021年4月12日,美國拜登政府在白宮羅斯福廳舉行了白宮芯片峰會。與會的19家企業幾乎是全球半導體領域最頂尖的企業,他們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康明斯、戴爾、福特、通用、全球晶圓、惠普、英特爾、美敦力、微米、諾斯羅普格魯曼、恩智浦、帕卡、活塞總成、三星、天水科技、斯泰蘭蒂斯和台積電。

這次峰會的主題是如何解決芯片短缺問題。拜登在會上拿起一塊晶圓,強調美國搶占全球芯片行業製高點的重要性。怎麽理解這次峰會?

很多人認為,美國將芯片供應政治化、國家化,使用政治手段拉攏同盟促使美國牢牢控製全球半導體芯片領域的製高點,卡住全球芯片高端產業鏈的「命門」。甚至,有人將芯片競賽與當年的軍備競賽相提並論。

這種解讀沒有問題,但未及本質。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在加碼本土芯片製造。歐洲在2021年3月9日提出的《數字羅盤2030》計劃提出,到2030年歐洲製造的芯片產值份額應從2020年的10%達到20%,同時實現2納米工藝製程。但是,僅僅從芯片本土化和國家科技競賽的層面認識是不夠的。

拜登為什麽重視芯片?加州和紐約州是拜登及民主黨的鐵盤,是他們入主白宮最穩定的保障。加州的半導體企業、科技企業以及紐約州的華爾街金融公司是拜登的核心投資人。簡單來說就是上述峰會的主要成員。在拜登政府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中,芯片製造企業分得其中的500億美元。拜登在峰會上還提議另外再撥500億美元補貼芯片製造企業。

芯片製造本土化和科技競賽的背後有兩個目的:一是拜登政府借國家之名給自己的投資人發補貼;二是重新劃分全球建製派的科技蛋糕。

特朗普試圖打破舊秩序,拜登則負責修復舊秩序。拜登、建製派、華爾街、科技巨頭和跨國公司,與新興市場形成了一個失衡的全球化秩序。在秩序修復過程中,拜登試圖為建製派謀求更多的國家政治資本,為跨國公司謀求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有利的國際規則。如今,特朗普的禁封政策變成了拜登的談判籌碼,拜登可借助新冠疫情之機掌握更多主動權。

特斯拉是建製派的科技勢力,福特、通用是建製派的工業勢力。特斯拉進入新興市場的條件要比後者更加靈活和優厚。這就是建製派在修改分蛋糕的規則。如果特斯拉汽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那麽美國芯片製造商也乘勢而獲利。英特爾公司表示,正在與汽車廠商談判,啟動芯片代工計劃。英特爾向汽車芯片公司開放現有工廠,以專門解決汽車芯片的短缺問題。該公司計劃在未來6至9個月內生產出車用芯片。

所以,這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鬥爭,而是全球建製派打著國家鬥爭的名義博弈劃分蛋糕的規則。不管全球建製派如何重新劃分蛋糕,如何重擬規則,都不利於科技進步。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和最有效率的經濟都是全球化無縫合作的結果。

世界亂局之下,只能相信邏輯。

編輯/Ray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長

自2020年底開始,芯片荒席捲全球。奧迪、大眾、福特、戴姆勒、豐田等汽車巨頭紛紛因芯片短缺而減產、推遲汽車交付,部分工廠甚至停工。除了汽車領域,消費電子、物聯網等市場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芯片荒。

全球芯片製造巨頭臺積電CEO魏哲家預測:「芯片需求將持續高漲,短缺狀況將持續今年全年,並可能延長至2022年。」

2021年4月12日,美國白宮舉行「半導體和供應鏈彈性CEO峯會」,拜登政府及全球科技巨頭共同商討應對芯片短缺之策。參會企業包括美國三大汽車巨頭,英特爾、戴爾、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美國科技巨頭,還有三星和臺積電。

為何全球突現芯片荒?

