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香港財經新聞股票分析:

香港財經新聞股票分析:

張憶東認為,下半年總體行情就是在平淡中尋找新奇,市場不具備大牛大熊,但是,重點在科創行情。

從節奏的角度來説,下半年相對是先抑後揚,三季度風險會略略有些擾動,但是,有驚無險,而震盪是吹響了風格切換到優質成長的號角。

我在2016年提出來核心資產理念,當時的宏觀背景是供給側改革做減法,強者恆強,「剩者」為王,贏家通吃。從2016年到如今,受益於行業競爭格局不斷優化的龍頭公司,走出5年結構性長牛,大家習慣了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產「躺贏」。

傳統核心資產的長牛已經告一段落,或者説,進入新階段,從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產,轉向科創小巨人為代表的「未來的核心資產」。現在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產,無論是****還是**,已經頹勢盡現了。

從最新的宏觀背景來看,社會現在越來越討厭躺贏了,監管政策開始加大力度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大力反壟斷,反「躺贏」,可以看到,對於互聯網巨頭如此,對銀行、地產的政策導向也是要向實體經濟讓利,凡是躺贏型的商業模式都會面對這種問題。

未來的投資機會,更要關注科創小巨人,市值下限從30億到100億,上限500億到800億,魚龍混雜需要精選;更要關注遠期現金流貼現和未來增長的動能,更要圍繞科技創新的進展和市場空間、行業併購重組的機會以及各種政策紅利。

中長期大國博弈的角度分析,中國這一輪科創長牛才剛剛開始。

第一點,從美國經濟政策的「底牌」和經濟發展邏輯的角度看,美國低利率環境是中長期常態,通過債務擴張、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向科創、科技硬實力的方向加大投入;

第二點,從中國基本面角度看變化,從2019年開始、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驅動主導因素的朱格拉週期已經啟動,新能源車、智能製造、算力產業鏈等為代表的先進製造崛起。

第三點,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科技創新大發展。

與時俱進在時代大背景變化之下,我們要擁抱未來的核心資產,但是,未來的核心資產股票的市值都偏小,怎麼來投資呢?有幾種方式

一種方式:PE的思維進行深度研究、戰略投資。

另一種是,相當於撒胡椒麪,按照組合投資的方式精選一籃子股票,不追求暴利,100億到500億之間找細分行業龍頭配置,成功的概率大大提升,基本上已經是行業具有壁壘、具有領先優勢的公司

美債收益率上行以及美元的反彈,都要依附於為美國經濟服務,美債收益率或者美元的反彈不會超越美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基於這個邏輯,雖然明顯看到,美國經濟在二季度已經是到了一個相對峯值,通脹也是到了相對峯值,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去擔心美元的反轉、美債收益率反轉,簡直杞人憂天。

美國未來的貨幣政策有一個紅線,就是不能把自己玩崩了。低利率為美國的財政赤字貨幣化、為美國的債務擴張型刺激經濟的道路,進行保駕護航,最終它就達到了的兩大目的:第一大目的是什麼?通過美國股市,這高效的市場化孵化器,推動美國科技創新。第二個目的:用錢買時間,利用規則來實現競爭優勢。

短期成長行情還沒完,百年大慶之後,科創行情沒完。就算是指數反彈告一段落,後面依然會維持結構性行情,依然不改變科創長牛的大趨勢;如果大盤有震盪,對於優質的這種科創細分領域的小巨人,恰恰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這是從短期的維度。

下半年總體行情就是在平淡中尋找新奇,市場不具備大牛大熊,但是,重點在科創行情。從節奏的角度來説,下半年相對是先抑後揚,三季度風險會略略有些擾動,但是,有驚無險,而震盪是吹響了風格切換到優質成長的號角。

以上,是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6月30日在興業證券北京核心客戶小範圍交流專場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張憶東對未來的行情進行了展望,認為下半年並沒什麼系統性風險,如果要擔心風險,那就是化解三大存量風險,三季度是信用風險密集釋放期,可能引發短期擾動。

但是,國內有政策對衝,貨幣不會緊,最終,有驚無險,不用擔心「閃崩」(注:短期快速調整),2018年熊市不會在今年下半年重演。

對於海外市場,A股投資者擔心的美元、美債收益率反轉,張憶東也給了「定心丸」,認為低利率將會長期存在,美股下半年也不是熊市。

同時,他結合大國博弈背景下中美長期競爭戰略選擇,以及當下國內以及海外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幾方面問題,對後續市場可能存在的長趨勢機會,給出了明確的分析判斷。

