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終身黑白

春節假期,一眨眼就結束,收拾收拾心情,用最飽滿的狀態迎接新的開始!我們應該如何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體系?

再好的股票,如果不會買賣方法,也很難賺到錢,會用科學方法,才能收益超過90%的投資者。

巴菲特說過:投資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而需要一個穩妥的思考框架作為決策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控製自己的情緒。所謂的思考框架和決策的基礎,就是一個人的投資體系。

體系沒有好壞之分,大前提是要適合自己。對自身的定位要準確,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回避自己的劣勢。然後保持一個好心態,哪怕是降低一些收益都是值得的。

性格合適並且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外加學習一定的知識,我認為就足以獲得一份不錯的投資收益。但如果只是擁有知識,沒有良好的心態和合適的性格其實是很難做好投資的。

巴菲特說過:投資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而需要一個穩妥的思考框架作為決策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控製自己的情緒。

所謂的思考框架和決策的基礎,就是一個人的投資體系。

先說一下我對體系的看法,經常看到有人為了交易體系爭的面紅耳赤,首先我認為體系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情況,適合自己才最重要,每個人的風險偏好、收益預期,性格都不一樣,放棄自身情況,單純去討論哪種方法最好沒有意義。

這就好比職業運動員也會各有各的特點,1米6的球員和1米9的高中鋒去爭論頭球是不是好的進攻方式沒意義,因為他們的基礎條件就不一樣。

所以體系我認為沒有好壞之分,適合自己是前提。

有三個關鍵詞,能賺錢,足夠穩,可復製,先做到這三點再去嚐試優化自己的體系。

01 對自身的定位要準確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認為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回避自己的劣勢。

楊絳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仰望你,階上也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我們人類很容易被外界情緒感染,大多數時候也很容易高估自己,如果我們只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可能影響並不大,但在投資上如果不能正視自己,造成的結果就是,經常期望於賺自己能力以外的錢。

那我們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

大方向來說,對於我們個人投資者,優勢是沒有業績壓力,不用去和別人比賽,我們完全可以慢慢布局一些低估的企業,不用想著時時刻刻戰勝別人,不用為了短期業績不掉隊,去幹一些高風險的事,這其實可以大大降低我們的投資難度。

我們的劣勢是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少,沒有專業的團隊,想去和機構拼消息的速度深度以及消息的反應能力,不是很容易,在自己劣勢的區域戰勝別人太難。

所以我的體系是不做短線,無論炒題材追熱點是否可行,作為個人投資者我的精力是有限的,也沒能力獲得比別人更快更準確的信息。

我比較喜歡在別人唾棄的企業中找機會,因為不用和別人比拼業績,有時間等市場認知轉變,而不是為了年底排名去執著於尋找當前熱點。

投資這件事別老執著於去找市場明天、下個周喜歡什麽,時間越短越難預測,預測越多越易出錯。

進一步,我對自己的定位,生活在一個小城市,學習普通,家境普通,見過的市面普通,努力和勤奮普通,活了幾十年小範圍內沒有一件事能做到頂尖,基本可以認定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漫長的投資生涯中不犯錯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的體系出發點,就是自己一定會犯錯。
那麽怎麽盡量減少犯錯的影響呢?

首先就是適當分散,讓自己不至於犯一次大錯就徹底離場。

其次呢就是盡量買的便宜,留下足夠寬的安全邊際,任何一筆交易先去想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才考慮可能帶來的收益。

當然追求買的足夠便宜,一定會錯過很多機會,但我認為這不重要,因為我們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量,大多都是7~8位數,其實也並不需要那麽多機會,每一兩年能撿到一個極度低估的機會足以。

真正的成熟不是盲目的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在投資中揚長避短就好。

02 保持一個好心態


我們常聽一句話「心態崩了」,一個人在心態失衡的時候是很難做出理性的決策的,一個不理性的決策,期望他能帶來好結果,那也只能等待幸運女神眷顧了。

對於保持好心態,有以下幾點:

