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24050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特斯拉在中國沒有定價權、L3自動駕駛難以實現、電動車或迎5萬元時代......王傳福、餘承東齊聚!共議汽車現代化發展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蔚來李斌表示,特斯拉在中國並沒有定價權;餘承東稱,去“華為”標識不改變問界生態品牌的本質;王傳福、孟俠呼籲延長新能源車購置稅。

3月31日—4月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以“推進中國汽車產業現代化”為主題在京召開。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本次論壇共有來自政、產、學、研各領域約200位高層嘉賓出席,圍繞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形勢、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路徑、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動力電池等核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趨勢、新一代汽車消費變革趨勢等多個話題展開討論。

與往年的百人會論壇相比,今年的論壇上,與會嘉賓更加關注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等話題。同時,也有多位與會嘉賓呼籲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以穩固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平線餘凱:十年以後連L3級自動駕駛都不會真正實現


地平線創始人&CEO餘凱出席並演講,談及自動駕駛,餘凱稱,十年以後連L3級自動駕駛都不會真正實現。

他僅認為,自動駕駛能夠在專用道路中實現,但有一個前提是,專用道路中,不允許有人駕駛,一定要全部的車都自動駕駛。

他還感慨,人類夢寐以求機器人可以協助人們做事情,所以一直在訓練機器,可是訓練著訓練著,沒想到機器變得聰明了,反而變成了機器訓練人——因為人必須找到閥門跟機器交流。

比如,讓機器寫出自己想要的發言稿,這個事情本身是人在順著機器,“包括抖音算法,實際也是不斷推薦這些內容,讓用戶一直在里面瀏覽,是機器在訓練人類,這已經在發生了”。

零跑朱江明:十年後智能電動車或迎來5萬元時代 零跑汽車會應用部分ChatGPT技術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表示,以前國內的汽車企業一般是四年更新一代產品,國外可能要六年。智能電動汽車應該是兩年更新一代,因為它是一個電子產品。

朱江明預計,從電池、電驅、座艙、智能駕駛還有傳統的零部件等角度來看,電動車十年以後的售價應該在5萬元,這樣的電動車還不是微型電動車,而是類似於現在零跑C11這樣的中大型SUV。

朱江明認為,在當下的競爭格局中,規模化是大勢所趨,新能源車企的年銷量要達到50萬輛才能通過規模效應來實現毛利率轉正,要達到500萬輛才能“活得好”。

未來,零跑汽車會維持成本定價的策略,相較高毛利率水平,現階段的零跑汽車會更注重銷量水平,未來的產品也會更加年輕化。

關於最近大熱的ChatGPT,朱江明表示,一些技術在真正實用化以後會發現它沒那麽實用,沒那麽智能。

對於ChatGPT來說,它在某些行業里面會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說做創意設計是比較好的,但是真正的精準落地會很艱難。未來,零跑汽車會用一部分,ChatGPT不是萬能,但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蔚來李斌:特斯拉在中國並沒有定價權 已在國內布局1326座換電站


蔚來董事長李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斯拉在中國並沒有定價權。

“特斯拉的降價,是在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競爭後所采取的方法,但它在中國並不具有定價權。”李斌指出,特斯拉在美國市場具有定價權,因為其擁有60%~70%的市場份額,但在中國,特斯拉只有7%的份額。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李斌表示,蔚來目前在國內已布局1326座換電站,52條目的地加電路線,用戶已累計完成近2000萬次換電。“蔚來不僅有換電,實際上我們在充電樁的布局上也十分積極,500kW超快充樁已開始安裝。”李斌表示。

餘承東:去“華為”標識不改變問界生態品牌的本質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會上回應了前段時間問界使用“HUAWEI問界”的作為標語的原因。

餘承東說,問界當時改為“HUAWEI問界”,希望是成為一個生態品牌,所以在前面加了“HUAWEI”字樣,目的是讓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不會很困惑。今年華為車業務的產品在升級換代,也有多個車廠和華為合作智選車模式,包括奇瑞、北汽、江淮。

如果每個產品都用獨立的品牌去營銷、服務、銷售會很復雜,對華為來說營銷很困難,投入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希望有一個生態的品牌作為共同的元素存在。“這個事情在網上沸沸揚揚,但其實本質沒有改變,華為一直堅持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

