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一季度,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公司每股收益將較上年同期下降7%,創下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並將令美股處於利潤周期的低點,該行預計只有三個行業——能源、工業和非必需消費品——的利潤率將有所提高,大多數其他行業的利潤率萎縮幅度將超過2個百分點。

美股一季度業績即將出爐,高盛認為,美國上市公司的利潤將出現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大幅度下降,可能僅有三個行業的利潤率上升。

高盛Lily Calcagnini和David Kostin等策略師預期,一季度,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公司每股收益將較上年同期下降7%,創下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並將令美股處於利潤周期的低點:

如果我們的預測成為現實,本季度將代表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盈利增長的低谷。

高盛認為,利潤率的大幅收縮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第一季度銷售額溫和增長帶來的積極影響。該行預計只有三個行業——能源、工業和非必需消費品——的利潤率將有所提高。他們認為,大多數其他行業的利潤率萎縮幅度將超過2個百分點。

今年2月,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Kostin表示,由於預計2023年企業利潤將下降,今年歐洲和亞洲股票比美國股票更適合投資。到目前為止,歐洲的表現略好於美國,但亞洲股市略落後於美股。

在很多投資者眼中,一季度美國企業的業績尤其重要,因為這將成為他們判斷美國經濟是否放緩的重要依據,以及企業在利率上升、銀行系統遭遇壓力和需求放緩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如何積極應對。

高盛提醒投資者,在財報季,投資者應當牢記四個關鍵主題:利潤率前景、對人工智能的提及、現金使用放緩的證據以及中國經濟提振的信號。

此外,高盛認為,與大公司相比,小公司的盈利更有可能受到金融部門動蕩的影響,因為它們對宏觀經濟更加敏感,並且對區域性銀行的敞口更大。盡管高盛預測美國銀行業收入將同比增長11%,但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未來動向。

華爾街著名空頭、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上周表示,銀行業的動蕩導致上市公司的盈利指引看起來過高,這可能會讓美股面臨大幅下跌的風險。

Wilso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鑒於過去幾周發生的事件,我們認為盈利指引看起來越來越不現實。在經濟數據趨勢發生變化之前,市場對美股的預期可能會下調。

Wilson認為,今年迄今為止,企業盈利下滑的速度將和上兩個季度持平,表明利潤周期尚未探底。他還補充道,現在市場預計今年下半年企業利潤將大幅回升,可見通脹上升對利潤率的威脅“仍未得到充分認識”。

對美股持悲觀態度的還有摩根大通策略師Mislav Matejka。Matejka團隊認為,第一季度可能是今年美股的“高點”。該團隊預計在美聯儲發出降息信號之前,“股市的風險回報不會出現根本性改善”。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