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簡單分析全球芯片荒現象。

本文邏輯:

一、通貨膨脹現象

二、產業技術升級

三、全球供應失序

01 通脹膨脹現象


從國際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次芯片短缺和芯片漲價是一種通脹現象。

在整個芯片產業鏈中,芯片製造是一個重要瓶頸。全球接近一半的芯片出貨量來自中國臺灣和韓國。臺積電和三星控製著全球70%的高端芯片製造,其中臺積電佔據五成左右的市場份額。

從臺積電的業務結構及變化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斑。芯片緊缺助推臺積電在2020年營收大漲25.2%,達46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增長16.7%,利潤增長19.4%。臺積電的業績貢獻來自哪裏?

2020年手機業務是臺積電營業收入的最大來源,佔據48%的份額。第二大業務收入來自HPC,即高性能計算,佔據33%的份額。然後是loT(物聯網)8%、DCE(數字通信設備)和汽車芯片3%。

我們看結構性變化。2020年增長率最高的業務是高性能計算,達39%。接著是物聯網業務28%、手機業務23%,而數字通信設備的增長率只有2%,汽車芯片業務的增長率更是-7%。但是,2021年第一季度情況發生了變化,汽車芯片業務增長率高達31%,這一業務的整體份額也提高了一點,數字通信設備大漲11%。而高性能計算業務增長率回落到14%,物聯網業務回落到10%,而物聯網手機業務則跌入負增長的-11%。

如何理解這種變化?

首先排除一些週期性因素的幹擾。蘋果公司是臺積電的最大客戶,2020年蘋果iPhone 12推出,助推臺積電手機業務大漲,給臺積電貢獻了25%的營業收入。2021年第一季度蘋果手機出貨量下降,該業務週期性回落。

除此之外,臺積電業務的結構性變化主要由兩大因素推動:一是通貨膨脹,二是產業升級(第二部分分析)。

通貨膨脹與芯片緊缺到底存在什麼關係?

2020年大疫之年,全球貨幣超發,大量貨幣流入市場,引發結構性通脹。所謂結構性通脹,是一種市場割裂現象,一部分市場通縮,另一部分市場通脹。央行及商業銀行直接注入超量貨幣的市場出現通脹,比如美聯儲直接向債券市場注資,日本央行直接向股票市場注資,商業銀行向房地產提供過量信貸。這些市場都出現了普遍性通脹,資產價格持續上漲。還有一些市場因貨幣傳導而引發通脹,芯片就屬於這種市場。

通貨膨脹如何傳遞到芯片領域?

主要兩個途徑:一是材料成本傳導;二是投資需求傳導。

大疫之年,貨幣超發,貨幣貶值,利率下降,資金考慮避險,紛紛買入「硬通貨」,如比特幣、大宗商品、一線城市房產、美國科技股票、中國茅臺、生物醫藥及新能源股。

我們先看大宗期貨的價格。2020年中國大宗商品CCPI指數,從4月的113點漲到12月的158點,全年漲幅8.2%。其中礦產類全年漲幅高達44.3%,銅價在去年下半年累計上漲23.6%。2020年12月全球三大交易所銅總庫存同比下降13.3%。

如今,全球大宗商品現貨價格主要由期貨市場定價。大量貨幣流入期貨市場,期貨價格上漲直接提高了現貨價格。而大宗礦產是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芯片原材料成本也水漲船高。比如,芯片最重要的原材料矽料,2020年上半年的價格跌到6萬元一噸,2021年3月漲到10萬元一噸。這就是成本傳導機製。

大宗期貨價格上漲,引發原材料搶購、囤積和投機。這又加劇了原材料緊缺,抑製了芯片產能擴張,導致芯片價格上漲。芯片短缺、芯片價格上漲,與大宗期貨價格上漲類似,都屬於通脹現象。

