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梅雙

馬雲回國第二天阿里就官宣重大改革。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布全員信《唯有自我變革,才能開創未來》,啟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

根據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將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

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將分別成立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製,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消息發出後,阿里巴巴美股盤前大漲近7%  。


這次組織變革意味著什麽?阿里旗下哪些公司可能最快單獨上市?

證券時報.e 公司記者獲得了阿里方面就相關問題的解讀。“以後,阿里旗下的每個業務更像一家單獨的創業公司。”阿里方面表示, 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都可以獨立融資和獨立上市。

各業務集團分別成立董事會


在全員信中,張勇希望每一位阿里人回歸創業者狀態再出發,“不擁抱變化就會變得僵化,不改變自身就會被時代打敗”。

根據全員信,張勇在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的同時,兼任阿里雲智能集團CEO;戴珊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CEO;蔣凡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萬霖繼續擔任菜鳥集團CEO;樊路遠任大文娛集團CEO。其他公司也將獨立經營管理。

本次組織治理變革由張勇發起,已分別經集團合夥人與董事會一致通過。這輪變革從集團頂層入手,重新定義和構造阿里巴巴集團與各業務的治理關系,被認為是“阿里巴巴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在全員信中張勇表示,“解決生產力的發展和創造不同,首先必須從生產關系的變革入手”。這也是阿里巴巴組織變革一直以來的出發點。

2015年,阿里推動“中台戰略”,一度成為互聯網科技行業公司治理標桿;2020年,張勇推動經營責任製改革,又以四大板塊分立實現阿里巴巴多元化治理,成立多家獨立經營的環路公司。

從阿里巴巴發展歷程來看,組織的深度調整在不斷激發重大技術和業務創新。比如,2011年一個淘寶變為“三個淘寶”,成長出了天貓。

此次變化的一個關鍵動作是,各業務集團分別成立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製,阿里巴巴集團則全面實現控股公司管理。

對各業務而言,治理架構獨立意味著直面市場洗禮,與之對應的是創新激勵的可能性。在公開信中,張勇稱,“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核心變化是什麽?


阿里方面人士向記者介紹了此次組織變革給阿里帶來的核心變化:

第一,阿里巴巴將構建「1+6+N」的組織結構:1個阿里巴巴集團+6個業務集團(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N個業務公司(阿里健康、高鑫零售、銀泰商業、盒馬、誇克等)。

第二,以後,阿里旗下的每個業務更像一家單獨的創業公司。人、財、事全面獨立,每個業務對自己的業務結果負總責。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都可以獨立融資和獨立上市。

第三,阿里巴巴集團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張勇繼續作為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統管戰略。

第四,阿里集團的中後台職能部門將全面做輕、做薄,相應能力會有序吸收進各業務集團/業務公司,或者以專業服務公司的形式存在。

阿里人士說,這次變革,是從頂層著手進一步理順阿里巴巴的組織治理關系。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主體,不會變化,各個業務集團/公司的業績將繼續合並報表。

以後,阿里巴巴集團會更像一個相對超脫的控股集團,運營重心會從具體業務抽離出來,將精力更多投向投資、創新、孵化,“孩子大了,還是要走出去,去獨立面對市場。阿里巴巴集團更像一個大底座,來給他們做好支撐。”

阿里旗下的各個業務集團和公司都會成立各自的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製,業務自主決策權將大大加強,每年的業務規劃、市場響應、預算、薪酬福利都將自己決定,獨自面向市場。

阿里旗下哪些公司會最快單獨上市?


在內部員工看來,這次變革最有想象力,也最讓員工關心的地方在於:很多業務獨立融資或獨立上市可能會加速。

目前,阿里旗下的高鑫零售、阿里健康、阿里影業都已獨立上市。過去這一年,市場曾多次傳出盒馬正單獨融資,阿里雲、Lazada考慮單獨上市的消息。在內部員工看來,這些雖然還沒有時間表,但單獨上市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說,與其把阿里多樣化的業務放在一個鍋(指上市載體)里,還不如一個業務具備了條件,就果斷讓它單獨面向資本市場。

他說,希望阿里巴巴未來能夠長出來若幹個上市公司,若幹家上市公司下面經過幾年又能夠再生兒育女,又出來更多的幾家上市公司。這樣的話,阿里巴巴的業務才是真正在走向繁榮。

組織變革後,阿里會怎麽樣?