  • 別把投資當成一個比賽,無論什麽體系,都不可能適合所有時期的市場,階段性的慢很正常,自己快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別人快的時候不要輕易詆毀。

最近看到一些今年業績不好的大V的發言,話里話外的意思,雖然今年自己慢但是走的是正道,那些今年賺錢多的人也遲早要虧回去。

其實完全沒必要,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有一種投資方法,我們可以不選擇,但要允許別人選擇,不該上升到道德綁架的層面。

  • 我不會把所有資產集中在一個行業或一家企業,因為一旦所有資產押注在一個行業或一家企業,首先壓力會很大,壓力大的情況下決策失誤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並且當大部分身家都壓在一只股票上,名聲、財富都和他捆綁到了一起,就很容易被蒙蔽雙眼,容易屁股決定腦袋,聽不得反對意見,忽略企業不好的消息。

甚至有時候即使看對了,也可能某一兩年這家企業就是不受待見,這個時候是很難熬的,看著指數不停漲自己不賺錢,就很容易變成怨婦。

所以我的體系中一般都是3-5個主要持倉並且在不同行業。

  • 我一般是左側逐步建倉,價格到了我可以接受的範圍我就會先買一些,如果股價繼續下跌給了更高的概率和賠率,我會選擇加大倉位。

為什麽分批買,為的是讓自己進退有據,漲了賺錢,跌了賺股票。當然這是在自己對企業商業模式判斷準確的前提下。

如果想等到一個極端低的價格才開始買,有很大的可能錯過,一旦一家企業你看好但沒有買,他卻上漲了10%,20%,這個時候就會非常影響心態,即使他依然便宜,也會不甘心,最終可能導致錯過。

  • 對於一些短期漲幅過大的企業我會適當降低一些倉位,實際上當一家企業股價的漲幅遠遠超過業績的漲幅時,這筆投資成功的概率和賠率就會下降,我認為適當降低一些倉位也是應該的。

總的來說為了能保持好心態,哪怕是降低一些收益都是值得的,因為人真的很難在心態失衡的情況下做出好的決策。

03 明白自己選擇的概率


小概率的事可以靠運氣對一次,對兩次,但一件事情長期做,一定會面對大概率的結果。

這事只做一次,有可能出現小概率的結果,這事要做一生,不可能每次都是小概率的幸運發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在股市我們一定要堅定的選擇大概率成功的機會去投資。

去追高70、80甚至上百PE,卻沒什麽業績增長的企業,去買那些你根本看不懂邏輯的股票,去追各種題材,可能這一次幸運,但是不可能一直幸運。

股市的殘酷在於,幸運一次往往不夠,幸運一生又不可能。

04 分清錯過和做錯


錯過沒什麽可怕的,這個市場幾十個行業,幾千家企業,我們不可能做到每家都了如指掌,你覺得高估他又漲了,你覺得不是好的商業模式但他卻越來越優秀,這都很正常。

這個市場有人賺趨勢的錢有人賺價值的錢,你不可能全都賺了,即使賺價值的錢,也一定有我們看不懂的價值。

投資中錯過了很多機會無非是少賺錢甚至不賺錢,但是反復做錯就會迫使你離開這個市場。

錯過不是你的錯,做錯才是你的錯。

如前文所說,對於個人投資者一兩年能找到一家好企業足以,我們並不需要那麽多機會,更何況在我們能力圈以外的也談不上是機會。

05 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


投資有點像考試,你要不斷的決策不斷的判斷,只有你持續作對才能持續得分。

但投資也有和考試不一樣的地方,黑白給他取名為「自助考試」,就像我們吃自助餐一樣,你可以去選自己喜歡的題。只要你足夠理性只選自己會做的題,就足夠戰勝市場。哪怕只是定投滬深300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大多數人在股市失敗都是因為貪婪,總想從自己的能力圈以外找機會。

芒格說: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06 可復製的才是有意義的


為什麽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為什麽要有自己的投資體系?