通常,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抬高終端商品價格,從而抑製消費需求。終端需求下降傳遞到上遊,反過來會削弱芯片及原材料的價格。這就是市場價格的調節機製。但是,目前並未發生。原因是原料和芯片價格上漲還未完全傳遞到終端市場,手機、電腦、汽車的價格還未明顯上漲。但是,這不是主要原因。

儘管芯片價格上漲,但採購商的需求依然極為強烈。這個需求一部分是市場驅動,而另一部分是投資驅動。投資驅動很大程度上來自貨幣寬鬆。比如,一線城市價格上漲,但是熱度不減,誰在購買?大部分剛需已無支付能力,少部分人持有大量貨幣在搶購房產。

二是投資需求傳導。

投資需求傳導最典型的是比特幣。海量貨幣流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價格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年翻了十多倍,價格一度突破6萬美元。比特幣價格上漲刺激礦機業務死灰復燃、迅速擴張。

2020年臺積電第二大業務收入是高性能計算芯片,增長率高達39%。高性能計算是指超出個人計算機處理能力的服務器,比如商用大型計算機、礦機。這一業務的爆炸性增長,與產業技術升級有關,也與礦機大規模擴張直接相關。如今,挖礦已進入算力巔峯對決時代。高性能礦機搶佔了不少高端芯片,成為芯片稀缺的原因之一。從貨幣超發,到比特幣價格上漲,再到礦機擴張,芯片需求攀升。這就是投資需求傳導機製。

另外,投資需求還傳遞到了新能源領域。2020年新能源股大幅度上漲,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汽車股價翻倍,大量資本通過金融市場流入該市場,形成造車盛宴。2020年已確定入局的新勢力有恆大、華為、小米、百度、特斯拉、蔚來等。

最典型的是恆大造車。汽車未造,股票先行,截止到2021年4月,恆大汽車市值超過6000億港元,是其母公司恆大集團的3倍有餘。恆大汽車從資本市場上融得大規模資金砸向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推出九款車型,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首車量產。同時,小米公司宣佈「ALL IN」新能源汽車,計劃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巨頭手持海量資金湧入,汽車芯片需求量大增,推動臺積電2021年第一季度汽車芯片業務暴漲31%,業務份額也因此上漲了一個點。同時,新能源汽車對芯片的需求量是燃油車的數倍,如果新能源汽車替代加速,無人駕駛汽車研發提速,汽車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將大幅度上漲。

但是,這裏存在一個關鍵的問題:不論是原料成本傳導還是投資需求傳導,都是由貨幣超發推動的,而不是終端市場需求驅動的。貨幣超發容易製造信息混亂,誤導企業的投資選擇,給迂迴生產帶來風險。一些企業從金融市場中獲取大量的廉價資金盲目投入新能源市場。投資需求大規模增加傳遞到上遊市場,芯片製造緊缺,價格迅速上漲,芯片製造廠商誤以為終端市場擴張而擴大產能規模。

目前,臺積電表示,2021年預計投資約300億美元,用於產能擴張和升級,高於之前預期的250-280億美元。未來三年內,臺積電還將投資1000億美元用於產能提升和技術研發。臺積電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5nm先進晶圓廠。英特爾也宣佈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新建兩家芯片工廠。聯電將本年度的芯片投資規模提升到150億美元,同比增長50%。中國也掀起了造芯運動,中芯國際宣佈斥資153億人民幣擴大產能。

但是,這輪造芯運動暗藏風險。芯片製造是一個技術門檻高、投資規模大、投資週期長的高風險行業。不僅投資以百億起步,而且投產3-4年才有收益。貨幣超發很可能增加投資的盲目性和迂迴生產的風險。如果2021年比特幣價格連續暴跌,礦機的需求則迅速萎縮,高性能計算芯片業務增速也會下跌。如果電池技術遲遲無法突破,財政補貼退坡後,電動車銷量下滑,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可能下滑。如果2021年全球貨幣轉向緊縮,一方面流動性轉向,融資成本上升,造車、挖礦等投資需求萎縮,芯片市場增速隨之下降;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大量囤貨釋放,原材料價格下跌。

