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
作者:梅雙
“認房不認貸”等新政後,多地房地產市場被激活,作爲全國樓市風向標之一的上海自然也不例外。
各項利好政策出臺後,“掛牌量激增”“火爆搶購”等描述也在網絡上屢見不鮮,撩動著購房者的心絃。真實的市場情況究竟如何?記者走訪上海地區中介了解到,過去一週上海樓市活躍度提升明顯,二手房成交量大增,成交週期也大幅縮短。不過,總體而言,成交價格比較平穩,買賣雙方博弈仍在,有的客戶在“興奮勁”過了之後,選擇繼續持幣觀望。

成交週期大幅縮短
“最忙的時候,我三天帶看了三十多組客戶。”上海聯洋地區的置業顧問趙旭對記者表示,“認房不認貸”新政後,店裏所有中介都忙起來了,帶看的任務量比平常翻倍。工作日店裏也只留一位員工值班,其餘的都在帶看,或者與客戶打電話、發微信溝通。
除了激增的掛牌量和帶看量,趙旭還能明顯感受到成交的變化。“據我們內部不完全統計,近一週這個片區大約成交了三十套房子。”這個數據是往常一個月的量。“好幾套積壓了幾個月的房源都是最近成交的。”按照過去幾個月的統計,平均成交週期大概在200天左右,如今成交週期大幅縮短。

趙旭發給記者的成交數據統計顯示,9月1日-11日,該門店共成交25套房子,其中不乏成交週期在一週內的房子,還有兩套房子掛牌僅1天就售出。“這套掛牌價3380萬元的房子就掛了一天,看房的人還不少,最後成交價格是3300萬元。”據他介紹。
“近期整個聯洋地區的成交都非常活躍,基本每天都有幾套房子成交。”有中介對記者表示,“認房不認貸”政策對改善型置換客戶的影響比較大,近期交易中, “賣一套,買一套”的客戶佔比較高。
買賣雙方博弈持續
至於這波行情能持續多久,買賣雙方的博弈也一直存在。“在政策剛出時,有的賣家就立馬上調了售價,不過也有想趁著現在趕緊出手的。”華東地區大型房企人士表示,目前一些業主賣房都是有必賣的理由,比如置換或變現,這些有必賣理由的賣家基本很少看到漲價,更多的是想趁著行情還在趕緊賣掉,因此只要價格符合心理預期就會直接簽約。
另外,記者也注意到,一些買家也在持幣觀望。在成交價格方面,有置業顧問發給記者的統計數據顯示,近一週上海浦東某小區平均議價率保持在5%左右,成交價格總體平穩。
實際上,在新政爲市場注入確定性之前,上海二手房已經出現了築底企穩現象。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今年 8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3471套,環比上升10.17%;同比下降29.16%,同比降幅較上月收窄約9個百分點。從累計成交來看,2023年前8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20780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7.66%。
業內人士認爲,市場已經走過底部,疊加“認房不認貸”政策影響,將出現回暖跡象。“政策利好疊加回暖趨勢,今年金九銀十應該會是一個好的成交季。”有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近期市場情緒明顯提升,改善需求加速釋放,預計下月上海二手房成交大概率將延續上升態勢。
新盤看房人數大增
日前,上海今年第八批次新房供應入市。樓市新政對新房市場的影響如何?據央視財經報道,9月9日,位於上海鬆江區的一處新樓盤,開放首日就迎來了不少客流。看房者們表示,新政的出臺提升了他們“打新”的積極性,也擴大了選擇面。
另外,上海外環內外,以及內環附近多個樓盤的開發商們也紛紛表示,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購房者來訪人數和購房意願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購房首付門檻的下調以及房貸利率的降低是最主要的刺激因素。
“我們認爲,政策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且後續市場良好發展態勢會延續。認房不認貸政策直接降低了購房首付成本,極大地降低了入市的門檻、提高了購房的能力。所以看房的意願提高了、交易的頻率也加快了。售樓處等直觀感受上,確實感受到市場的回暖。” $易居企業控股(02048.HK)$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認房不認貸”外,9月7日,上海還出臺了兩項樓市政策調整。
一是對納入上海市城市更新範圍內的舊住房更新改造項目實施住房公積金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支持購買更新改造後房屋公積金提取;二是支持項目建設期內租房公積金提取;三是擴大提取申請人範圍。
二是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將調整重點支持單位的人才工作年限要求。在重點支持單位工作的人才,工作年限要求從6個月以上縮短爲3個月以上。
嚴躍進認爲,“量升價穩、預期向好”是金九銀十的重要特徵,同時這波行情會持續,充分體現了各類購房政策積極到位、效果顯現的導向,市場情緒也總體上處於積極樂觀的一面。
編輯/t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