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近期,全世界都坐等巴菲特搭救華爾街銀行,但沒想到等來的卻是股神連續加倉西方石油的消息。

巴菲特在今年3月份連續三次加倉西方石油,耗資約10億美元。事實上,巴菲特自2022年以來持續對傳統能源股進行加碼,其投資力度與2016年建倉蘋果公司的力度可以相提並論。一堂新的投資課正在講授……

不過,巴菲特講授的投資原則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他在1999年網絡泡沫破裂前的太陽谷年會上所說的“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投資是建立在真實的利潤和真實的分紅基礎之上,而非建立在虛無縹緲的預期之上。

從定性上講,巴菲特將生意模式的可持續性放在第一位。在過去的十年間,“碳中和”曾引發世界的歡呼,也沉重打壓了投資者對傳統能源股的投資熱情。但傳統能源的剛需特征這兩年越來越突出,供應持續緊張,資源儲量在不可逆地減少,而擁有西方石油和雪佛龍等石油公司,就猶如在二疊紀盆地擁有了油氣資源。

下注能源股,或是多年一遇的投資機會

美國SEC近期的監管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在今年3月份連續三次加倉西方石油,耗資約10億美元,對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已經上升為23.6%,持倉市值約為126億美元;巴菲特同時還持有另一家石油公司——雪佛龍8.51%的股份,持倉市值為256億美元。

巴菲特對西方石油的加倉步伐可能並不會就此打住。2022年8月,伯克希爾曾獲得美國聯邦能源監督委員會的許可,可以購買西方石油50%的普通股。

巴菲特對西方石油的投資可以追溯到2019年。2019年,西方石油與雪佛龍為阿納達科石油公司展開競購戰,西方石油公司的管理層成功說服了巴菲特為競購戰提供100億美元的資金。

在巴菲特的加持下,西方石油最終拿下了阿納達科石油公司。不過,這100億美元是以優先股的形式進行投資的,收益率高達8%,巴菲特還獲得了西方石油8400萬份行權價為每股59.62美元的認股權證。

巴菲特自2022年開始持續從二級市場上買入西方石油,全年共買入了1.9億股。在2022年,巴菲特對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從0上升為21.59%。2023年,巴菲特繼續增持西方石油,目前持股比例為23.6%。

巴菲特也是在2022年大幅加倉雪佛龍的。伯克希爾2021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僅持有雪佛龍2%的股份。雪佛龍的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伯克希爾持有雪佛龍8.51%的股份。這意味著,巴菲特在2022年增持了約1.4億股雪佛龍,對雪佛龍的持股比例從2%上升至8.51%。

傳統能源股是巴菲特繼2016年大買蘋果公司之後的又一次大手筆。2016年伯克希爾買入了蘋果公司2.5%的股份,2017年伯克希爾對蘋果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到了3.3%;2018年持股比例又上升至5.4%。巴菲特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對蘋果公司的絕大部分建倉工作,耗資約360億美元,至今仍然持股不動,浮盈最高為5倍,一家蘋果公司就占據了巴菲特整體倉位的四成。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巴菲特無論是買入蘋果公司,還是傳統能源公司,其投資的原則一向沒有變過。那就是他在1999年太陽谷演講中所重點闡述過的,“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巴菲特2022年不斷從二級市場上收集傳統能源公司的股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公司具有高盈利、高現金流、高分紅(或回購)和低市盈率的特征。

拿雪佛龍公司來說,該公司2022年的歸母淨利潤是354.7億美元,當前市值為3000億美元,市盈率不足9倍。2022年,雪佛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96億美元,而雪佛龍2022年的每股派息為5.68美元,最新股息率約為3.6%。雪佛龍在今年1月份還宣布了7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該項計劃相當於其市值的三分之一。無論回購還是分紅,公司都是以真金白銀的方式將企業經營成果分配給股東。

西方石油公司2022年的歸母淨利潤為133億美元,當前公司總市值為550億美元,市盈率僅為4倍。2022年,西方石油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為168億美元,每股派息為0.52美元,最新股息率不足1%。西方石油的負責人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在2023年的一大重點是回購普通股,可能還有優先股。”

投資要回答的三個問題

芒格曾說過:“我和一個眼光極準的傳奇人物合作了許多年,我總是很驚訝地發現,原來人們只要掌握和不停地應用所有明顯而且容易學習的原理,就能夠精通許許多多的領域。”

從定性的角度看,就如芒格在Daily Journal年會上所回答的:持有西方石油和雪佛龍相當於在二疊紀盆地擁有了油氣資源。就能源行業來說,傳統能源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被替代,這意味著西方石油和雪佛龍等傳統能源公司的高盈利、高現金流和高分紅可以持續,滿足了伊索的“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確定性要求。

美國能源信息署在今年3月16日發布的展望報告中也預測,從現在到205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將一直保持在歷史高位,甚至可能進一步增加。

在仔細分析西方石油和雪佛龍的數據之後,我們其實可以看出巴菲特回答了三個問題:你怎麽肯定灌木叢里肯定有鳥?它們何時出現,以及會有多少只?無風險的資本利率是多少?如果投資者能回答這三個問題,就會得出灌木叢的最大價值,進而推知鳥兒的最大數量。當然,這里的鳥兒是指美元。

巴菲特提出,例如股息率、市盈率、市淨率甚至成長率,除非它們一定程度上與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數量和時間掛鉤,否則就無法運用估值。公司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與現金流可持續性關乎投資的定性判斷,如果沒有定性的判斷,定量指標是無法回答公司到底能值多少錢。

A股的能源股主要以煤炭股為主,價投大佬張堯等人自2018年以來對煤炭股的投資只增不減,煤炭股的分紅全部用來再買入。他們的能源股投資邏輯也與芒格所說的一樣,億萬年形成的能源儲量在不可逆地減少,能源公司所擁有的資源價值也會越來越高,公司的商業模式具有可持續性。與此同時,站在當前的時點看,這些公司的高股息率、高盈利、高現金流與低市盈率符合其“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確定性原則。

編輯/emil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