因為可復製的才是有意義的,股市的賠率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高,靠運氣、打探消息,真的對了一次來個翻倍無非幾十萬變成100萬。

如果方法不可復製,最終對對錯錯,這些錢還是要虧回去,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只有堅持在自己能力圈內投資,有穩定的投資體系,才能保證一個較高的勝率,慢慢累積復利。

07 避免毫無意義的嚐試


打探消息,或者問別人能不能買,這樣投資,對了下次很難復製,錯了也沒辦法吸取教訓。

投資這事的難點在於,經常得不到正確的反饋,有時候一個錯誤的決策賺錢了,有時候一個正確的決策短期反而帶來了損失。

如果投資的決策不是出自個人的思考,就會被短期的答案蒙蔽雙眼走向錯誤的路。

投資體系是不可能一下就建成的,別人口中的方法和經驗,如果自己不實踐很難知道是否適合。

投資前期犯錯並不可怕,首先剛入市本金少,其次沒人能進入一個新領域不犯錯,我們不能因為怕犯錯就放棄自己思考自己決策,只有自己努力去做,才能在正確中總結經驗,在錯誤中吸取教訓,體系才可能越來越完善。

08 不做不合理的事,但要學會接受不合理


市場總有不理性的時候,股市經常有這樣一種情況,自己的持倉大漲甚至高估就覺得理所當然。

如果是自己持有的企業沒漲,別的企業大漲後估值偏高就冷嘲熱諷,其實這毫無意義。

正因為市場不是時刻理性的,理性的投資者才有撿便宜的機會,我們既然享受了市場不理性時撿便宜的機會,就要理解市場不理性帶來的局部高估。

投資這事,不嫉妒別人,努力做好自己。

09 懂得逆向思維,不要期望從一致看好中尋找機會


一家企業人人都看好,意味著這個市場絕大多數的參與者都買入了這家企業,這個時候他的定價往往是超過價值的。

相反一家企業充滿分歧,甚至被一直看空的時候,反而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好機會,一家企業人人都覺得他是垃圾,市場也給了他是垃圾的定價,但你發現他其實還有可以利用的地方,這個時候去買,最差的結果無非是按垃圾的定價買了垃圾,不會虧大錢,相反如果你的看法是正確的,就可能成為一筆非常優秀的投資。

但從眾是我們人類的天性,一家企業人人都說好我們也附和也興奮,別人都說垃圾的企業我們就嗤之以鼻。
但實際上在一個70%的人都虧錢的地方,跟隨大多數人做選擇,自然也很容易獲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結果。
所以對於投資格雷厄姆說過:第一正確思考,第二獨立思考

巴菲特說過: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

芒格說過: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10 任何交易之前,先考慮最差的情況


我們虧錢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只想到了好的結果,卻沒考慮對應的風險。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盲目追高買入,只想小概率的好結果,不想大概率的壞結果,然而在這個市場只做大概率成功的事才是生存下來的奧秘。

投資中我們犯的第一次錯可能是運氣不好,可能因為意外,但當你一邊謾罵止損,一邊又盲目進行下一次交易,這已經不是意外,而是你的選擇。

11 學會聆聽不同的意見


面對一個投資機會時,相同的觀點頂多是給我們打氣助威,不同的觀點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思考,幫我們找到這筆交易的漏洞。

如果一家被大眾一致唾棄的企業,所有看空的觀點你都能有理有據的反駁,這大概率是個好機會

12 學會承擔責任


如果我們永遠把交易錯誤的原因歸咎於市場、公司、證監會,或者不該聽某某人的意見,我們就永遠都不可能成長。

大環境是賽道,個人體系是賽車,賽道每個人面對的都一樣,一個賽車手想取得好成績,改進賽車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要求主辦方按自己的想法去建賽道。

這個市場好或不好,是否有缺陷,都有人持續從這個市場賺錢,如果覺得這個市場完全就是個騙局或者無藥可救,最好的選擇是離開,而不是一邊謾罵一邊沉迷其中。

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好:不妨先做出點成績,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不然在別人眼中你就只會嘰嘰哇哇,怎麽看都是矯情。

英國聖公會主教墓碑上的一段話:

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受到任何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 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於是我將眼光放的短淺了一些 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 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

當我到了遲暮之年 抱著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親近的人。

但是 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

現在 在我臨終之際 我才忽然意識到

如果最初我只改變我自己,接著 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

然後在他們的激勵和鼓勵下,我也許就能改變我的國家

在接下來,誰又知道呢?

