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吳娟娟

記者獲悉,2023年1月12日美國ETF供應商金瑞基金新推出一只中國市場ETF$KRANESHARES CHINA INTERNET AND COVERED CALL STRATEGY ETF(KLIP.US)$。繼海外另類ETF供應商Granite Shares 2022年 12月13日設立做多阿里巴巴的ETF $GRANITESHARES 1.75X LONG BABA DAILY ETF(BABX.US)$一個月之後,美國ETF供應商金瑞基金出手再推出中國市場ETF。

與此同時,海外最大中國ETF規模創新高。這些信息表明:北向資金之外,海外投資者還在通過其它渠道加碼布局中國。

我們一起來看看。

含下行保護的中國ETF



來自金瑞基金網站的基金信息披露文件顯示,是一只主動管理的ETF,也即ETF並不只是簡單跟蹤指數。基金信息披露文件指出,KLIP基金資產一方面投資於金瑞基金旗下的另一只跟蹤中國互聯網指數的ETF $KraneShares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WEB.US)$或其它相似證券,另一方面通過使用衍生品來提供一定的下行保護。

簡單說,KLIP將KWEB的看漲期權賣給投資者。當KWEB下跌時,KLIP獲得的期權費可以緩衝一部分損失。不過,當KWEB淨值上漲時,KLIP則會損失一部分上漲的幅度。此外,KLIP是一只可提供收益的ETF,它於納斯達克上市。

金瑞基金CIO Brendan Ahern 對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國互聯網比美國的互聯網、科技股或者新興市場股票整體波動更大。因此KWEB的波動較大,而一般來說,標的波動越大掛鉤的期權的期權費越貴。這也就意味著KLIP有望提供較覆蓋其它市場的類似策略ETF更高的收益。根據基金信披材料,KLIP每個月都會基於獲得的期權費來向投資者分配收益。


Brendan Ahern,來源:金瑞基金官網
Brendan Ahern,來源:金瑞基金官網

被問到對當前中國市場的態度,Brendan Ahern 答道,2023年他對中國股票市場持建設性的態度。目前對中國經濟、消費情緒至關重要的三大問題都已向積極方面轉變:中美關系、疫情防控政策和房地產政策都已轉向。中國重啟利好經濟增長,尤其會促進內需消費,利好互聯網公司。目前歐美央行仍在為控製通脹而采取偏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偏寬鬆,因為中國的通脹水平很低。此外,中國股票的估值仍是合理的。

Brendan Ahern認為鑒於過去10年美股和美元的強勢走勢,目前全球投資者都高配了美國股票。上述原因下,中國和其它非美股票估值具吸引力。投資者或早或晚會看到這一點。有的投資者會較別人更早發現這一點。Brendan Ahern認為從美股轉向非美股票市場是巨大轉變。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方面,做出改變是困難的,但另一方面KWEB的資金流情況已經表明,有些投資者已為中國市場反彈做好準備。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經濟反彈會提振消費者情緒。這對中國股票整體都有幫助,但有些板塊或者領域會獲益更多。2022年中國居民形成的巨量超額儲蓄為消費提供了潛力。跟蹤互聯網指數的KWEB將受益於中國消費復蘇,此外,跟蹤中國消費龍頭的ETF 也將受益消費復蘇。

金瑞基金主打中國ETF,在海外市場推出了-後成為“網紅”ETF 的KWEB 和數十只其它中國主題ETF。其中,KWEB是海外受關注度最高的中國ETF之一。它的規模一度超過85億美元。2021年、2022年淨值下跌KWEB規模相應縮水。近期市場反彈之後,KWEB的規模再度回升。目前KWEB的規模約77.7億美元。

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規模創新高


北向資金洶湧流入,海外機構做多中國的情緒可見一斑。而海外上市的ETF  則從另外的角度印證了海外市場開啟的“做多中國情緒”。例如,海外上市規模最大的中國ETF -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ETF $MSCI中國ETF-iShares(MCHI.US)$日前規模達90.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約折合615.81億元人民幣。