所以,2021流動性拐點,短期內無法緩解芯片荒,但可能給造芯運動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從造車盛宴到造芯運動可能引發兩極化結局:個別巨頭搶佔新的技術賽道,在電池技術、無人駕駛、芯片製造領域獲得巨大成功;而大多數跟風者,無法突破技術瓶頸,導致投產钜虧,公司破產,產能過剩,「芯片荒」可能演變為「芯片剩」。

通脹之下,還得看技術。

02 產業技術升級


除了通脹現象外,芯片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業技術升級。

大疫之年,為了降低人羣聚集與接觸,各個領域走向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各國紛紛採用遠程公辦、遠程授課。這刺激了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需求增加。需求集中在2020年第二季度釋放,該季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上漲73.49%。2020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達1.883億台,同比增長18%。除此之外,網絡攝像頭、鼠標、路由器、鍵盤、顯示器、耳機等產品銷量也大幅度增加。2020年消費電子市場規模擴張帶動了芯片、顯卡等價格上漲。

這些是「看得見」的需求擴張,但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需求創造——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開發新的市場需求。這就是薩伊定律。

2019年,三星和臺積電均宣佈攻破5納米製造技術難題。這一技術突破率先刺激電子消費類巨頭迭代技術,蘋果、華為、三星紛紛轉向研發搭載5納米芯片的新手機。最終,蘋果iPhone12拔得頭籌,臺積電在2020年將大量的5納米芯片供給了蘋果。

2020年大疫之年,各領域的公司紛紛藉此機會轉型升級,推動技術迭代。線上辦公與會議、電子監控與定位、射頻識別與傳感、數字通信傳輸與衞星製造、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增加了全球算力,擴大了高端芯片的市場需求。

而臺積電推出的5納米芯片正好可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產業升級。數據顯示,在臺積電晶圓銷售金額中,2020年第三季度5納米製程佔比8%,第四季度5納米製程出貨佔比上升到20%,7納米製程銷售佔比為29%。2021年第一季度,5納米製程佔比回落到14%,7納米製程佔比增加到35%。這主要是受iPhone12出貨週期的影響。總體來説,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臺積電5納米製程和7納米製程銷售份額合計高達49%左右。

這説明不僅是手機領域,其它領域也正在產業升級和技術迭代。2020年臺積電增長最快的業務是高性能計算業務、物聯網業務、手機業務(搭載5納米的iPhone12)多説明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在擴張。除了5G手機外,美國馬斯克正在快速推進的星鏈,正在太空部署大量衞星(計劃衞星數量約4.2萬顆),依賴於高性能通信芯片。

但是,5納米製程芯片和7納米製程芯片的市場規模增加,提高了12英寸矽晶圓的需求和要求。矽晶片是芯片最基礎的材料,7納米製程之前的芯片使用的是8英寸矽晶圓。5納米製程芯片使用的是12英寸矽晶圓,這種矽晶片的純度要更高。臺積電將更多高純度矽晶片用於生產5納米製程芯片,這導致高純度矽晶片的價格上漲,從而帶動矽晶片原材料價格上漲。這次芯片荒是全方位的,高中低端都出現價格上漲或缺貨的情況。傳統的電腦、傳感器、汽車芯片等也大量短缺,相關配件價格瘋漲。

所以,從臺積電製程結構可以看出,這次芯片短缺一定程度上是產業升級引發的。只是這場產業升級並不是平滑的,而是突發的,由新冠疫情誘發的。臺積電的5納米製程芯片正好為這場產業升級創造了技術條件。這就是供給(技術)創造了新的需求。線上辦公、安防、汽車、通信、大數據處理等集體向電子化、智能化的方向邁一小步,全球芯片供應難以應付。當然,產業技術升級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終端市場是否買單。

有人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技術創新為什麼不能降低通脹?