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世界之前想到的是先改變自己,也許事情就沒那麽難了。

13 我們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開始寫分享以後收到最多的提問,就是:老師某某股票可以買嗎?

實際上當你把決策交給別人的時候,這筆交易就很難成功了,再好的企業如果自己看不懂邏輯都沒意義,漲了十倍的茅台中間也會有無數下跌的時候,大部分企業經營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如果你不是真心認可,不可能面對長漲跌耐心持有很多年。

只是因為別人喜歡買入,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漲一點擔心回撤拿不住,跌了擔心別人的意見不可靠很恐慌。

14 難走的路往往越走越好走,好走的路往往越走越艱難


付出和收獲一定是成正比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既簡單又能賺大錢的方法,即使有,因為過於簡單,也會因為無數新進入的參與者把他的收益降低。

想在股市賺錢,必須付出對應的努力,如果這事簡單到打聽消息,隨便看看K線,追追熱點就能做到,不會有70%的人都虧錢。

別人選擇了安逸,你選擇了奮鬥,你就必須要比別人更努力,你不能一邊期望將來比選擇安逸的人過的更好,現在又想和選擇安逸的人一樣舒服。

一旦選擇了投資這條路,不斷學習這件事是不可能逃避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比如閱讀,同樣的時間拿來追劇一定更舒服,並且有時候即使看了一兩天書也沒咩大改變,最終就放棄了,但實際上好的習慣都是在將來能給我們帶來收益,而壞習慣總是馬上能讓我們得到快樂。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雖然短期內效果並不是那麽明顯,但是只要你堅持下去,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會超越自己,實現不可能。

壞的習慣每天讓我們沉迷於當下的快樂,每次都想著明天開始,轉眼一看一年就這麽過去了。

15 這不是一條快的路


股市很難賺快錢,因為他的賠率不足夠高,買彩票可以幾千中500萬,在股市不行。

在股市靠承擔高風險換取高回報,不足以一次解決問題,保持長期對就必須要降低風險偏好,這就意味著不可能持續有很高的收益。

我們不能盲目的覺得前30~40年造成的生活現狀,進入股市分分鍾就解決了,這是一條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認真走好的路。

所以先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不要為了100公里外的美景忘記腳下的風險。

很多人願意用6年時間尋找直接上6年級的方法,卻不願意從一年級開始耐心學6年。

16 投資是為了生活更好,不是為了拿現在的生活搏一把


每當你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時候,請理性一些。

如果你拿了3萬5萬博也沒意義,幾年幾百倍的收益有這樣的傳說,他為什麽是傳說,14億人就出了一個,稀有到極致才叫傳說。與其奢望自己是天選之子,不如穩定理財賺點零花錢。

如果你拿了幾十萬,幾百萬,你已經小有積蓄足夠幸福了,想想現在的生活,有收入,有積蓄,切莫因為一時的貪婪毀了現在的美好。

有時候小人物,小欲望,小滿足何嚐不是大幸福呢。

寫到這,基本上想說的都寫得差不多了,總之如果是在認真做投資這件事,不驕不躁,認清自己,勇於承擔責任,並逐步建立適合自己性格的體系,我認為是必須的。

如果只是想在股市隨便玩玩,也沒什麽大不了,但是切莫因為貪婪毀掉現在的生活,人生的苦,往往源自盲目的執著,總想去得到自己能力以外的東西,人生的難,難在放下,一旦放下超出自己能力的欲望,生活就會變的容易。

人生如海,祝你有帆有岸。

編輯/Bill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