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21668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觀點 | 2023-2025年五大產業趨勢及券商板塊投資價值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2023年到2025年有哪五大產業趨勢?會有怎樣的投資價值?近期資本市場利好不斷券對商板板塊又會有什麽影響?招商證券“總量的視野”主題會議中,宏觀、策略、非銀等領域多位分析師帶來相關分享,以下是嘉賓部分觀點。

 “AI+”浪潮和機器人產業趨勢和機會


春節之後,大家看到市場風格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偏主題性或者偏小盤成長的相關題材表現非常活躍。活躍的原因是不是跟新技術趨勢變化有關,另外也跟當前全球全要素生產率下降的條件下,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大家對技術要素的變化尤為關注有關。因此,我們看到這次 AI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導致市場的關注度突然提升。關注度提升也使得我們看到產業資本包括政策上大家的預期快速的走強。所以,這是近期我們看到大家關注技術層面的一大原因。另外原因在於,我們看到在今年經濟和流動性環境之下,無論是對全球經濟的預期還是國內經濟的預期都經歷過了幾輪預期上的波動。在預期波動之下,大家交易短期沒有業績,但是未來相對比較清楚的一些方向可能會在當下市場環境之下阻力更小。因此我們看到當前大家對未來幾年的新產業趨勢關注度提升。這種環境下,我們提出未來3年五大產業趨勢。

第一大產業趨勢是人工智能產業趨勢,我們把它叫做“AI+”。站在年初來看,無論是產業資本、海外科技巨頭,還是國內巨頭以及未來大家能預期到的政策端就是“AI+”浪潮。“AI+”浪潮技術突破之後,未來在強人工智能時代,很多產業、行業都可能受到顛覆性的影響。在這種顛覆性影響之下,一方面,確實提升了很多產業的效率;另一方面從投資的角度我們此前提出了滲透率,滲透率的快速上行往往會有一波快速的從滲透率到基本面逐步兌現的預期。雖然現在人工智能領域基本面今年甚至明年不一定能夠看到,但是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未來的預期無論是業績的確定性或者是基本面的確定性,在未來某個時候一定是會兌現。

從投資的角度,人工智能產業鏈我們把它分成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層面。我們看到年初以來整個 “AI+”、ChatGPT產業鏈從 AI芯片到雲計算到應用、數據訓練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市場的關注,我們建議大家積極地繼續關注板塊的機會。雖然最近一周板塊確實有所調整,調整的原因比較多,有風格輪動的原因也有之前確實漲幅比較多在一些事件的擾動下,波動加大也正常。


第二大產業趨勢是機器人。今年環境之下,特別是大家普遍討論所謂人口紅利消失情況之下,機器人和當下最火的 AI相結合,未來實現機器人替代人工對我們當前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口紅利消失導致大家擔憂在全球範圍內產業競爭力下滑是比較有效的解決方案。未來可能會通過大力發展國內的工業機器人、服務性機器人行業,以這樣的方式解決問題。

政策層面來看,前期各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特別是工業機器人,但是滲透率還是遠低於目前的製造業強國。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未來要發展機器人板塊加上要去做國產替代,特別是里面關鍵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從市場、政策到當下的一些矛盾點幾個因素相結合,機器人板塊在這個階段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布局時機。

數據要素、自主可控和儲能產業趨勢及機會


第三大產業趨勢是數據要素。前期我們看到相關的政策包括數據資產入表、“數據二十條”等。最近數據要素配合 AI爆發,我們都知道ChatGPT之所以體驗更加智能的前提一定是通過大量的數據去做訓練,底層資源一定是數據要素。在國內前期相關的政策鋪墊下,數據要素我們有一定的優勢。我們有大量的製造業、大量的消費者的情況下,國內的數據要素池未來我們全球去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底層資源。在這種重要底層資源支持之下,加上我們政策的配合,未來通過發展數據相關產業,相關的衍生產業有可能會成為 GDP增長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我們此前的報告中測算過,未來十四五期間,整個數據要素市場的復合增速有望超過25%。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數據要素市場包括數據安全、數據采集、數據存儲、加工、流通、分析、應用等等相關產業鏈。相關的產業鏈在產業趨勢之下也會獲得持續的投資機會。