聰投整理了張憶東交流精彩內容,經憶東總確認授權發佈。

各位機構投資者,大家好,今天跟大家重點彙報一下我們的中期策略《擁抱未來的核心資產》對於下半年行情進行分析和展望;另外,圍繞短期行情及市場風險,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最後,立足長期的大趨勢,我們推薦科創小巨人,「科創」長牛才剛剛開始。

現在沒有系統性風險,不用擔心「閃崩」, 不會重演2018年,2、3月份調整的衝擊度可能都難以達到


我們先從短期行情説起,七一之後的行情會不會超預期的風險,會不會出現有些機構擔心類似08年奧運會的那一幕?

我認為,現在沒有系統性風險,不用擔心「閃崩」(注:短期快速調整),今年政策不急轉彎的基調下,下半年要化解存量風險、經濟將趨弱,那麼,貨幣流動性不會收緊。

如果説大家要擔心風險,我建議大家注意「三季度是穩增長壓力不大的一個窗口期」,所以,「七一」之後要抓緊解決問題、把基礎夯實,因為到了四季度,GDP一下子回到了5%左右,那時候穩增長是略有壓力的。

這種背景下,有種可能性,就是政策風險的力度比較大,這是小概率。

所謂的比較大,就是影響A股類似春節之後2月中旬到3月中旬那種級別,但我傾向於説,七一之後可能連那種級別的衝擊度都達不到。因為2月中旬,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樓市,對於地方融資平台進行清理整頓,控製地方債務、控製政府槓桿,這些在執行過程中,力度是比較大的。

七一之後,毫無疑問地,肯定還是會抓住這個窗口期去化解存量風險化解存量風險,不要低估領導層的智慧,在不急轉彎的調子下,絕對不能重演2018年。如果説要小心的化解存量風險主要包括,下半年房地產風險,二季度幾個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風險已經在陸陸續續暴露;另外,要小心會不會有一些金融機構風險以及部分地方債務違約風險

8月1號開始,土地出讓金由稅務部門進行徵收,不是由地方政府來收了,這會不會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特別是高負債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風險、債務違約風險有可能暴露,節點快了7月底,慢了要到8月份才有可能。

化解存量風險或導致信用增速下滑,對衝「緊信用」是大概率,下半年宏觀流動性不緊


下半年化解存量風險,信用風險將階段性和結構性顯著提升,如此面臨兩種情形——有沒有貨幣寬鬆政策進行對衝?

第一種情形,如果沒有對衝,三季度可能出現緊信用和緊貨幣雙殺,那麼,股市跌的時候,前面已經跌過的價值股,比如説金融地產,可能也順勢跌一跌,短期反而有相對收益。但是,二季度風生水起、漲的好、獲利盤比較大的明星成長股,可能會跌得更多一點。

這是情景一,就是「不對衝」,是小概率事件。因為從2011年開始,經過了這麼多次的宏觀調控,我們領導層進行預微調的能力和經驗已經越來越豐富了。

情形概率更大一點,當信用風險釋放的時候,宏觀流動性不緊,反而局部的流動性很鬆宏觀流動性不緊,主要是從貨幣層面。從信用的角度來説,房地產的債務風險,以及清理地方融資平台,引發房地產、基建相關產業鏈條的信用收縮風險。

怎樣對衝三季度的「緊信用」?可以圍繞著十四五規劃、科技創新、新的發展方向、新的發展格局,在一些新的增長點進行發力;依託於這種新的增長點進行信用擴張。

情形二的狀態你可以類比2013年,但是今年的衝擊會遠遠小於2013年「錢荒」。那時候風險釋放是壓力測試,之後是有政策對衝的,2013錢荒之後年行情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當時成長股、TMT繼續漲。我們在4月初講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時提到快則4月下旬,慢則5月中旬應該啟動「百年大慶」行情,是反彈的一個窗口期。而今天這次會議不是建議大家趕緊跑,不是的,而是説大家在「七一」之後不必驚慌,可以淡定一點。

分析了,如果説三季度有風險,風險的級別是什麼樣的?概率是什麼?結論是有驚無險,化解存量風險可能導致市場短期驚擾但不是系統性風險

短期行情將會有分化,現在還是應該買性價比好的成長


現在如果還買什麼東西,我們還認為偏成長一些後面行情兩種機會:

