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金點睛,原研報《2月行業配置月報:以增長復蘇為主線》
中金認為,受益於經濟修復的相關領域有望維持較好表現,兼顧高景氣細分成長賽道。隨著疫情對經濟影響逐步消退,以及前期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地見效,我們認為後續經濟活動的修復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且復蘇斜率可能較高,支撐市場修復的主要邏輯仍在兌現。
配置主線:關注經濟復蘇的成色和節奏,節後市場有望保持相對積極。1月以來國內多數城市逐步渡過疫情峰值期,經濟復蘇的趨勢和消費場景的修復得到進一步加強,特別是春節長假期間國內出行和消費數據的復蘇程度環比改善較為明顯。往後看,我們認為高斜率復蘇有望繼續支持市場修復。配置層面來看,近期需要關注:
1) 春節長假期間國內出行、餐飲、電影等線下消費呈現復蘇態勢。作為中國疫情政策優化後的第一個長假,今年春運客運量相較2022年同期改善明顯,春節假期內國內出遊人數與旅遊收入也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2023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的絕對規模也僅次於2021年。綜合來看,盡管春節長假期間國內出行和消費數據復蘇程度仍低於2019年,但相較2022年已出現較為明顯的改善,預計後續國內消費和線下需求有望繼續回暖。
2) 部分經濟大省強調力爭一季度經濟實現“開門紅”,推動高質量發展。節後開工首日,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多個經濟大省圍繞實現“高質量發展”主題,密集開展調研、主持會議,確立2023年工作目標。例如廣東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要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突圍”;北京市表示2023年要“力爭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結合春節前地方兩會相繼召開,各省製定的2023年增長目標分布在4%-9.5%之間,預計今年“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仍會進一步延續並強化。
3) 2023年1月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創有統計以來新高。今年以來在國內基本面修復預期持續加強、美聯儲加息節奏逐步趨緩的背景下,外資大幅淨流入A股,1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1412.9億元,創下了有統計以來的單月淨流入規模的新高。從今年1月北向資金加倉的主要行業來看,電力設備、非銀金融、食品飲料獲得了北向資金的較大規模淨流入,淨買入金額均超過150億元。
配置建議:受益於經濟修復的相關領域有望維持較好表現,兼顧高景氣細分成長賽道。隨著疫情對經濟影響逐步消退,以及前期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地見效,我們認為後續經濟活動的修復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且復蘇斜率可能較高,支撐市場修復的主要邏輯仍在兌現。未來3-6個月,我們建議關注如下配置思路:
1) 預期不高、政策出現邊際變化受影響大的領域,特別是受益於增長復蘇的相關行業,如受疫情影響的消費等。我們認為隨著國內經濟進入復蘇通道,前期受到宏觀基本面壓製的行業,例如消費板塊、地產鏈條等具有較大的彈性,建議在配置上短期把握基本面有望實現持續改善的板塊,如出行鏈、餐飲鏈、地產產業鏈等。
2) 關注順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景氣有望維持高位的細分成長賽道。近期多地政府出台數字經濟方案,例如河北省提出到2027年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以上;浙江省提出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等等。結合前期印發的《關於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支持下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有望維持高景氣,中期維度成長風格的結構性行情值得關注。
3) 受益於“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的相關國企上市公司。2022年11月監管層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建議關注相關的資本市場配套製度建設,基本面優質、順應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的國企上市公司有望迎來估值重塑的機會。
► 2月行業配置主要調整:上調油氣開采、鋼鐵、計算機、傳媒與遊戲、半導體、消費電子、醫療服務;下調油田服務與工程、建材、基礎設施、銀行、券商、電商、商貿零售、酒店及旅遊、其他必選消費、藥品、農林牧漁。
► 2月行業配置結論:超配家電、輕工家居、醫療服務、計算機、半導體;低配水務及環保、城市燃氣、商貿零售、紡織服裝、電商。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