我們看通脹爆發的邏輯。首先,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基於此,通脹爆發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貨幣信用崩盤。這導致貨幣貶值,市場價格膨脹,如拉美債務危機。二是貨幣超發,可能引發需求擴張,進而帶動物價上漲。比如,政府給每個家庭每月發放1萬元現金,這可能引發消費擴張,刺激物價上漲。這裏,我們主要關注後一種情況。

有人會提出,消費擴張,物價上漲,價格機製會起作用,企業會主動擴大產能,增加供應,物價進而平抑,通脹逐漸消失。這種推理並不符合邏輯。價格機製的確會起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經濟學最基本的假設條件:在一定技術條件下,資源是稀缺的。企業擴大產能,需要僱傭更多勞動力,採購更多原材料。但是,勞動力和原材料在一定技術條件下是有限的。企業擴大產能,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終端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如此,有可能引發通脹螺旋,人們紛紛拋售貨幣搶購商品和資產。

這該怎麼辦?

這時,只能依賴於技術進步。上述分析通脹的邏輯時,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技術水平不變。假如技術水平提高,比如採用一種機器替代人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企業可以更低的價格向市場供應商品。又如頁巖氣技術創新,大大提高了原油的供應量,從而抑製原油價格上漲。再如通過技術創新使用一種成本低的材料替代矽料,從而抑製芯片價格上漲。

技術進步對抗通脹的邏輯: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抑製價格上漲;多餘的貨幣通過資產減損、消費消耗而逐漸退出市場。

但是,臺積電為什麼沒有做到?臺積電提高了製程工藝,提高了效率,理論上應該抑製芯片價格。而結果則恰恰相反。原因可能是,我們並不清楚,芯片短缺及價格上漲,其中有多少成分是通脹引發的,有多少成分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需求擴張。

假如主要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需求擴張,那麼芯片的短缺不會維持太久。從長期來看,技術創新可以抑製市場價格,實現無通脹、低通脹增長。因為新產品推出後,老產品的價格下降。這是摩爾定律在起作用。比如,蘋果公司推出的搭載5納米製程芯片的iPhone12銷量爆棚,這説明市場真實需要這種產品(儘管用戶未必關注芯片技術)。而原來的iPhone11價格則立即下跌。技術迭代引發新舊產品替代,市場整體價格不會上漲。儘管新產品可能刺激市場價格及上遊原料上漲,但這是短期現象。隨著新產品供應的增加,老產品降價,整體價格不會上漲。但這裏説的僅僅是蘋果手機這個市場(還是假設)。

人們經常認為,通脹是經濟增長的必然結果。隨著經濟增長,財富增加,物價定然上漲。歷史證明似乎是如此,但邏輯上是推導不出來的。問題出在哪?通脹必然論是不成立的,通脹爆發只是因為貨幣超發或貨幣信用崩盤。貨幣長期被人為配置,導致供過於求、物價上漲。人們誤以為通脹是的必然的。

回到上述論題。如果芯片短缺和芯片漲價主要是通脹引起的。假如貨幣超發推動的挖礦運動、造車運動,大幅度擴張了芯片需求,那麼臺積電的5納米製程技術進步不足以抵抗大規模的投資需求。矽材料的技術沒有進步,5納米製程技術引發市場搶購高純度矽晶圓,反而推動了價格上漲。如果通脹是全方面的,對抗通脹的技術進步也必須是全方面的。如果通脹是結構性的,對抗通脹的技術進步必須是革命性的。

最重要的是,通脹反而會抑製技術進步。大宗商品和矽材料價格上漲,資本更傾向於投資期貨,囤積原料,而不是技術創新。在造車盛宴中,進入者對資產膨脹的興趣遠遠高於技術創新。當然,不排除個別企業家執著於無人駕駛技術。但是,底層的技術變革源自全方位的技術創新。