第一種是趨勢性機會,是成長行情將面臨中報業績能否兌現7月份中報預喜就會越來越多出來中報會讓成長股出現分化。前面漲得挺多的股票、趨勢性賽道行業的,究竟是題材股?還是真的牛的公司?如果中報真牛,那高增長高估值還能延續。

反過來説,題材股,前面上漲時講的邏輯,如果在中報不能得到驗證,是有下跌風險的。

最優質的成長,特別是各個細分行業的龍頭、那些小巨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可以淡化它的短期估值,關注它的業績高成長,大家要關注的可能是未來三五年成長空間的貼現,把遠期的現金流貼現過來,而不要太關注於靜態的PE、PB估值。這是從成長的角度來説,後面一個階段,會有分化,要關注性價比好一點的成長股。

上遊週期股中報好,但要做交易節奏,高性價比的成長才是更好的選擇


第二種機會是短期博弈層面。毫無疑問,今年中報這些週期股、價值股,有很多業績會非常好,好得驚人,因為去年挖了一個大坑。

坦率説,它的機會是要做交易。如果感覺下行風險不大,而業績可能會有一個向上的超預期,現在逢低來埋伏,到出業績的時候,比如説七八月份的時候,還是要擇機賣的。這個短期博弈,比較辛苦,偏上遊週期股真的是要做節奏的。

比較成長股和週期股,總體來説,我偏向於既有成長屬性又有業績、高性價比的成長,科技、先進製造,包括,機械、個別的軍工股、新興消費、電子領域等等,還能淘一淘金。這

是今天彙報的第一部分,總結三句話:

第一句成長行情沒完5月初我提出,科創板引領「未來核心資產」長牛,剛開始。

第二句話有驚無險。關注7月份高層會議對下半年經濟進行的部署再做判斷。

第三句話,市場風格,下個階段,還是成長為主導,另外,中報找績優股的交易機會

上面這是跟大家彙報的短期行情分析。

中長期大國博弈的角度分析,中國這一輪科創長牛才剛剛開始,現在擔心美元反轉、美債收益率反轉,簡直是杞人憂天


下面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説,用大國博弈的角度來去看中國科技中國先進製造驅動的這一輪科創長牛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個總體的結論,下面分為三個方面進行彙報:

第一個方面我們來看美國經濟政策的「底牌」和經濟發展的邏輯。

美國現在所做的事,有點跟我們的常識不一樣;很多投資者的常識還是2000年至今的一系列市場規律,會覺得估值貴了就要崩,或者一旦有通脹了就要崩,一旦縮表了就要崩。

我們經歷過這些事情,還是要看它背後的邏輯。00年代至今,2018年是個分水嶺。在2000年、2008年,美國是一超獨霸,沒有挑戰者,當時充滿了自信,可以很自信地把它的經濟用一個週期性危機進行出清,甩鍋給全世界;先關機再重啟,把內存垃圾全扔了。

但歷史並不是一直這樣。

在70年代的時候,無論是政治軍事上面,蘇聯給它的壓力,還是經濟上面,日本德國給它追趕的壓力,在70年代,美國沒有那麼自信。

現在我們再往前看,1942年到1951年,美國當時的債務率也是非常高,特別是1945年二戰以後,軍人復員,就業一下子是問題了,變成了高債務率、高失業率,通脹也很高。

但是一直到1951年,美國一直在搞YCC(債券收益率曲線控製)壓住長端利率,壓住美國的無風險收益率,用時間來消化美國的債務風險,提高美國的核心競爭力。

當美國感覺到它有了競爭者,不是那麼自信的時候,反而,會用規則去實現它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美國競爭力的提升,不一定通過危機的方式。

想清楚了這點,你就知道,美債收益率上行以及美元的反彈,都要依附於為美國經濟服務,美債收益率或者美元的反彈會超越美國經濟潛增長率

基於這個邏輯,雖然明顯看到美國經濟在二季度已經是到了一個相對峯值,通脹也是到了相對峯值,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去擔心美元的反轉美債收益率反轉簡直杞人憂天

所以我在3月初當時美債收益率快速飆升時,就給大家吃「定心丸」。我當時就説,不要太關注美債收益率的趨勢性的上行,我當時提出來的美債收益率有反彈,但是無反轉

美股泡沫主要體現在垃圾股上,不是在優質成長股票上;低利率環境下,美國將通過美國股市來推動美國科技創新


在大國博弈大的格局下,現在美國沒有意願也沒有信心刺破債務泡沫,未來的戰略很清晰了,就是用錢買時間;它是在實施MMT貨幣理論實驗,就是財政赤字貨幣化,目的就是利用低利率試圖維持一個債務擴張型的復甦道路。

