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Timiraos直言,對美聯儲來說, “那是一個艱難的周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其他官員在研判了矽谷銀行和瑞信的危機後,直到會議召開前兩天才做出加息25個基點的決定。

4月6日周四,被視為“美聯儲喉舌”、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回顧了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情形。

Timiraos直言,對美聯儲來說, “那是一個艱難的周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其他官員在研判了矽谷銀行和瑞信的危機後,最終決定認定美國的金融體系足夠穩定,可以加息25個基點。Timiraos說,直到3月議息會議前兩天,美聯儲高官們才做出繼續加息25個基點的決定——這和平常的議息會議進程截然不同。

通常來說,調整利率的會議都是精心設計的,在內部沒有懸念。是否調整利率的重大決定在議息會議召開前一周就會通常決定下來,而不是在詳細討論各項議程的兩天會議時間內。這也和美聯儲的行事風格相關,通常美聯儲的高官希望盡量避免意外,這樣他們就會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公開信息。

但是在3月21日至22日的會議之前,美聯儲官員們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確保其利率決定的確定性。

Timiraos說,當時,美聯儲官員們有兩個選擇:第一,繼續推進加息,以避免在對抗通脹的進程中落後,同時這樣做可以讓美聯儲在5月初的下次會議上有更大的靈活性,屆時,如果美聯儲看到銀行信貸條件收緊正在造成經濟放緩的證據,美聯儲大可以在那時候再停止加息,因此美聯儲可以在3月加息25個基點,但不暗示下次加息的幅度;另一種選擇則是暫停加息,並等到5月的會議時再加息。

Timiraos透露,美聯儲官員們是在3月20日周一做出加息25個基點的決定的,就在此前一天,瑞士政府和央行已經出手促成瑞銀收購瑞信,似乎挽救了投資者對全球銀行系統的信心。

里士滿聯儲主席Tom Barkin後來說:

如果我在開會的那兩天就看到新聞說全球金融體系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那麽我們確實有暫停加息的理由。但相反的是,當時金融動蕩似乎已經平靜下來,我說服自己,美國的銀行業具有彈性,但通貨膨脹率過高,所以為什麽不繼續對抗通貨膨脹呢?

在美國銀行業危機爆發之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諸多官員曾暗示,由於年初美國經濟數據依然強勁,通脹有反彈之勢,美聯儲可能會在3月的會議上決定加息50個基點。

美聯儲官員曾公開表示,他們預計今年會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5%以上。

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在銀行危機出現前曾支持在3月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他稱:

那麽為什麽不早點到達利率峰值呢?

就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兩天,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稱:

在我看來,沒有任何數據表明我們收緊得太多了。

這被市場看作美聯儲將在3月加息50個基點的暗示。

一切都在3月9日發生了變化。矽谷銀行危機在當天浮現,僅僅一天後,監管機構關閉了這家銀行。

當時的形勢可謂緊張。鮑威爾取消了那個周末參加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央行行長例行會議的計劃。相反,他待在國內與其他美國監管機構協調製定了一項計劃,該計劃將救助該銀行未投保的儲戶和面臨擠兌的第二家銀行,即總部位於紐約的Signature銀行。

Barkin回憶道:

那是一個艱難的周末,鮑威爾通常會在美聯儲會議前一周左右與他的員工會面,起草他計劃發表的正式聲明,但這次他建議等待,這樣他就不必重寫他的聲明。

鮑威爾在會議召開前幾天告訴同事,他希望繼續加息25個基點,但美聯儲其他官員們需要看到銀行業壓力減輕,然後才能接受該選項。

Bullard說:

金融業遭遇的危機不容小覷,在當時的情形下,我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Raphael Bostic回憶說:

如果我們的政策行動會使情況惡化,那麽我真的不得不認真考慮我們是否需要暫停加息,當時真是瞬息萬變的時刻。

到3月19日星期日,美聯儲官員認為他們已經采取了足夠的措施來提振美國銀行體系,尤其是在11家大型銀行試圖通過存入300億美元來提振對第一共和銀行的信心之後。美聯儲數據顯示,新銀行融資計劃和貼現窗口的使用率雖然很高,但已經穩定下來,表明動蕩並未在美國進一步蔓延。

3月20日周一,市場已經逐漸平靜下來,美聯儲官員們認為,不論是美國監管機構的所作所為還是瑞士同行的堅決行動,都幫助市場穩定下來。而這個時候,投資者們也趨於認定,美聯儲將加息25個基點,如果不加息,反而會向市場釋放錯誤信號,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Bullard說:

如果當時不加息,那麽美聯儲釋放的信號可能讓市場會擔憂更多,然後市場的預期將會更糟而非更好。

市場的共識也促成了美聯儲內部的強烈共識,在會議上,美聯儲官員們決定加息25個基點。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