第四大產業趨勢是自主可控。在當下的環境,特別最近又有一些地緣風險事件發生,自主可控我們可預見的時間之內政策層面的支撐只會加強。特別是接下來要召開兩會,大家對自主可控相關的一些政策也開始逐步預期,我們覺得自主可控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保障度非常高。從領域上來看,芯片製造、機械設備的關鍵零部件、汽車部分零部件、部分軍工裝備和相關的一些控製系統,以及航空航天部分領域的一些材料、元器件的替代都屬於自主可控的一些關鍵領域。這些關鍵領域未來幾年自主化突破的邏輯是非常通順。除了製造領域,軟件領域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目前的替代率相對比較低,未來也需要去跟製造領域進行配合做自主化的替代。


第五大產業趨勢是儲能。基於成本的回落特別是電化學儲能里碳酸鋰價格回落的趨勢以及我們風光占比提升後,儲能配套建設需要提速的環境之下,儲能板塊的景氣確定性非常高。除了國內,海外儲能也有相關的一些政策支持。去年大家知道因為一些原因歐洲的戶儲的爆發性非常強。今年開始海外的大規模儲能以及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儲的景氣度會比去年高很多。這種情況之下,國內跟海外同時高景氣驅動整個儲能板塊去做快速爆發。目前市場預期今年整個儲能板塊是有將近翻倍增長的空間。

這是我們對2023年到2025年五大產業趨勢的簡單分析。我們看到近期市場風格正在發生變化,在風格發生變化的環境之下,市場對於新技術趨勢包括對新的政策驅動的一些品種關注度也在提升。在關注度提升之後疊加具體細分領域的技術趨勢變化,相關的一些板塊在今年甚至明後年都能看到不錯的彈性。

資本市場改革小步快走,券商板塊有何影響?


上周末券商板塊迎來了兩個比較重要的消息,第一是證金公司優化轉融通機製,第二是證監會宣布全面注冊製正式實施。首先,證金公司優化轉融通是上周五(2月17日)中證金融發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轉融通業務規則(試行)(2023年修訂)》等規則,其實是延續了去年9月15日國辦發文降費之後新的減費讓利政策。去年10月20日中證金融發布了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規則,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優化融資端成本。這次中證金融再次出台減費讓利,從轉融券角度出台的一個降費的政策。

總體而言,這次修訂的積極意義在於降低融券業務的成本。對於證券公司而言,其實是可以更好去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也可以幫客戶節約融券成本。對於整個市場而言,釋放出更多的流動性,促進二級市場交易投資的活躍度。

第二個重要的新聞是全面注冊製,重要度程度肯定比第一個更加重磅,其實2月初整個市場已經有預期。中國證監會發布全面實施股票發行注冊製相關製度規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中證金融、證券業協會同步發布了相應的實施細則,一共165部。這次正式發布也意味著全面注冊製的製度安排基本已經定型。未來投行將以價值挖掘、盡調、資產定價、合規審查、項目承銷等幾方面綜合能力、全鏈條更激烈的競爭。

對於市場而言,市場情緒的改善也能促進交易和投資的活躍度,也利好券商在經紀業務、融資融券業務的快速回暖。優質的公司加速上市,盈利改善,其實也能促進指數的上漲。對應到券商的邏輯,券商的自營或者 PE端的投資能獲得更好的回報。在這樣的背景下,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券商有望實現在低基數下的高增長。結合市場進入2023年以來信心回暖,經濟復蘇,再加上現在監管頻繁利好的政策,市場的活躍度、風險偏好也在逐步修復,今年券商的業績跟估值有望得到雙重修復。目前整個券商板塊的估值只有1.34倍的PB,處於整個歷史上4.3的分位數的底部。

編輯/rub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