除了改變貨幣製度,技術進步是對抗通脹的唯一手段,但不能指望貨幣超發能夠換來技術創新。

03 全球供應失序


芯片短缺第三大重要原因是全球化供應鏈受阻。

我在《全球面臨糧食危機嗎?》一文中提出一個觀點:如今是一個全球化生存的時代,任何逆全球化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災難。雖然全球各國的糧食自給率高,但這是全球化配置的結果。一旦逆全球化,全球糧食資源配置受到限製,那麼全球各國糧食的平均自給率將會下降,部分國家可能面臨糧食危機。

芯片對全球化的依賴遠遠高於糧食。芯片供應與製造是全球化分工與合作的結果。頂級芯片是全球高精尖技術與工藝的組合包,包含2000多道工藝程序。芯片製造工藝包括:從矽晶片生產,到光刻機,再到蝕刻,接著是氣相沉積和離子植入,然後是研磨和切割,最後封測。每一個環節的技術含量都不低。一臺荷蘭阿斯麥光刻機,包含美國、德國、日本、荷蘭等眾多國家的頂尖技術。

芯片的全球化供應鏈經過了幾十年的競爭、演變,形成相對穩定的分工與合作系統。但是,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了這一系統。國外一些公司、工廠停工或間歇性停產,導致原料及配件供應不足或不穩定,影響了產能與供應。比如,2020年全球銅、鐵礦石供應都有所下降。這也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而2021年疫情好轉後,全球芯片市場需求又集中爆發,出現補庫存現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發芯片原材料囤積熱,進而又加劇了供應波動和價格上漲。

芯片的全球化供應鏈還遭到人為的幹擾。美國的芯片禁封政策阻礙了新興國家與國際市場的正常業務。這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芯片囤積恐慌。華為在2020年5月被正式封殺之前,已經投入了1800億元囤積芯片。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5G手機出貨量大增。截止到2021年4月份,中國五大手機廠商的5G芯片採購量已經超過了5億部,遠超市場預期。這推動台積電的數字通信業務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漲11%。但是,這裏存在囤積芯片的情況。要知道,2020年中國手機總體出貨量才3.08億部,而且是同比下降20.8%。

受到衝擊的不只華為一家企業,而是產業鏈中眾多小節點。比如,全球產業鏈中有一個環節是蝕刻,中國佔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蝕刻市場。但是,芯片禁封政策影響到了這一個環節。因為蝕刻機也是一個全球化的產品,其中基礎芯片由美國供應。蝕刻機的芯片供應不足,蝕刻業務受到衝擊,全球芯片供應鏈效率下降,有些甚至已經脫鈎。

2021年隨著疫苗的普及,全球供應鏈逐漸好轉,但是芯片供應鏈恢復和提速頗為困難。如今,芯片荒可能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

2021年4月12日,美國拜登政府在白宮羅斯福廳舉行了白宮芯片峯會。與會的19家企業幾乎是全球半導體領域最頂尖的企業,他們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康明斯、戴爾、福特、通用、全球晶圓、惠普、英特爾、美敦力、微米、諾斯羅普格魯曼、恩智浦、帕卡、活塞總成、三星、天水科技、斯泰蘭蒂斯和臺積電。

這次峯會的主題是如何解決芯片短缺問題。拜登在會上拿起一塊晶圓,強調美國搶佔全球芯片行業製高點的重要性。怎麼理解這次峯會?

很多人認為,美國將芯片供應政治化、國家化,使用政治手段拉攏同盟促使美國牢牢控製全球半導體芯片領域的製高點,卡住全球芯片高端產業鏈的「命門」。甚至,有人將芯片競賽與當年的軍備競賽相提並論。

這種解讀沒有問題,但未及本質。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在加碼本土芯片製造。歐洲在2021年3月9日提出的《數字羅盤2030》計劃提出,到2030年歐洲製造的芯片產值份額應從2020年的10%達到20%,同時實現2納米工藝製程。但是,僅僅從芯片本土化和國家科技競賽的層面認識是不夠的。

