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華爾街見聞

貝萊德、PIMCO(太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聯博公司紛紛警告市場,切忌過於樂觀,現在押注通脹將降至2%仍為時過早。

2月11日,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與通脹掛鉤的政府債務ETF已連續六個月淨流出,為六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淨流出總額為108億美元。

貝萊德在最近的報告中建議投資者繼續增持與通脹掛鉤的債券,聯博稱最近擴大了投資組合中,美國通脹保值證券 (TIP) 的敞口。PIMCO指出,該公司近期增持了與美國指數掛鉤債券,以對衝通貨膨脹高於預期的風險。

媒體分析認為,三大資產公司的警告並不意味著,他們認為通脹有還未見頂,而是他們擔心的投資者對於通脹的放緩速度及幅度太過樂觀

數據顯示,美國的中期通脹預期(如普通五年期債券和通脹保值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距)已經從去年3.76%的峰值下降至2.5%。全球市場的類似衡量標準顯示,現在的通脹預期已低於2%

過於樂觀的投資者


貝萊德研究部門首席投資策略師Li Wei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對於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感到震驚,她認為美國經濟的基本情況將是溫和衰退及遲遲無法降溫的通漲

我很驚訝,市場現在已開始押注經濟上行,通脹放緩,美聯儲將於今年下半年轉向降息,我們認為這種樂觀情緒,同時,投資者們已經開始預期會利好風險資產的宏觀經濟背景。這種情緒忽略了全球發達國家市場的通脹粘性,以及或將邁入衰退的經濟前景。

聯博全球多部門主管John Taylor也表示,市場現在認為通脹即將大幅下降,並開始在投資過程中不再需要考慮通脹因素,忽略了其仍處高位的事實

我們認為投資者們低估了可能導致通脹水平超預期的結構性轉變,包括逆全球化和勞動力短缺。

媒體分析指出,投資者在2022年因低估通脹風險而損失慘重:全球股市蒸發了18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創下了有記錄以來最差紀錄。

貝萊德認為,隨著各國人口老齡化出現勞動力不足、地緣政治衝突降低經濟效率以及各國轉向低碳生產模式,未來5年內通脹水平或將高於疫情前

結構性轉變的看法意味著通脹將高於疫情前所習慣的水平,因此將通脹從2022年6月的峰值9.1%降至4%左右並不難,但讓其穩定在3%以下可能會困難得多。

與此同時,各國近期發布的勞動力市場數據也在提醒投資者,對於通脹水平仍需保持謹慎

歐洲1月核心調和CPI同比初值上升5.2%,依然在歷史高位徘徊;失業率處於 6.6% 的歷史最低水平;德國失業率也達歷史新低。這些數字讓歐洲央行強調警惕工資-價格螺旋上升。

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大超預期,失業率繼續下降至3.4%,刷新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押注美聯儲將變得更加強硬。

Pimco的Alfred Murata指出,關於全球通脹究竟何時才能將至2%以下的爭論愈發激烈, 他們建議投資者堅持持有TIP並警惕通脹的頑固性:

我們相信,一些關鍵類別將保持‘粘性’,包括工資、住房和租金,通脹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接近美聯儲 2% 的目標。然而,市場卻開始認為通脹將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到今年夏季將略高於2%。

編輯/Jeffre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