低利率是為美國債務擴張型的刺激道路保駕護航的。最近拜登新版基建計劃,打了折扣,但也是近幾十年最大規模的,仍要靠債務擴張。本來拜登説了一個8年2.3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美國的兩黨博弈劈裏啪啦一通,現在才1.2萬億,低於預期。

我們也不要看笑話,畢竟,美國兩黨政治的利益最大公約數,怎樣才能夠贏得與中國的競爭所以,美國未來的貨幣政策有一個紅線,就是不能把自己玩崩了。

低利率為美國的財政赤字貨幣化為美國的債務擴張型刺激經濟的道路進行保駕護航,最終它就達到了的兩大目的

第一大目的是什麼?通過美國股市,這高效的市場化孵化器,推動美國科技創新。

現在,大家質疑美國的股市泡沫太大了,美股結構性的泡沫是有的,但這個泡沫主要體現在垃圾股上,反而不是在優質股票上面。

因為低利率的情況下,美股總體的估值偏高也是合理的。比如標普500的總體PE估值,現在處於過去這幾十年75%的分位,是在高位,但如果低利率是常態,美股就不是熊市。美股的主心骨FAAMNG無論是微軟、谷歌、Facebook都不貴,估值也就20來倍。

美國的指數權重更多的是被FAAMNG這六大成長龍頭來左右的,坦率地説,比我們的一些核心資產還有競爭優勢,性價比更好。這六大成長龍頭不垮,你指望美股出現系統性的熊市,或者説指數性的熊市也不現實。

當然了,像那些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週期股、價值股,特別是散戶加槓桿買的,跟它們自己相比,估值是歷史極高的位置,這一塊要小心大跌風險。

我們要透過相對高估值的表象,來看美股它去推動創新的動能,現在發揮得很好。比如,美國現在用SPAC的方式快速把創新型資產IPO上市,比以往到納斯達克上市更容易。美國現在是在用它的規則優勢去驅動創新,資本市場對於美國的重要性非常之強大

對美國而言,也不需要是瘋牛,後面美股只要是高位震盪就行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比如,有些週期的股票,可能哪來哪去,那些價值股、垃圾股可能有大的波動,但是,從5月底以來,美股風格已經開始轉向了高品質、高質量的優質成長,這才是長邏輯。

美股優質成長有兩塊:一塊是FAANG這類東西,真的不貴;還有像生物科技、SAAS這些東西,最近表現也都非常好,包括人工智能這些東西也都會很好。

科技、先進製造和內需是未來中美進行經濟競爭的三大高地;具有科技含量的先進製造,是未來幾年中國科創牛市的主心骨


低利率環境,幫助美國試圖達到的第二個目的:用錢買時間,利用規則來實現競爭優勢。

所謂利用規則來實現競爭優勢。比如,財政赤字貨幣化,如果是亞非拉的國家甚至80年代的中國,這種高債務擴張就會導致本幣出現暴跌、通脹惡化。

但美國利用它的規則主導者的優勢——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過去一年美國每次財政刺激時短期美元都反彈,現在美元指數在90左右徘徊,通脹也沒失控,MMT效果不錯。

中長期,美國試圖在哪裏贏得經濟競爭的優勢?聚焦未來中美進行經濟競爭的三大高地:

第一個領域,毫無疑問是科技,美國非常有優勢。

但是,中國面對美國壓力,憑藉巨大的內需市場優勢,積極推動自主創新,你不跟我玩,我自己來玩。一種是,像半導體產業鏈最明顯,我們的確比美國落後,但是我們市場空間廣闊,我們技術替代市場很大。另外一種,像5G、數字經濟等領域,我們是有優勢的。

總體來説,科技這一塊中、美各有千秋,美國可能體現在一些高科技、更前瞻的領域,而中國體現在科技「補短板」以及數字科技、算力為先進製造賦能那一部分。

第二個領域就是先進製造,中國有優勢。

中國的先進製造領域,相對美國的優勢明顯,最典型的是新能源車、清潔能源這一塊,還有智能製造裏邊的細分領域,也包括一些新材料。中國先進製造的能力越來越強大,經過這次疫情,更有自信了,全球對中國的製造業也都更加信任。