拜登為什麼重視芯片?加州和紐約州是拜登及民主黨的鐵盤,是他們入主白宮最穩定的保障。加州的半導體企業、科技企業以及紐約州的華爾街金融公司是拜登的核心投資人。簡單來説就是上述峯會的主要成員。在拜登政府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中,芯片製造企業分得其中的500億美元。拜登在峯會上還提議另外再撥500億美元補貼芯片製造企業。

芯片製造本土化和科技競賽的背後有兩個目的:一是拜登政府借國家之名給自己的投資人發補貼;二是重新劃分全球建製派的科技蛋糕。

特朗普試圖打破舊秩序,拜登則負責修復舊秩序。拜登、建製派、華爾街、科技巨頭和跨國公司,與新興市場形成了一個失衡的全球化秩序。在秩序修復過程中,拜登試圖為建製派謀求更多的國家政治資本,為跨國公司謀求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有利的國際規則。如今,特朗普的禁封政策變成了拜登的談判籌碼,拜登可藉助新冠疫情之機掌握更多主動權。

特斯拉是建製派的科技勢力,福特、通用是建製派的工業勢力。特斯拉進入新興市場的條件要比後者更加靈活和優厚。這就是建製派在修改分蛋糕的規則。如果特斯拉汽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那麼美國芯片製造商也乘勢而獲利。英特爾公司表示,正在與汽車廠商談判,啟動芯片代工計劃。英特爾向汽車芯片公司開放現有工廠,以專門解決汽車芯片的短缺問題。該公司計劃在未來6至9個月內生產出車用芯片。

所以,這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鬥爭,而是全球建製派打著國家鬥爭的名義博弈劃分蛋糕的規則。不管全球建製派如何重新劃分蛋糕,如何重擬規則,都不利於科技進步。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和最有效率的經濟都是全球化無縫合作的結果。

世界亂局之下,只能相信邏輯。

編輯/Ray

免責聲明:本頁的繁體中文版由軟件翻譯,財經對翻譯信息的準確性或可靠性所造成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

標題:全球芯片荒:從造車盛宴到芯片短缺

返回: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財經新聞常見問題 FAQ

甚麼因素會影響錢財的價值?

由於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上升,故幣值會隨時間而降低,這便是通貨膨脹。幣值會受以下因素侵蝕通脹:簡單來說,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通脹。當物價上升,受薪人士便會要求加薪,隨著通脹加劇,貨幣的購買力便不斷減弱。 利率波動:當利率下降,存款的利息回報便會減少。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脹,儲蓄便會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某類投資如股票和債券等卻可能因息口下降而升值。

為何銀色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

根據銀色債券發行通函,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劵,所分配的銀色債券會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

甚麼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借貸票據。當您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在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債券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發行者以不同的條款發行債券。例如:定息債券、浮息債券、零息債券及存款證等。一般來說,債券及存款證的回報比較穩定。目前,銀行可代客買賣多種債券和存款證,除備有多種主要貨幣選擇外,客戶亦可選擇不同債券發行機構,包括政府,如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等,或本地著名的半官方機構,超國機構及世界知名的公司。此外,債券年期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而票面收益亦各異,選擇眾多,能符合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投資金額低至港幣1萬元。

甚麼是證券?

證券是一般可在股票市場交易之投資工具的統稱。任何人士均可透過經紀或銀行從事證券投資,並可從每日的報章或互聯網觀察投資行情。 證券投資的回報潛力一般高於儲蓄戶口。在經濟蓬勃的地區,只要假以時日,股市一般都會出現增長,有時更會在短時間內急升。但是,股市波動在所難免,所以購買證券不應視為一種短線的謀利方法。購買證券需要支付有關的交易費用,例如經紀佣金。如果要享有交收的便利,您可考慮採用銀行證券買賣服務。除了自行投資證券外,您亦可委託專業投資管理人員或公司代勞。

何謂「首次公開招股」(IPO)?

