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瑞銀表示,2023年將是全球經濟的“拐點年”。
該機構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哈默斯(Ralph Hamers)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間隙表示,通脹、利率和經濟增長是此次論壇的焦點。
投資者對最近主要經濟體發布的大量有希望的數據持謹慎樂觀態度,通脹數據表明,消費者價格漲幅可能正在回落。
世界各國央行一直在積極收緊貨幣政策,以將通脹拉回到各自的目標水平。人們希望政策製定者可能能夠結束加息周期,限製對全球經濟的潛在損害,這將提振在2022年遭受重創的股市。
哈默斯在世界經濟論壇間隙建議,在確定通脹下降已成為一種趨勢之前,市場應等待更多輪關鍵數據的出爐。
哈默斯說:“我們知道,能源價格和其他價格也會對一些數據產生巨大影響,無論是在消費心理方面,還是在實際價格方面,所以在這種情況演變成一種趨勢之前,我認為我們必須謹慎。”
“我們確信的是,通貨膨脹肯定在美國和歐洲都在放緩。我們實際上認為,歐洲今年將比美國更早進入低谷。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還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更多我們認為今年將是通貨膨脹的轉折點。”
盡管整體通脹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能源和食品價格下跌,但各國央行仍高度關注勞動力市場,以尋找工資上漲壓力的跡象。
美國1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2.3萬人,失業率降至3.5%,平均時薪較上年同期增長4.6%。
英國勞動力市場也證明了其韌性,在兩位數通脹、好於預期的經濟數據和全國範圍內的罷工行動的背景下,數據表明工資壓力可能會持續下去。
平均總薪酬(包括獎金)和平均定期薪酬(不包括獎金)分別從6.2%和6.1%增長了6.4%。盡管這一數字遠高於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所希望的薪資增長水平,但經通脹因素調整後,這一數字仍呈下降趨勢。按實際價值計算,總工資和常規工資都下降了2.6%。
盡管這些壓力在最新數據中顯示出放緩的跡象,但勞動力市場的持續反彈將增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繼續加息的壓力,以防止通脹變成結構性通脹。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首席執行官比爾•溫特斯周二表示,他對通脹正在走下坡路的結論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考慮全球形勢時。
“通貨膨脹還沒有結束。我們經歷了能源價格的大幅升升,我們也經歷了能源價格的部分減壓,但根本原因是,美國的就業市場仍然相當強勁,世界各地都存在勞動力短缺。”
他說:“工資通脹雖然可能有所緩和,但我認為是結構性的,所以我認為美聯儲還沒有完全完成。我認為他們還會加息幾次,但他們將密切關注他們的行動對經濟的影響。”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