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國內芯片一哥業績曝光!透露這些信號

最後更新:

來源:中國基金報
記者:馮堯         

芯片行業何時可見春意?“消費類庫存半年內可以消化完畢,汽車尤其是新能源領域供不應求”,$中芯國際(00981.HK)$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2月10日的業績會上透露。

就在前一日晚間,這家國內晶圓製造“一哥”披露全年業績。去年全年,中芯國際營收495.13億元,同比增長38.96%,略高於此前預期,而歸母淨利潤121.34億元,同比增長13.08%。其全年毛利率創歷史新高。

不過,芯片行業的寒意在中芯國際2023年預期方面仍有體現。該公司預計2023年全年營收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其中一季度營收或環比下降10%-12%。

毛利率創新高


在國際芯片巨頭$英特爾(INTC.US)$、三星業績大幅下滑之後,又有多家巨頭發出業績下滑預警。萬億市值芯片巨頭$美國超微公司(AMD.US)$$高通(QCOM.US)$最新單季度淨利潤都遭遇超出預期的大幅度下跌。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晶圓製造龍頭,中芯國際運營狀況頗受關注。根據其9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17.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44億元,同比下降19.7%;其扣非淨利潤18.03億元,同比增長13.1%。

從全年來看,中芯國際全年實現營收495.16億元,上年同期356.31億元,同比增長38.97%;歸母淨利潤為121.33億元,上年同期107.33億元,同比增長13.04%。其扣非淨利潤97.74億元,上年同期53.25億元,同比增長83.53%。

從機構此前給出的中芯國際業績預期可以看到,該公司2022年全年實際營收接近券商預測區間上沿(495.27億元),淨利潤高於券商預測均值(118.8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2022年全年毛利率增長到38%,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類供不應求


實際上,除了業績之外,市場最為關心的莫過於庫存消化狀況。在這一方面,中芯國際的庫存情況顯得有些冷熱不均。

趙海軍在今日早間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手機和消費領域庫存相對偏高,其中消費類庫存半年內可能會消化完畢。他表示,庫存最高的是顯示驅動類芯片,庫存消化周期或達三個季度。另外,在MCU類產品方面有些存量,但沒有形成衝擊。

他同時透露,工業界現在沒有庫存,汽車業尤其是新能源領域供不應求。據他透露,隨著公司積極推進的車規級電源管理、車身控製、車用娛樂管理系統等平台陸續推出,新能源汽車相關收入增長顯著。

正是由於部分類別庫存偏高,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也受到一定影響。產能方面,去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月產能雖然由同年三季度的70.6片8英寸增至71.4萬片,但產能利用率卻下滑至79.5%,在去年年中,這一數據為97.1%。受下半年產能利用率下滑,中芯國際全年產能利用率降至92%。

在去年資本支出方面,中芯國際全年資本支出完成約432億元,占全年原資本開支計劃的94.74%。在去年三季報中,中芯國際曾宣布上調全年資本開支,由此前的320.5億元上調至456.0億元,增幅高達42.28%。

在台積電、三星等晶圓大廠削減資本開支時,中芯國際上調資本開支,逆周期擴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芯片國產替代需求。

中芯國際方面透露,至2022年底,中芯深圳進入投產階段,中芯京城進入試生產階段,中芯臨港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中芯西青開始土建。中芯京城因瓶頸設備交付延遲,量產時間預計推遲一到兩個季度。

不做底價競爭


接下來一年芯片行業如何運行?中芯國際也給出新的指引。展望2023年,中芯國際表示,上半年行業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依然復雜,公司一季度給出的指引是:收入預計環比下降10%-12%,毛利率預計降至19%-21%之間。

基於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中芯國際預計2023全年銷售收入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毛利率在20%左右。而該公司表示,由於前期擴產、資本自出大幅增加,2023年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今年資本開支將與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

中芯國際方面表示,持續投入過程中,毛利率承受高折舊壓力,公司會始終以持續盈利為目標,努力把握產能擴建節奏,保證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在產能方面,這家晶圓製造龍頭到年底月產能增量也與2022年水平相近。趙海軍同時表示,目前整個市場產能已經比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增長不少。在他看來,需求量是應該會回來,但價格未必回到原來那麽高。“這要求企業做的產品和技術要更有競爭力,以及跟終端客戶捆綁的要更牢,而不是低價競爭,”他表示。

編輯/Somer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