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3月1日,三大運營商繼續獲資金追捧,截至發稿,中國電信A股、以及中國移動A股均創下上市以來新高,中國聯通A股則創三年以來新高。

H股方面,中國電信漲超7%,中國聯通漲超5%,中國移動漲超3%;值得一提的是,年內至今,三者已分別錄得37%、25%、17%的漲幅。


催化方面,首先是人工智能帶動下,券商認為行業所需要的算力、網絡、數據均與電信運營商高度相關,應當重新審視電信運營商“網雲數”的價值,包括:

運營商擁有雲網融合的特點,可以實現算力資源的靈活調度,以及AI模型訓練需要大量的數據,運營商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用戶的全量上網行為數據),可以為AI模型訓練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

其次,作為央企改革核心公司,近期新消息也不斷。

28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專題會,部署2023年有關重點工作,指出下一步要統籌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上市,通過充分對接資本市場、助力穩定資本市場,為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貢獻更大力量。

廣發證券分析稱,借鑒16年“供給側改革”經驗,央國企重估政策可能有3波行情。22四季度方向性政策落地後的“第一波行情”已經出現。23年有望迎來實質性政策細則落地後的“第二波行情”。24年及以後有望迎來政策效果落地,企業盈利改善後的“第三波行情”。

央國企估值相對較低


截至3月1日,滬深兩市共有1305家國企公司,包含(中央國家機關、中央國有企業、國資委、地方國有企業、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六類),其中有226家市盈率為正且低於13倍,占比約為17.32%。而業界普遍認為,市盈率低於13倍即公司價值被低估。

市淨率方面,2020 年以來國企破淨個股占比持續處於歷史高位,這與 2013 年首次提出“一帶一路”之前類似。


對於國有上市公司估值偏低的原因,華西證券分析分析稱,一是由於上市國企在傳統行業中占比較高,而近年來新經濟表現整體好於傳統經濟。二是投資者對國有上市公司的賬面價值認知存在一定分歧。

央國企重估,有望提供“穩增長”再加槓桿的新抓手


據1月社融顯示,1月家庭新增貸款(季調)大幅回落,接近歷史底部,而企業新增貸款(季調)顯著衝高,其中私營企業及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持續下滑,而國有企業投資同比長期保持相對高位。

廣發證券認為,當前國有企業可能是近期“借款人”的主力軍,繼地產、基建鏈之後,央國企有望成為寬用“再加槓桿”的新抓手。

另一方面,其表示自2020年以來A股非金融企業現金占總資產比顯著上行,工業企業現金占比達也到了歷史最高位。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以及國內經濟的復蘇,企業3年來累積的現金資產將重新轉化為投資,尤其是具備“再加槓桿”潛力的央國企,當前仍具備“資本開支擴張”潛力。


此外,2023 年國資委將國企“資產負債率控製在 65%以下”的表述調整為了“穩定在 65%左右”,而當前國企槓桿率為 64.40%,仍位於數值下方。

廣發證券認為“再加槓桿”將是央國企重估的重要手段:股權融資→再加槓桿→(投資科技新能源等新方向)估值重塑。

專業化重組或成為年內國改主線


財通證券表示,自2021年以來,央企專業化重組速度加快,新一輪央企改革轉向“產業鏈專業化重組”,6起央企合並事件中有5起為專業化重組,改革邏輯轉變明顯、央企改革加速。

在2022 年,央企間大部分的重組、整合簽約都圍繞產業鏈的構建和完善。例如,寶武與中鋼的合並意在整合中鋼在產業鏈上遊礦產開發、工程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的優勢。在政策催化下,央企專業化重組行情值得期待。

財通證券認為,專業化重組的方式打造現代化產業鏈,不僅將成為新一階段國企改革的核心任務,也是實現“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作為“鏈長”的央企國企也將實現價值重估。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