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德意誌銀行:中國股票值得逢低布局

最後更新:

來源:巴倫週刊 作者:林一丹

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市場也能爲股票投資者帶來收益。

德意誌銀行研究近期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投資者無需對中國股票市場的情況過度擔憂。該機構認爲當前中國股票的投資策略應爲“逢低佈局”。

截至11月30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年初迄今的漲幅分別爲-1.87%、-11.76%和-16.29%。港股方面,今年恒生指數下跌了14.92%,恒生科技指數下跌了7.21%。

德意誌銀行亞太公司研究主管力勤(Peter Milliken)在報告中指出,市場上關於中國是否正經歷“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討論衆多,“資產負債表衰退”意味著經濟體中存在過多信貸需要長期去槓桿化,同時經濟增長將陷入停滯。

但德意誌銀行研究認爲,中國已建立全球領先的資本市場投資體系,同時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仍遠高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且未來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即使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也能爲股票投資者帶來收益,因此在當前估值低點佈局中國股票不失爲投資良機。

馬力勤及其團隊認爲,投資者無需過度擔憂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主要有以下五大支撐因素:

1、中國尚不存在通貨緊縮


“資產負債表衰退”是基於歐文·費雪早先提出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所延伸的一個新名詞。費雪將其定義爲因債務高企疊加通貨緊縮,導致實際債務增加,從而對貸方和經濟構成壓力。因此,通貨緊縮是引發問題的一部分根源,但中國目前並非處於通貨緊縮階段,而更接近零通脹時期。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1%,農村下降0.5%;食品價格下降4.0%,非食品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下降1.1%,服務價格上漲1.2%。1-10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4%。

2、增長依舊強勁


中國GDP增速保持在5%左右,經濟增速有望達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三倍,因此並不存在衰退。

前三季度,中國GDP爲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德意誌銀行研究指出,雖然中國GDP佔全球經濟的比重或已接近高點,但該機構認爲還有進一步增長空間。

3、高市值上市公司情況良好


滬深300指數中近半數公司擁有的現金超過了其負債。雖然部分上市公司債務較高,這多半集中在基建行業或市值較低企業。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境內股票市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53.60萬億元、淨利潤4.76萬億元。其中,2991家公司營收正增長,佔比56.5%,703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30%以上;4238家公司實現盈利,佔比80.07%,2372家公司淨利潤正增長,佔比44.8%,1338家公司淨利同比增長30%以上。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的公司數量和佔比均較上半年有所提高。

馬力勤表示,債務水平是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也給企業利潤帶來風險,但對大多數行業和整體指數而言,股市投資熱度趨低和GDP的不斷增長才是更爲重要的考量因素。

此外,中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的比率相對較小,滬深300指數與恒生指數合計總市值僅佔GDP總量的60%,均低於美國與日本。

4、投資者有望因承擔宏觀風險而獲得豐厚回報


馬力勤建議投資者在定價時更多以現有數據爲考量,因爲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宏觀環境更爲穩健。

他還預測,房地產投資釋放的閒置資金會逐漸從儲蓄移出,部分轉向股票市場,進而推升中國股市。

5、僅關注“資產負債表”,卻忽略了其他生產要素


德意誌銀行研究表示,僅關注資產負債表衰退顯然有些短視,還可能陷入數據挖掘的陷阱。更優途徑是擴大視野,考慮所有生產要素的走勢,而不僅僅是資本結構。

該機構還指出,從中期來看,資金或將從美國流向中國股市。

編輯/lambor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