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格隆匯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於3月25至27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

本屆論壇主題為“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與會代表將圍繞這一主題充分交流看法、凝聚共識,對促進全球經濟恢復發揮積極推動作用。這也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論壇第一次恢復線下舉辦。

來自主要國際經濟組織、世界500強企業的負責人,以及多位國際著名學者齊聚一堂。據了解,已有來自金融、能源、生物製藥和消費品等產業的100名外國代表報名參加。

此前彭博信息報導稱,庫克、博爾拉、達里歐、Investco總裁兼執行長佛拉納根(Marty Flanagan)、黑石集團(Blackstone)執行長蘇世民(Stephan Schwarzman)等企業領袖都打算親自出席。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寶鹼(Procter & Gamble)執行長莫勒(Jon Moeller)也都將現身。

韓聯社報導,李在鎔已在23日抵達北京,將出席這場論壇。

今日(3月25日)202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經濟峰會正式在北京揭幕,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餘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宏觀研究公司主席、首席執行官魯里埃爾·魯比尼,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首席投資官導師、董事會成員瑞·達利歐蘋果公司CEO庫克、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艾伯樂、高通公司總裁安蒙.....等眾多嘉賓出席並發表演講。

以下為整理的要點:

韓文秀: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有把握的


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中國將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確定為5%左右。這既考慮了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需要,也考慮了潛在增長能力和各種困難挑戰,留有適當的餘地,體現了穩中求進。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實現這一目標是有把握的。

還表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將繼續擴大市場準入,穩步推動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性開放,繼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我們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也期待外商樹立長遠眼光,深耕中國市場,在中國投資可以‘放長線釣大魚’。”

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開放包容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包括要繼續辦好中國獨有的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合作機遇。

韓文秀稱,中國是國際金融安全的避風港,多年來中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常態化,在支持經濟發展過程中,穩住了金融體系,消除了大量風險隱患,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當前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壓力,貨幣政策具有較大的回旋餘地。

蘋果CEO庫克:過去30年蘋果與中國共同成長,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捐助增至1億元


中國日報網報道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論壇上,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今年是蘋果公司進入中國30周年,他很高興回到這里。

據悉,這是庫克自2019年後首次到訪中國。對此,他表示,“能夠回來太好了”。

庫克指出,在過去的30年時間里,“蘋果與中國共同成長,我們都很享受”。“我們在中國有龐大的供應鏈,我們的應用商店也在蓬勃發展。”據蘋果公司介紹,在其iPhone生態系統中,有超過500萬注冊的中國移動應用程序開發者。

蘋果公司CEO庫克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宣布,蘋果公司已經確定將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捐助增加至1億元人民幣, 加強中國鄉村數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為中國各個教師和學生創造成長機會。

庫克另外談AI創新提速,他表示:“創新在中國發展很快的,我想它還會再加速。”技術將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作為技術的發明者,必須保證人們正確地使用這些技術,讓技術能夠幫助人類。他認為這對任何一個技術發明者都是非常重大的責任。

輝瑞CEO:到2025年計劃在華提交12款創新藥上市申請


據澎湃新聞,3月25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論壇上,輝瑞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艾伯樂表示,2022年,輝瑞有11個新產品和新適應症獲批上市,從現在起到2025年,輝瑞計劃在華提交約12款創新藥物的上市申請。

艾伯樂介紹,輝瑞和一家中國蘇州企業合作,推出了全球唯一獲得III期和IV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適應證的腫瘤免疫藥物擇捷美。本月初,輝瑞宣布了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加強抗擊癌症力度的計劃,與抗體偶聯藥物技術(ADC)行業龍頭Seagen達成收購協議,該技術正迅速成為癌症治療的強大工具。輝瑞期待未來這一開創性ADC技術能夠惠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患者。

艾伯樂表示,政策製定者也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幫助營造良好的監管環境,促進創新發展。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需要高效且有效的監管流程,從而確保產品在上市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輝瑞將繼續與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攜手推動這些關鍵領域的持續進步。

黃奇帆: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是好事


談及產業鏈轉移,黃奇帆表示,從長遠來說,這不是壞事,可能還是一件好事,第一,如果現在客觀統計,不管越南、泰國,這幾年新增的外資企業,有登記統計60%是中國企業。第二,這些企業到了東南亞轉移的產品,大多是90年代中國沿海勞動密集型原料加工、大進大出的一些輕工紡織,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來說,現在也未見得是件壞事;第三,從產地銷銷地產的眼光來說,這些企業到了東南亞,產品出來以後會有一部分是覆蓋東南亞市場,是東南亞地區的銷地產,有一部分用東南亞本地,在東南亞製造一個銷售歐美,那麽這是一個產地銷、銷地產,也會帶動中國產品到東南亞。

談及第四次工業革命,黃奇帆表示,當下特別要重視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轉化出來的最終產品。每一個工業革命都會產生一批關鍵技術。現在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領跑、並跑,或者跟跑這三種狀態可能都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終的產業鏈集群的大產品如果有幾種類型是中國造,那就是真正把握了產業鏈布局的主動權。

談及人口紅利,黃奇帆表示,近十幾年中國的人口優勢越來越轉換為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在四十年前,我們一談中國的人口紅利、人口優勢一般是講無限供給的、低成本勞動力的比較優勢。最近十幾年,隨著我們經濟規模增大,工業和進出口貿易都成了世界第一,我們的人均GDP逐漸趕上並超越了世界平均值。超過平均值以後的人越多,GDP規模就越大,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越來越體現為規模優勢。

建行董事長田國立:房地產轉型需要長期資本進入,REITs將成為擴內需重要抓手


在《擴大內需戰略:新階段、新特征》主題分會場上,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指出,房地產轉型和租賃市場發展非常需要長期資本進入,國內首批REITs試點已經取得成功。

田國立指出,盤活不動產,經營好不動產,同時也為社會提供相中等風險和穩固回報的金融產品,避免大眾炒房,促進建立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良性機製,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

田國立介紹,REITs將成為當前擴內需促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涵蓋城市基礎設施和不動產經營和業態。老金、年金等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資金;同時需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特別是以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為代表的不動產股權投資產品投資。

“通過所有權、經營權和使用權分離,讓專業的人盤活不動產、經營好不動產。”田國立表示,這可以為社會提供相對中等風險和穩固回報的金融產品,亦可以避免大眾炒房、促進建立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機製。

編輯/Corrin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