MCHI 跟蹤的指數MSCI中國指數雖是寬基指數,但是基於指數編製規則,指數中部分行業占比較高。例如,來自ETF.com 網站信息顯示,指數中技術服務行業占比20.02%,金融行業占比為18.34%。指數的前十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BABA.US)$$美團-W(03690.HK)$$京東(JD.US)$$建設銀行(00939.HK)$$中國平安(02318.HK)$$拼多多(PDD.US)$$百度集團-SW(09888.HK)$$網易-S(09999.HK)$$藥明生物(02269.HK)$。前十大重倉股占比為41.78%。


除了MCHI,海外規模較大的中國ETF 近期規模或多或少有所增加。例如,美國市場上市的規模超1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ETF有6只,分別為MCHI(跟蹤MSCI中國指數)、KWEB(跟蹤中國互聯網指數)、$iShares中國大盤股ETF(FXI.US)$(富時中國50指數)、$滬深300中國A股ETF-德銀嘉實(ASHR.US)$(跟蹤滬深300指數)、$中國ETF-SPDR S&P(GXC.US)$(跟蹤標普中國指數)、$中國科技指數ETF-Invesco(CQQQ.US)$ (跟蹤中國科技指數)。這6只ETF規模分別為90.9億美元、77.7億美元、61.7億美元、22.9億美元、13.4億美元、10.4億美元。


目前美國市場上市了60只中國ETF,覆蓋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債券、貨幣等。這些中國ETF合計管理規模325.4億美元, 折合2204.42億元人民幣。

買爆還買!



根據相關規定,當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28%時,港交所暫停接受相應滬股通、或者深股通股票的買盤,但仍可接受賣盤(一般稱“股票被買爆了”)。不過,這並不代表外資就不能買了。境外投資者仍可通過合格境外投資者(QFI)通道買入股票。當境外投資者持股達到30%時,則QFI也不能買了。

來自深交所的信息披露顯示,截至2023年1月18日,6只股票的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4%。其中,3只股票的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雨虹(002271.SZ)$。這只股票的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9.31%。這意味著,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8%被買爆之後,盡管深股通買盤關閉,但外資仍在通過QFI通道繼續買入。

東方雨虹不是個例,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北向資金已經淨流入1032.75億元。


過去一個月來,$中國平安(601318.SH)$吸引北向資金淨流入93.74億元,$五糧液(000858.SZ)$吸引北向資金淨流入82.39億元,$貴州茅台(600519.SH)$吸引北向資金淨流入82.39億元,$寧德時代(300750.SZ)$吸引北向資金淨流入56.37億元。


景順Kristina Hooper :中國復蘇可能近在眼前


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 在領英上發布投資周報表示,進入2023年中國股票市場表現突出。2023年前兩周股票已經上漲了雙位數。投資者因中國重啟和疫情政策優化而感到激動。在去年中國股票開始反彈的時候,投資者可能仍心存疑問:什麽時候我們才能看見中國經濟的強勁的復蘇信號。

Kristina Hooper認為復蘇可能近在眼前。一方面,盡管市場對中國2022年中國的GDP增長,但是中國交出的答卷超出預期。另一方面,即便是由於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拖累了經濟活動,但是12月中國的經濟和生活活動令人激動。

Kristina Hooper 認為她現在對中國一季度的經濟情況更樂觀。此前她認為一季度可能情況復雜。因為農歷新年,家庭團聚等刺激消費。但是“春運”無疑會增加新冠感染數。可能會進一步拖累經濟。但從12月的經濟活動來看,她目前認為可能積極方面的影響是主要的。

最壞的情況就是一季度經濟活動疲弱,但即便如此,大家也可期待二季度中國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這一增長由強力的居民消費驅動。總之,Kristina Hooper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GDP增長超過5%。

編輯/Somer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