未來中國的新增長機會,恰恰是科技跟製造的結合。具有科技含量的先進製造,是未來幾年科創牛市的一個主心骨。

這一次科創牛市,和2012年到15年那一次的所謂創業板主導的所謂創新牛市,不一樣。那時候偏移動互聯網,是一種模式創新,是一種互聯網應用方面的創新;而這一次更多是立足於科創硬實力,包括製造產業鏈的升級、科技補短板、發展效率的提升等。

第三個領域,就是充分發揮內需市場的優勢。

像歐洲、韓國等,雖然是西方陣營,但中國是他們最重要的出口市場,所以,在經濟領域裏面,大家該做生意還是做生意。甚至和美國,在經貿往來上還是可以合作。

原因是什麼?因為,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內需市場,中國的內需足夠大。

中國內需消費,未來的亮點恰恰還是在新消費,圍繞著人口結構的新消費,主要是生物醫藥、醫療服務(包括醫美)、國潮品牌消費等等。

圍繞著新的消費,又對於先進製造業有了新的賦能或新的供給要求。比如説,像戶外運動馬拉鬆、登山,戶外運動對於的品牌服飾、對透氣性等新材料的要求都有明顯提升。

以上這三個領域,是未來中長期大國博弈的聚焦點,美國要利用規則來提升競爭力,中國也一樣。

想清楚美國的底牌,美股有驚無險,發展科技硬實力,是中美行情共振的方向


想清楚美國的「底牌」,知道美國是用錢買時間,通過中長期低利率環境來提升經濟競爭力,那麼,大家就不要總覺得美股要崩盤。A股投資者對美股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擔心美股會有系統性風險進而拖累中國A股、港股。這個擔憂有點相對過度了。

美股會有波動,但是有驚無險,低利率環境下刺激經濟競爭力,不會輕易出現大熊市。

從第一個方面,大國博弈之下美國應對的角度,來理解這一次中國的科創行情,未來存在共振,或者説美股的映射,美國經濟未來是依靠科技創新,同樣,中國這次也是以科技硬實力為核心的長牛行情,不是類似2012到2015年那樣的水牛、槓桿牛、人造牛市。

以先進製造為核心的結構性朱格拉週期已經開始了,體現在新能源車、智能製造、智能駕駛、算力產業鏈等代表的先進製造崛起


第二個方面,我們從國內基本面的角度來分析。

未來數年,伴隨「十四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2035遠景目標等等落地,中國科技、先進製造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凸顯。

我在2019年底就曾提出,以先進製造為核心的結構性朱格拉週期(設備更新的投資週期)已經開始了。這個朱格拉週期不是中國2001年到2010年那種城鎮化工業化驅動的總量型朱格拉週期,而是類似於2009年到2019年美國移動互聯網的朱格拉週期。

那個時候美國把中國的整個蘋果產業鏈都帶動起來,但是這一結構性的朱格拉週期並沒有帶動美國的像底特律這樣的鐵鏽地帶,它們照樣沉淪。

這一次中國的朱格拉週期更多地體現在新能源車產業鏈、智能製造、智能駕駛、算力產業鏈、數字經濟對製造業的賦能等等,體現在先進製造業的設備更新投資趨勢性增長。

我們現在在與時間賽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科創的大發展


第三個層面,百年大慶後,下一步要考慮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事件。

在大國博弈背景下,一旦那件事情發生,要防止被卡脖子,我們在考慮投資的時候,要考慮把遠期因素折現過來,要未雨綢繆。

我們現在在與時間賽跑,科技強、至少沒有明顯短板,那麼,就不用擔心以前蘇聯撤專家導致困難一類的風險重演。

科技強,為製造業賦能,製造業強,軍工就不會弱,國防力量就會越來越強。

中華民族偉大崛起的目標,未來5到10年我們一步步走,對應的就是中國科創的大發展,這是從政治經濟學的維度來説的。

就算我們不考慮地緣政治、中國台灣地區問題,在後疫情時代,隨著全球疫苗的普及,美日澳等國對中國不友好的勢力,還是會千方百計地把產業鏈、供應鏈從中國轉出去,哪怕不能夠回到美國,還會挖我們的牆角,給到其他國家。

怎樣來避免挖牆腳?