「首次公開招股」(IPO)是指一間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新股,債券或銀行發行的存款證。此類股票,債券或存款證有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為何我經銀行IPO申請獲分配的通脹掛鈎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根據通脹掛鈎債券發行通函, 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該債劵, 所分配的債券會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及在銀行的債券買賣服務透過場外交易買賣。

如何啓動我的中國A股交易服務?

如您已持有銀行綜合投資戶口及人民幣儲蓄戶口,即可買賣合資格的中國A股, 毋須登記。如您未持有任何銀行綜合投資戶口,亦可透過銀行銀行網上理財(只適用於現有銀行銀行客戶)或親臨任何一間銀行分行開立綜合投資戶口,過程方便快捷。此服務只適用於非美國個人客戶並持有符合美國稅務局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例如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或護照。

參加銀行的「股票月供投資計劃」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以符合預算的金額購入股票透過「成本平均法」減低投資風險享受中長線投資所帶來的較高回報潛力迎合個人的儲蓄投資需要

甚麼是單位信託基金?我怎受惠於基金投資?

單位信託基金亦稱互惠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方法是由基金經理把眾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一筆龐大基金,用以在廣泛地區及市場作不同的投資。所以,即使個人的投資額不大,投資者亦可參予全球各地市場的證券、債券、貨幣及商品投資。這種多元化投資稱為投資組合。單位信託基金提供多項有利因素:分散風險:由於分散投資,故基金的風險通常低於投資單一股票。但不同的基金,其風險和回報的水平,當然亦會有差異。專業管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和管理投資。個人投資者一般很難像基金經理對全球市場有透徹的認識,但如果購買單位信託基金,便可享有基金經理提供的專業知識。投資全球市場:透過單位信託基金,您的資金可運用於個人投資者未必能夠涉足的海外市場,從而擴闊投資範疇。經濟效益:由於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以單一基金處理,故能平均攤銷經營成本和佣金,減低個人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流動性:您可在任何交易日(但基金所掛屬國家的公眾假期除外)買賣單位信託基金,增加資金流動性。有些單位信託基金產品與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指數期權掛屬,亦有時與貨幣期權掛屬。這種基金的風險略高於多元化的基金組合。

什麼是結構投資產品?它是如何運作的?

結構投資產品是涉及衍生工具的投資產品,其回報﹑到期金額及/或其結算方法是參照1) 任何一項或多於一項的參考資產的價格、價值或水平的變動; 及/或 2) 任何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而釐定。

有哪些資產屬於要約範圍內?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當「高息投資存款」的存款日為提交指示之後第2個營業日,如何計算綜合理財戶口有抵押信貸的信貸比例?

若已於交易日(Trade Date) 開立「高息投資存款」並處於存款日(Deposit Date)之前的時間: 如以外幣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將會下降,基於外幣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被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 如以港元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亦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但基於港元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已不納入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不會受影響。 在「高息投資存款」存款日(Deposit Date)當日(即交易日之後第2個營業日),以任何貨幣作為存款貨幣的交易金額將會納入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直至到期日為止。

如何經銀行投資外匯?

您可以經銀行透過多種方法投資外匯。您可使用24小時外幣兌換服務讓您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設立兌換指示。若您對個別外幣有特定的目標兌換價,您可透過外匯限價買賣服務預設指示。若您想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累積外幣或人民幣,您可透過外幣/人民幣轉存服務預設兌換指示,我們會根據您的預設指令自動替您執行指示。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您首先需要了解個人的理財需要或投資目標、財政狀況及風險取向。您的目標可包括應付以下各項需要:保障家人子女教育退休策劃管理及累積財富遺產規劃您亦須考慮您的目標,投資年期,可承擔的投資金額及個人的投資偏好。

你們會於何時強制出售我的股票(斬倉?

如(i) 您的股票孖展比率連續3個月維持於105%至少於120%;或(ii) 股票孖展比率一旦觸及120%或以上;或(iii)我們不時訂定之時間,我們將強制出售您的股票(斬倉),不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