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原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近日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宣布,設立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試圖打造“中國版OpenAI”。其本人出資5千萬美元,公司估值2億美元。王慧文同時表示,“下輪融資已有頂級VC認購2.3億美金”。

王慧文指出,設立公司“個人肉身不占股份,資金占股25%,75%的股份用於邀請頂級研發人才。”王慧文希望招聘的人才是:業界公認頂級研發人才;狂熱相信 Al改變世界;堅定確保 AI造福人類。

自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全球科技投資者正在向專門從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領域的初創公司投入資金。生成式人工智能指的是計算機使用尖端機器學習技術自動創建文本、視頻、照片和其他媒體的能力。

科技行業數據公司PitchBook的分析師布蘭登·伯克(Brendan Burke)表示,許多早期投資者已經將注意力從web3等相關概念轉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伯克說:“這是一種可以察覺的趨勢。”

在這一背景下,迄今該領域已經有6家公司達到了獨角獸地位(估值超過10億美元)。除了投資者已耳熟能詳的OpenAI,這六家公司還包括聊天機器人應用Hugging Face、視頻和圖像編輯軟件開發企業Lightricks、寫作及藝術內容生成器Jasper、工作協助平台 Glean,及AI圖像生成器開發商Stability AI。

國內方面,2022年以來,尤其是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出現了多筆大額融資。例如,今年2月,瀾舟科技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由聯想創投、斯道資本共同領投,創新工場跟投;9月,智譜AI宣布獲得數億元B輪融資,由君聯資本和啟明創投聯合領投;11月,小冰公司宣布完成10億元新融資。

“大廠”也頻頻布局AIGC領域。例如,百度宣布將推出類ChatGPT的技術,並確定項目名為“文心一言”;華為聯合鵬程實驗室等也發布了“盤古”大模型;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中文語言模型 PLUG;三六零也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計劃盡快推出類ChatGPT技術的原型版產品。

今年2月,科大訊飛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應稱,已面向認知智能領域陸續開源了6大類、超過40個通用領域的系列中文預訓練語言模型,在Github平台的中文預訓練模型的星標數達13346,位列第一,是第二名的2倍,“公司已經在當前核心技術、產業場景、行業數據等深厚積累的基礎上,於2022年12月份進一步啟動生成式預訓練大模型任務攻關,科大訊飛AI學習機將成為該項技術率先落地的產品,將於2023年5月6日進行產品級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科大訊飛是AIGC賽道中唯一給出確切上市時間,並率先實現商業化的中國企業。

展望未來,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以來AIGC應用多點開花,我們認為ChatGPT是又一個起點,隨著深度學習模型不斷完善、開源模式的推動、大模型探索商業化的可能,AIGC有望加速發展,互聯網奇異點正逐漸臨近。

編輯/irisz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