餘承東說,過去華為想成為另外一個汽車領域的零部件供應商,但今天這個時代這個條件不太成立,華為做的智能化增量的東西,包括軟件、算法、雲、芯片等,需要不斷迭代,很難向過去標準化部件那樣大規模去賣,需要華為跟車廠去深度卷入。所以華為又做了HI模式(華為inside模式)和智選車模式。

此外,餘承東提到,雖然此次內部發文要求將“華為”標識去掉,但並不改變華為打造問界生態品牌的本質。至於華為為何需要智選模式,餘承東坦言,華為每年在智能汽車業務上的投入超過百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頭是智能駕駛,但HI模式下合作的廠商基本僅剩長安阿維塔一家。如果沒有大量使用華為方案汽車的銷售,就無法形成商業變現的閉環。

李想:理想汽車最重要的產品是車和組織能力


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感歎道,造車之後發現行業鏈條如此之長、難度如此之大,而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組織能力方面的挑戰。

他認為,理想汽車有兩個最重要的產品,一是面向消費者的智能電動車,另一個是面向員工的組織能力。

李想表示,去年升級的矩陣型組織一是解決了沒有全局、各個團隊各自為戰的問題;二是解決了技術和平台、產品研發協同的問題;三是解決了產品和供應鏈、交付商業協同的問題。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呼籲延長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至2025年 建議采用“多槍快充”模式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汽車市場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但電動化的趨勢不會逆轉,目前我國的汽車全面電動化時間表已在提前,進程在加速。

為加快汽車行業現代化,王傳福在此次會上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希望延長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減免政策到2025年;二是呼籲國家推出超充標準建立,形成行業共識。

當前行業還沒有形成超充標準共識,為破除瓶頸,建議采用“多槍快充”模式,即用兩把槍或者多槍同時給一台車充電,好處是過去可兼容,未來可拓展,不用改標準等。比亞迪在“多槍快充”方面有100多項專利,願意開放給行業免費使用。

北汽張夕勇 :要謹慎對待“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的說法


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規模發展效應,進入普及期,但當前發展還存在電池原材料和車規級芯片等卡脖子領域、成本高於售價及產能利用率不足、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還較低等問題。

他同時指出,要謹慎對待“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的說法,分割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不全面也不科學,新能源汽車產業還處於成長期,智能網聯技術的融合發展也處於早期階段。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儲能、ChatGPT將為新能源革命帶來“十萬億”規模產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大規模產業化新階段,預計2040年左右保有量達到3億-4億輛,發展成十萬億規模的大產業。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又將倒逼能源基礎設施全面轉型和新型儲能產業大發展,電池-光伏黃金組合和氫能-風電白銀組合,預計15-20年後發展成十萬億規模的大產業。

歐陽明高還認為,ChatGPT引發人工智能革命,汽車智能化技術路線將被重塑,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化將帶動智能機器人、智慧能源系統、智能低碳建築及智慧城市大發展,預計20-30年發展成十萬億規模的大產業。

此外,歐陽明高表示,中國全面電動化轉型仍需要10年左右。近中期看,現在正處在整個電動車價格偏高、電池成本偏高、補貼又在下降或停止的階段。

5-10年內插電混動和增程電動在整個新能源汽車中的占比會有所提升,從去年的22%提升到30%-40%是可能的。中長期看,純電動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2030年後,插電混動和增程電動會逐步降低。

國資委副主任趙世堂:盡早形成重點汽車芯片自主保障能力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趙世堂表示,將堅持以龍頭企業為牽引,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投資布局。

其中,加大鋰、鎳、鈷等關鍵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盡早形成重點汽車芯片自主保障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及早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接續優惠政策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為了積極擴大消費,將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及早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接續優惠政策,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試行研究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指導地方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保障汽車產業穩定運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與相關部門一道,加強統籌,綜合施策,築牢發展基礎,深化開放合作,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措施包括支持技術創新、積極擴大消費、推動車路協同、強化支撐保障和加大品牌培育。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建議推動建設行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


長安汽車總裁、黨委副書記王俊表示,智能電動車是中國品牌改變競爭、重塑格局、打造世界級品牌的機會,因此建議推動建設行業共性技術的創新平台,包括利用新的體製、政府支持、行業協同、共同攻關下一代電池、高精度地圖、操作系統等共性技術,加大對基礎學科前瞻技術的投入。

大眾汽車孟俠:建議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期限延長到2023年以後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集團銷售負責人孟俠建議,第一,將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免征期限延長到2023年以後,並製定相對穩定的政策框架。

第二,加強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加強鋰和芯片等關鍵材料和零部件供應的穩定性。

編輯/emil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