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格隆匯

在一陣聲勢浩大的“熱浪”之後,ChatGPT的爭議也是鋪天蓋地。

前有馬斯克等上千餘名科技人士聯名呼籲暫停大型AI研發,後有意大利封殺ChatGPT掀起一輪針對OpenAI的監管風暴,隨後反AI浪潮的國際隊伍愈發壯大,德國也考慮暫時禁用ChatGPT,法國、愛爾蘭、西班牙、加拿大等也要加入……

而當下,ChatGPT也暫時關閉了Plus付費。

暫停付費背後,需求量太大?


隨著ChatGPT躥紅全球後,OpenAI公司便趁熱打鐵開啟了商業變現。今年2月初,OpenAI推出了付費訂閱版ChatGPT Plus,每月收費20美元。

據該應用程序的網站稱,它提供了許多關鍵優勢,包括“即使在高峰時段”也可以訪問 ChatGPT,總體上響應時間比 ChatGPT 之前的迭代更快,以及可以提前訪問“新功能和改進”。

但 ChatGPT Plus 的主要好處是它為用戶提供了訪問最新版本的 AI 聊天機器人 GPT-4 的權限。 

OpenAI 表示,與以前的模型相比,GPT-4 響應“不允許的內容”請求的可能性降低了 80% 以上,而產生事實響應的可能性提高了 40%。

與此同時,OpenAI 承認了 GPT-4 的一些局限性,例如“社會偏見、幻覺和對抗性提示”。

不過僅時隔2個月,這項Plus付費服務就被OpenAI不得不暫停銷售了,而OpenAI給出的理由是需求量太大。


雖然暫停Plus 付費版事發突然,但其實也並非毫無預兆。

近日來,有開通了ChatGPT Plus會員的網友表示,在使用GPT-4的過程中,有10%-15%的信息出現網絡錯誤,速度至少比以前慢200%。

更多的錯誤和更慢的響應時間說明OpenAI已經出現了算力需求超載的情況。

而除了停止 Plus 付費, ChatGPT此前因出現大規模封號也引發熱議。

據悉,OpenAI 官方從 3 月 30 號開始大面積封號,禁止使用亞洲節點登錄,有網友還曝出 OpenAI 已經暫停注冊新賬號。

有分析認為,OpenAl大規模封號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許多賬號是用程席批量注冊的,一台機器用一個IP在短時間內注冊了大量賬號,二是出現API濫用的情況例如,在不支持的地區使用了ChatGPT API,或者利用多個賬號獲取API並對外提供服務另有分析稱,也可能是由於訪問量過大造成的技術問題所致,OpenAl此前曾出現過宕機問題。

多國“封殺圍剿”ChatGPT


可以想象,當排除所有設限,ChatGPT回答“它想對人類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毀滅人類時”,那社會對AI的極速進化帶來的擔憂當然會爆棚。


上周,由馬斯克領銜的上千名科技人士發起公開信聯名呼籲,所有AI實驗室立即暫停比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訓練至少6個月。

公開信強調,大量研究表明,具有人類競爭智能的 AI 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如果不能迅速實施這種暫停,政府應介入並暫停。人工智能實驗室和獨立專家應該利用這次暫停,共同開發和實施一套用於高級人工智能設計和開發的共享安全協議,並由獨立的外部專家進行嚴格審計和監督。

及此,ChatGPT引發的爭議愈發不可收拾,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國開始“封殺圍剿”ChatGPT,掀起一輪針對OpenAI的監管風暴。

緊隨其後,意大利就打響了人類保衛戰的第一槍。當地時間3月31日,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DPA)宣布,即日起禁止使用ChatGPT,並暫時限製OpenAI處理意大利用戶數據。

而繼意大利之後,德國聽說也要緊跟腳步。當地時間4月3日,德國聯邦數據保護專員發言人稱,出於數據保護方面的考慮,暫時禁止在德國使用ChatGPT原則上是可能的。該發言人稱,禁止使用該軟件的動作將屬於德國聯邦數據保護機構的職權範圍。

據悉,德國已經找意大利“取經”,讓意大利提供有關其禁令的進一步信息。

另外,法國愛爾蘭的隱私監管機構也表示,他們也已與意大利數據監管機構聯系,討論其調查結果。愛爾蘭數據保護機構(DPC)的一位發言人說:

“我們正與意大利監管機構跟進以了解他們采取行動的依據,我們將與所有歐盟數據保護機構協調此事。”

西班牙的監管機構也對表示,雖然暫未收到任何關於ChatGPT的投訴,但不排除未來會進行調查。

此外,據加拿大CTV新聞,加拿大隱私專員辦公室(OPC)4日也宣布開始調查ChatGPT背後的公司OpenAI,涉及“指控OpenAI未經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個人信息”的投訴。

韓國此前也傳出消息稱韓國三星發現與ChatGPT相關的重大漏洞。近日,韓國三星稱,該公司近期發生的數起數據泄露事件和ChatGPT直接相關。主要原因是因為三星員工直接將企業機密信息以提問的方式輸入到ChatGPT中,會導致相關內容進入學習數據庫,從而可能泄漏給更多人。三星表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他們已經告知員工謹慎使用ChatGPT。

……

總得來看,在進化的這條路上,人類一方面在寄望更高效、更聰明的科技產品提升生活與效率,另一方面也害怕比自己更聰明的物種或不可控的AI出現從而取代自己。無論如何,可以預見的是,ChatGPT的未來發展之路依舊挑戰重重。

編輯/new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