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昨日晚間,港交所文件,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有機構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菜鳥之前在國內市場,資產較輕,更多是科技整合者的角色。目前菜鳥也正在嘗試探索一些重資產方向,未來發展仍要看其能否將其經營模式做到輕重整合。
實際上,今年以來選擇港股IPO的物流企業並不只有菜鳥一家。財聯社記者了解到,極兔速遞、$順豐控股(002352.SZ)$也相繼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對於物流企業紮堆在港股上市的原因,前述機構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物流行業需要輕重結合,輕資產以信息技術爲主,重資產投入主要爲自動化分揀設備等,因此物流企業勢必需要融資。“一級市場的融資肯定是‘滾雪球’,是有一定對價的,二級市場融資的方式,包括融資的金額,要靈活很多。”
對於港股上市的優劣,該機構人士進一步解釋,港股的上市門檻比A股相對低,更加靈活,也爲公司提供了一個上市通道,儘管規模體量比較小,但後續或能夠穩定增長。不過也存在弊端,因爲港股更多是國際投資者,這類投資者對於美元匯率比較敏感,造成了若一家公司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投資者可能會考慮給予H股的估值打折扣,或者發生上市後該公司在H股的交易量可能不如A股的情況。
細看各家物流企業情況,一同紮堆港股的原因不盡相同。
順豐控股稱,本次上市募資用途將用於加強及提升我們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物流服務及網絡覆蓋。具體措施包括繼續投資海外資源和能力、擴大在東南亞的人才庫、加強清關能力確保更復雜跨境貿易場景的地方合規、與當地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以加強順豐爲客戶提供的端到端國際物流服務。
而極兔速遞本身就發家於印尼,其獨特的跨境模式等因素,及其在東南亞的“玩法”,與中國市場並不完全一致。前述機構人士表示,其依託於一些特殊背景,當時有$拼多多(PDD.US)$的流量,其次當時全球流動性不論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比較寬鬆,所以能夠通過快速“燒錢”去“搶量”的形式,快速把估值做好。“但此類互聯網的‘打法’在快遞市場能否順利,我認爲在當下的階段仍要打下‘問號’。”
菜鳥方面,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爲,與$京東物流(02618.HK)$更爲相似。前述機構人士分析稱,菜鳥國內以輕資產爲主,真正做重資產的仍是$中通快遞(ZTO.US)$、$申通快遞(002468.SZ)$、$圓通速遞(600233.SH)$、$韻達股份(002120.SZ)$等快遞公司。
不過,菜鳥也有些重資產運作,如倉配、自建物流等模式。
“戰略變革後,菜鳥目前是輕資產和重資產並重的運行模式。菜鳥正向重資產加速轉移,並往上下遊加速拓展。”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說。
據前述機構人士介紹,京東物流也正在做一些嘗試,把倉配逐漸向第三方商家開放,以及在部分城市有個人攬派服務,但這類嘗試都需要很多資本開支,就考驗公司的貨流能否支撐並形成比較穩定的正向循環。對於菜鳥而言,國內市場能否把自建模式跑通,最具考驗。總體而言,菜鳥在國內市場更多爲輕資產,因此仍待觀察,海外路徑則更爲清晰。
對於其他物流公司來說,跨境因鏈路比國內快遞更長,成本主要集中在幹線空運、末端圍城派送等方面,因此,該機構人士建議,物流公司還應該更多考慮如何在一些關鍵節點卡位,如港口碼頭,或關鍵節點的轉移中心卡位;其次,應考慮末端方面所採取的方式,如是否考慮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保證成本可控性。“很多物流公司的海外市場人才並不一定都是中國人,這種情況下可能撬動當地物流資源,這也會成爲物流公司在海外發展的重點之一。”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