中國的人力成本、人口紅利這方面並沒有優勢,我們必須要大力升級數字化、智能化,充分利用數據經濟、算力優勢讓製造業更有效率,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説,這也是大勢所趨。

所以這是今天彙報的第二部分,我總結三點:

第一點,從美國經濟政策的「底牌」和經濟發展邏輯的角度看,美國低利率環境是中長期常態,通過債務擴張、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向科創、科技硬實力的方向加大投入;

第二點,從中國基本面角度看變化,從2019年開始、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驅動主導因素的朱格拉週期已經啟動,新能源車、智能製造、算力產業鏈等為代表的先進製造崛起。

第三點,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科技創新大發展。

核心資產長牛進入新階段,從大盤龍頭型轉向科創「小巨人」;宏觀背景從供給側改革做減法、「剩者為王」轉向反壟斷、反「躺贏」


所以,科創硬實力驅動的這一輪長牛行情才剛剛開始。

這跟過過去幾年不同,我在2016年提出來核心資產理念,當時的宏觀背景是供給側改革做減法,強者恆強,「剩者」為王,贏家通吃。從2016年到如今,受益於行業競爭格局不斷優化的龍頭公司,走出5年結構性長牛,大家習慣了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產「躺贏」。

傳統核心資產的長牛已經告一段落,或者説,進入新階段,從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產,轉向科創小巨人為代表的「未來的核心資產」。現在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產,無論是****還是**,已經頹勢盡現了。

在一個低利率的時代,疫情之後,國與國間經貿關係很難回覆到全球化這樣的蜜月期,還是逆全球化的思潮,這種時候傳統行業躺贏的公司,本身它就不具備前些年的優勢。

從最新的宏觀背景來看,社會現在越來越討厭躺贏了,監管政策開始加大力度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大力反壟斷,反「躺贏」,可以看到,對於互聯網巨頭如此,對銀行、地產的政策導向也是要向實體經濟讓利,凡是躺贏型的商業模式都會面對這種問題。

未來的投資機會,更要關注科創小巨人,市值下限從30億到100億,上限500億到800億,魚龍混雜需要精選;更要關注遠期現金流貼現和未來增長的動能,更要圍繞科技創新的進展和市場空間、行業併購重組的機會以及各種政策紅利。

擁抱未來的核心資產,深度研究戰略投資,或者,按照組合投資的方式精選一籃子股票


現在國家政策導向是反壟斷,防止社會上的「躺平」的消極氛圍和焦慮,鼓勵年輕人要盡力去奔跑,鼓勵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為了美好的明天去擁抱新機會,迎接新挑戰。

與時俱進,在時代大背景變化之下,我們要擁抱未來的核心資產,但是,未來的核心資產股票的市值都偏小,怎麼來投資呢?有幾種方式:

一種方式:以PE的思維進行深度研究、戰略投資。不是頻繁做交易,不需要擔心買的進、出不來,或者擔心難買;而是按照巴菲特的模式,去做它的二股東、三股東,買成戰略投資,把它從30億幹到300億甚至是1000億市值。

另一種是,相當於撒胡椒麪,按照組合投資的方式精選一籃子股票,不追求暴利,在100億到500億之間找細分行業龍頭配置,成功的概率大大提升,基本上已經是行業具有壁壘、具有領先優勢的公司。

對應普通投資者,可以立足長期定投式配置科創板創業板等相關的ETF,這是我的第二個建議。

近期海外投資者對於中國最關心什麼?三個方面,都不是系統性風險,但是引發行情先抑後揚


最後,近期投資中國股市的海外投資者關心哪些風險?

第一,比較關心房地產。倒不是説他們想買房地產股票,而是擔心房地產風險的暴露進而引爆地方債務,進而引發金融風險。

我在給他們吃定心丸,大可不必擔心,現在相當於定向爆破、定向拆雷,而且爆破也不會引發系統性的風險。

我把**的例子舉給他們看,還是可以維持局面的,最多公司原有的大股東淨身出戶,資產和負債由其他人接盤,最多是這種狀態。而且這種狀態也是局部風險,更多是個股、個券的風險,是茶杯裏的風暴。

我認為,三季度末,房地產股可能迎來機會。三季度可能是道坎,行業風險釋放,如果8月份都死不的,那可能就死不了。四季度海外和國內的經濟都會相對趨弱,到時候貨幣環境讓大家更加淡定。

活下來的房地產公司會有兩個機會。

第一,反彈的機會。有些死不了的公司也是按照有可能死掉、有可能破產給的估值,之後反而四季度會有反彈,反彈之後也還是會分化,那些還是按照以前的靠開發、靠傳統的高增長高中轉的模式的公司,就廢掉了。

反而,有一些公司未來會更加像美國、歐洲或者中國香港的地產公司,它的現金流非常好,它變成價值股了,三張表都非常健康,分紅也非常慷慨,這樣這些公司就適合保險公司當做類債券的標的。但是這種對於公募基金也是意義不大。

