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杜玉

摩根士丹利發現,趁著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月內升升18%,對衝基金正趁機獲利了結,同期累漲超28%的拼多多和漲超9%的唯品會首當其衝,但蔚來和小鵬等新能源車股持續遭遇空頭回補。本周,高盛和貝萊德都呼籲“做多中國的機會窗口已經開啟”,政策前景支持戰術性反彈。

以Gilbert Wong為首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在周四發布研報稱,趁著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月內兩位數百分比升升,美國對衝基金正趁機獲利了結,7月共拋售了7億美元在美上市中概股。

其中,拼多多、百盛中國和唯品會是被僅做多基金(long-only)拋售量最高的個股。攜程則被僅做多策略的基金經理們買入量最大至5.48億美元。

同時,中資電動汽車製造商為本月中概股最具有韌性的公司,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到月底都持續出現有意義的美國對衝基金空頭回補現象。

從數據上來看,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截至周五午盤在月內累漲超18%,至2月9日以來的近六個月最高,周五激增6%,打破了周一漲4.3%所創的今年2月份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認為,本周中概股強勢走高主要由於空頭回補的激增,交易員也在周二和周三兩天內迅速增加新的頭寸,主要由於看好政治局會議釋放下半年信號後的政策支撐前景。

拼多多在7月累漲超28%,百盛中國累漲超5%,唯品會累漲超9%,都為上述拋售的美國對衝基金製造了獲利良機。蔚來累漲49%,小鵬汽車累漲近69%,兩只個股在本周後期漲幅尤為顯著。

無獨有偶,高盛的最新研報也稱,“做多中國的機會窗口已經開啟”。其對衝基金客戶周二大舉淨買入中資股份,並創九個月來最快增速,焦點主要是內地掛牌的A股和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

在高盛追蹤的中國股票11個行業中,其對衝基金客戶淨買入了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之外的9個行業,淨買入以非必需消費品、必需品、金融、材料和工業類股為主。

高盛大宗經紀團隊稱,對中概股(美國存托憑證ADR)的買盤暫時較少,全球主動管理型基金和對衝基金等海外投資者在中國資產配置上的倉位較輕,這代表未來仍有更多上漲空間:

隨著本周政治局會議確定下半年經濟政策基調,中國市場的“政策底”已經形成,中國股市的短期反彈窗口現已打開。從經驗證據來看,中國股票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有望表現更好。

具體來說,高盛選出了一組精選的“買入評級中國上市公司”,認為它們能在受政策正向刺激的領域處於有利地位,特別是在平台經濟、消費者服務、電動汽車供應鏈、可再生能源、高科技製造、新基礎設施,以及周期後期房地產市場中的優質個股。

與此同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在研報中強調,盡管本周中國企業的股價走勢令人鼓舞,但需要相關的政策快速跟進和落地實施,才能維持交易的“戰術性反彈”。

周五時,恒生科技指數收漲2.9%,較5月下旬上漲23%,正式進入技術性牛市,恒指本周累漲4.4%,並創6月16日以來的六周新高。

滬港通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本周購買了345億元人民幣(48億美元)的境內股票,創1月份以來最大的五天資金流入。內地基金同期淨買入了83億港元(11億美元)的香港上市公司持股。

本周,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管集團之一貝萊德發表年中投資展望,也持續看好中國,呼應兩周前其認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有過於低配的風險”等言論。

據中國基金報梳理,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傑本周表示,其對全球股市的配置觀點可以概括為“東升西降”。特別是在風電、光伏、儲能等產業鏈中,中國公司有成本優勢、技術優勢,該機構認為這些行業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

貝萊德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也稱,綜合金融、經濟基本面及政策的影響,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貶值大概率已經結束,下一步可能會看到波動,但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貶值預期。

貝萊德的全球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Lucy Liu兩周前表示,中國股市仍有“很多自下而上的機會”。科技行業,尤其是一些人工智能相關公司應會繼續跑贏大盤。與消費復蘇、工業自動化相關的領域也有機會。

還有分析稱,除了中國自身政策的“東風”,中概股可能還會受益於市場對歐美央行將在9月暫停緊縮政策的預期,目前看漲的交易者已紛紛重返市場,推動風險資產普遍大漲。

編輯/lambor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