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周三,港股一掃昨日疲態,重拾漲勢。截至午間收盤,恒生科技指數漲1.4%,國企指數漲1.32%,恒生指數漲1.15%。盤面上科技股集體走強,阿里、百度、騰訊漲約3%,嗶哩嗶哩漲超2%。


整體來看,1月以來,港股開啟回暖模式,恒科指累漲超12%,國企指數累漲超10%,恒生指數漲超9%,科技股也全線穩步上揚。

值得關注的是,今日阿里延續升勢,盤中一度漲超5%至115港元,股價創7月11日以來新高。月初至今,股價已升漲超31%,領漲一眾大型科技股。


另外,昨夜美股阿里也表現優秀,收漲3.65%報114.88美元。近幾日來,阿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本輪的大漲,又釋放了哪些積極信號呢?

利好消息頻傳


一個重要的消息是:昨日,杭州市政府與阿里簽訂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同日,杭州市委書記劉捷還調研了螞蟻集團等企業。

阿里張勇對此表示,阿里將堅決扛起使命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並將在智能物聯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與杭州深化合作。

其實對於互聯網頭部企業的發展與責任,在央視1月7日的節目中,張勇就曾稱,疫情三年,中國數字化進程按下快捷鍵,在過去3年紮根實體經濟,推動數字融合,是阿里應對疫情的鑰匙,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

2023年,張勇認為這一年的關鍵詞是“進”,阿里要往前進,整個社會也要往前進。阿里與與國家社會發展目標的同頻共振、高度一致,對未來發展,阿里很有信心。2023年最大的機遇,在於企業運營與社會生活全方位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紮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

而除了本次簽訂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與調研之外,其實早前雙方就已經有所“互動”。

12月18日,浙江省相關領導就在阿里進行了調研活動,並鼓勵其要在推動發展、國際競爭和造福社會中大顯身手,爭當規範發展模範生、創新發展領頭羊、融通發展支撐者。

從這些大動作來看,無疑也讓互聯網平台企業、民營企業的信心得到了提振,同時也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平台經濟將迎來規範發展新機遇。

另外據悉,杭州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也已在製定中。

互聯網板塊復蘇在望?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全面放開,經濟的加速恢復,大行們也開始唱多中國資產,並對資本市場的互聯網股報以重望。

高盛近日指出,鑒於中國重新開放的速度快於預期、宏觀經濟復蘇和監管正常化,預計中國互聯網板塊的利潤還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該行認為第二至第四季的企業估值及盈利增長,將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未來一年前景穩健發展,在宏觀復蘇中較看好廣告、支付及招聘業務,主要受益的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微博,以及騰訊、BOSS直聘及滿幫,均予“買入”評級。其中將阿里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由130港元升至135港元。

摩根大通則預計阿里2024財年盈利增長強勁復蘇。由於受疫情影響,預計至今年3月底止的2023財年第四季的收入增長將加快到6%,但受累疫情,料核心收入將按年下跌1%。但預計由2023年第二季(下財年首財季)開始,消費者情緒將基本恢復正常,並相信阿里的核心收入按年增長可能會加速到10%。

在持續的成本優化基礎上,恢復高利潤率的核心收入增長率將為利潤率的提高提供進一步的動力,預計阿里的經調整後淨利潤增長將在2024財年加速至40%以上。摩根大通重申予阿里H股增持評級,目標價135港元。

匯豐研究指出,阿里在中國及海外的商務及雲業務增長回升,加上監管環境改善,近期關連公司螞蟻集團整改進展正面。該行將阿里H股目標價由121港元上調至137港元,維持買入評級。該行表示,集團短期雲計算業務增長或低於預期,但認為中期增長率或有驚喜,尤其是隨著宏觀經濟的改善,需求正在復蘇。由於營運槓桿擴張,將阿里2024至2025財年的收入預測上調了約1%,盈利預測上調約2%至3%。

中金公司表示,所謂大時代,是指個體公司的主觀努力退居次要地位,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或成為主導基本面的主要力量。互聯網板塊2023年的主旋律之一仍舊是宏觀層面因素的修復。

隨著宏觀因素的修復,對個體公司考察的重要性亦將日益凸顯。中金公司表示,由於監管、退市疑慮、疫情、消費乏力、美國加息、外資撤離等內外部因素共振,互聯網板塊2022年前三季度出現了較明顯跌幅,而近期各種因素陸續有所好轉,尤其疫情政策持續優化,有望帶來電商、廣告等行業復蘇,帶動板塊出現較明顯反彈。

展望2023年,關注重點一方面仍在於偏宏觀層面諸多重大因素的修復情況,另一方面則是判斷穿越這些外部因素,企業內部競爭力在這兩年中發生了何種變化。

編輯/new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