“為了這次變革,張勇已經醞釀2-3年。”阿里方面表示,張勇自己也認為,這次改革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2021年12月,阿里宣布成立4個業務板塊,分別由4個大總裁代表集團分管。隨後,盒馬、飛豬、餓了麽等業務分別成為獨立的環路公司,有自己單獨的薪酬、福利、預算和員工期權激勵機製,“所有這些改革都是鋪墊。今天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往前再跨一大步。”張勇說。

為什麽變革?變革後的阿里會怎麽樣?也是市場所關心的。

從業績表現來看,目前,阿里的核心電商業務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阿里雲從三位數高增長降至3%,阿里的市值也從最高的將近9000億美元縮水70%多。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能否讓阿里業務重回高增長,還有待觀察,但有變化就是好事情。阿里巴巴這次改革是一次對自己的革命,是對超大型公司如何更好治理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附全員信:


唯有自我變革,才能開創未來——關於阿里巴巴集團組織治理變革的決定

各位阿里人:

在即將邁入新財年之際,首先我要感謝過去一年間,面對很多全新挑戰之下你們始終如一的努力和貢獻。

自我變革永遠是保持初心、開創未來的最好選擇。阿里巴巴從1999年成立伊始,就不斷在創新和變革中演進和迭代,始終用生產關系的先進性來驅動先進生產力的釋放、創造價值、引領發展。今天,我們也將迎來阿里巴巴創辦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成長為多業務、多業態的超大型組織,這些業務特質不同,面臨的市場環境不同、客戶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新財年伊始,我們全力響應國家“拼經濟”的號召,以協助中小企業全面數字化升級,打造現代商業數字基礎設施為目標而積極行動起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並創造不同,首先必須從生產關系的變革入手,而變革又必須從集團頂層開始。

八年前的2015年,集團全面提出中台戰略,形成了“大中台、小前台”治理模式下的One Company。從2020年開始,集團積極倡行打造敏捷組織,推行多元化治理結構下的經營責任製,目前已經設立了多家獨立經營的環路公司。今天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變革,走向組織治理的全新階段——構建“1+6+N”的組織結構,即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並分別建立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的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製,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

具體計劃如下:

成立雲智能集團,由我兼任CEO;

成立淘寶天貓商業集團,戴珊(蘇荃)任CEO;

成立本地生活集團,俞永福擔任CEO;

菜鳥集團繼續由萬霖擔任CEO;

成立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蔣凡任CEO;

成立大文娛集團,樊路遠(木華黎)擔任CEO。

此外,其他具備條件的業務組織將設立多家業務公司,全面實行公司化管理。

讓組織變敏捷,讓決策鏈路變短,讓響應變快,是本次變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此次調整後,除滿足上市公司合規要求外,阿里巴巴集團的中後台職能部門將全面做輕、做薄,集團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而我們多年以來積累的中後台能力,將有序進入到相關業務集團和公司,為前台業務發展繼續發揮重要價值。多個業務集團和公司所必需的共享中後台服務,將通過專業服務公司的模式提供。在此也特別感謝集團中後台團隊八年來的艱苦努力,正因為有了你們的寶貴沉澱,才有實施這次變革的堅實基礎。

面向未來,每個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必須積極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和技術的日新月異,形成各自的發展戰略,快速決策、努力進取、勇於創新,直面市場的考驗。每一位阿里人,不論你身處哪個業務集團或者業務公司,都必須讓自己回歸到一個創業者的狀態再出發,以自身的激情和實力接受市場的洗禮,創造屬於自己的明天。我們相信,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市場的變化永不停止,新一代技術浪潮不斷湧現,不擁抱變化就會變得僵化,不改變自身就會被時代打敗。會當水擊三千里,24歲阿里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我們有變革的勇氣和使命感,更有變革的能力和底氣。要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要堅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必須始終自我驅動,必須具備自我變革的勇氣,必須堅持走在自我變革的路上。 

未來屬於更堅定、更敏捷、更擁抱未來的人!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勇(逍遙子)

2023年3月28日

編輯/jayden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