第二個機會,對公募基金經歷有投資興趣,是什麼?就是地產+X。

就是地產裏面,有些做醫療服務或是物管,與地產相關上下遊的新業務越來越好,那麼它整個的估值可能就不一樣了。相比而言,我們更看好物業一些。

互聯網公司的監管風險最早也要到年底才明朗,未來互聯網會分化,有些淪為價值股,有些繼續創新將恢復成長估值


第二個風險,行業政策風險。

像互聯網、教育,靠著躺贏、靠著傳統業務模式經營的這些領域都開始被加強監管了。港股的互聯網已經跌了很多了,不貴了,但是,外資還沒有興趣去買,因為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互聯網的監管能夠最終能畫上一個句號,至少是一個大大的逗號,現在還不知道。

特別是涉及到幾個巨頭,他們後期會不會在業務方面有約束,這是要打問號的。資本的無序擴張,哪些算是無序擴張,哪些算是有序擴張?

去年11月,高層經濟工作會議對於互聯網就提及要防範資本無序擴張。每年都有工作總結,所以,從時間節點角度來説,最早今年11月,對互聯網的政策才會相對明朗一些。

所以未來,互聯網公司將會有所分化。有些互聯網巨頭可能就像當年的三大運營商一樣淪落為價值股了,三大運營商在00年代也曾是科技股,後來它就變成價值股,估值很低。

相反,有些擁抱創新,能夠投入新的科技創新領域、新的應用領域的,應該會恢復成長股的估值,就是盈利和估值的雙抬升。

第三個海外比較關心的是,下半年經濟增長、政府債務、反腐等宏觀層面的問題,特別是,下半年化解存量風險、中國宏觀經濟走弱的時候,會不會有政策對衝?如何對衝?

以上,這是三個最近問的比較多的東西。

總結:下半年,沒有系統性風險,行情節奏是先抑後揚,風格偏向成長


第一,短期成長行情還沒完,百年大慶之後,科創行情沒完。

就算是指數反彈告一段落,後面依然會維持結構性行情,依然不改變科創長牛的大趨勢;如果大盤有震盪,對於優質的這種科創細分領域的小巨人,恰恰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這是從短期的維度。

第二,從中期的維度,中國的科創行情才剛剛開始。

三個維度:從美國的底牌看,全球共振的科創大機會;中國先進製造業驅動的朱格拉週期已經啟動;從政治經濟學維度看,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科技創新大發展。

第三,也是最後,我傾向於説,下半年總體行情就是在平淡中尋找新奇,市場不具備大牛大熊,但是,重點在科創行情。從節奏的角度來説,下半年相對是先抑後揚,三季度風險會略略有些擾動,但是,有驚無險,而震盪是吹響了風格切換到優質成長的號角。

編輯/lydia

免責聲明:本頁的繁體中文版由軟件翻譯,財經對翻譯信息的準確性或可靠性所造成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

標題:張憶東:大國博弈視角看中國這輪科創長牛才剛開始,短期有驚無險

返回: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財經新聞常見問題 FAQ

甚麼因素會影響錢財的價值?

由於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上升,故幣值會隨時間而降低,這便是通貨膨脹。幣值會受以下因素侵蝕通脹:簡單來說,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通脹。當物價上升,受薪人士便會要求加薪,隨著通脹加劇,貨幣的購買力便不斷減弱。 利率波動:當利率下降,存款的利息回報便會減少。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脹,儲蓄便會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某類投資如股票和債券等卻可能因息口下降而升值。

為何銀色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

根據銀色債券發行通函,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劵,所分配的銀色債券會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

甚麼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借貸票據。當您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在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債券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發行者以不同的條款發行債券。例如:定息債券、浮息債券、零息債券及存款證等。一般來說,債券及存款證的回報比較穩定。目前,銀行可代客買賣多種債券和存款證,除備有多種主要貨幣選擇外,客戶亦可選擇不同債券發行機構,包括政府,如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等,或本地著名的半官方機構,超國機構及世界知名的公司。此外,債券年期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而票面收益亦各異,選擇眾多,能符合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投資金額低至港幣1萬元。

甚麼是證券?

證券是一般可在股票市場交易之投資工具的統稱。任何人士均可透過經紀或銀行從事證券投資,並可從每日的報章或互聯網觀察投資行情。 證券投資的回報潛力一般高於儲蓄戶口。在經濟蓬勃的地區,只要假以時日,股市一般都會出現增長,有時更會在短時間內急升。但是,股市波動在所難免,所以購買證券不應視為一種短線的謀利方法。購買證券需要支付有關的交易費用,例如經紀佣金。如果要享有交收的便利,您可考慮採用銀行證券買賣服務。除了自行投資證券外,您亦可委託專業投資管理人員或公司代勞。

何謂「首次公開招股」(IPO)?

「首次公開招股」(IPO)是指一間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新股,債券或銀行發行的存款證。此類股票,債券或存款證有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為何我經銀行IPO申請獲分配的通脹掛鈎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根據通脹掛鈎債券發行通函, 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該債劵, 所分配的債券會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及在銀行的債券買賣服務透過場外交易買賣。

如何啓動我的中國A股交易服務?

如您已持有銀行綜合投資戶口及人民幣儲蓄戶口,即可買賣合資格的中國A股, 毋須登記。如您未持有任何銀行綜合投資戶口,亦可透過銀行銀行網上理財(只適用於現有銀行銀行客戶)或親臨任何一間銀行分行開立綜合投資戶口,過程方便快捷。此服務只適用於非美國個人客戶並持有符合美國稅務局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例如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或護照。

參加銀行的「股票月供投資計劃」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以符合預算的金額購入股票透過「成本平均法」減低投資風險享受中長線投資所帶來的較高回報潛力迎合個人的儲蓄投資需要

甚麼是單位信託基金?我怎受惠於基金投資?

單位信託基金亦稱互惠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方法是由基金經理把眾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一筆龐大基金,用以在廣泛地區及市場作不同的投資。所以,即使個人的投資額不大,投資者亦可參予全球各地市場的證券、債券、貨幣及商品投資。這種多元化投資稱為投資組合。單位信託基金提供多項有利因素:分散風險:由於分散投資,故基金的風險通常低於投資單一股票。但不同的基金,其風險和回報的水平,當然亦會有差異。專業管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和管理投資。個人投資者一般很難像基金經理對全球市場有透徹的認識,但如果購買單位信託基金,便可享有基金經理提供的專業知識。投資全球市場:透過單位信託基金,您的資金可運用於個人投資者未必能夠涉足的海外市場,從而擴闊投資範疇。經濟效益:由於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以單一基金處理,故能平均攤銷經營成本和佣金,減低個人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流動性:您可在任何交易日(但基金所掛屬國家的公眾假期除外)買賣單位信託基金,增加資金流動性。有些單位信託基金產品與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指數期權掛屬,亦有時與貨幣期權掛屬。這種基金的風險略高於多元化的基金組合。

什麼是結構投資產品?它是如何運作的?

結構投資產品是涉及衍生工具的投資產品,其回報﹑到期金額及/或其結算方法是參照1) 任何一項或多於一項的參考資產的價格、價值或水平的變動; 及/或 2) 任何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而釐定。

有哪些資產屬於要約範圍內?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當「高息投資存款」的存款日為提交指示之後第2個營業日,如何計算綜合理財戶口有抵押信貸的信貸比例?

若已於交易日(Trade Date) 開立「高息投資存款」並處於存款日(Deposit Date)之前的時間: 如以外幣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將會下降,基於外幣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被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 如以港元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亦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但基於港元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已不納入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不會受影響。 在「高息投資存款」存款日(Deposit Date)當日(即交易日之後第2個營業日),以任何貨幣作為存款貨幣的交易金額將會納入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直至到期日為止。

如何經銀行投資外匯?

您可以經銀行透過多種方法投資外匯。您可使用24小時外幣兌換服務讓您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設立兌換指示。若您對個別外幣有特定的目標兌換價,您可透過外匯限價買賣服務預設指示。若您想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累積外幣或人民幣,您可透過外幣/人民幣轉存服務預設兌換指示,我們會根據您的預設指令自動替您執行指示。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您首先需要了解個人的理財需要或投資目標、財政狀況及風險取向。您的目標可包括應付以下各項需要:保障家人子女教育退休策劃管理及累積財富遺產規劃您亦須考慮您的目標,投資年期,可承擔的投資金額及個人的投資偏好。

你們會於何時強制出售我的股票(斬倉?

如(i) 您的股票孖展比率連續3個月維持於105%至少於120%;或(ii) 股票孖展比率一旦觸及120%或以上;或(iii)我們不時訂定之時間,我們將強制出售您的股票(斬倉),不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