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港股2022年接近尾聲,在2022年,港股恒指年初走高,突破25000點,此後一路下跌,在10月底一度跌破15000點,但在11月以後,恒指迎來暴力反彈,近期更是突破20000點大關,展望2023年,港股將何去何從,各大券商怎麽看,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摩根士丹利繼上月中調高恒指目標後,再度上調恒指目標,在基本情境下,將恒指明年12月目標價由18200點上調至21200點,相當於預測明年12月市盈率9.9倍。大摩亦調高國指目標,在基本情境下,國指目標由6150點調高至7400點,相當於預測明年12月市盈率9.1倍。
平安證券指出,放長視角看,內地從疫情中修復是可預期的,經濟實質性修復將在2023年中左右到來,加上港股估值仍處低位,預計2023年恒指高點在23000-25000之間,推薦逢低配置港股優質資產。從整體估值修復的角度推薦恒生科技互聯網、可選消費與交運文旅為代表的“一體兩翼”與國企集中的金融地產、上遊周期與公用事業板塊;從盈利修復的角度推薦高端製造業、醫藥創新藥以及新興科創龍頭。
中泰國際表示,過去十年恒指的平均預測PE是11.3倍,但我們認為未來兩年恒指的估值中樞會向下移動,很難回到過往水平。預測2023年恒指將在16100至23900點區間運行。可以關注餐飲、旅遊、酒店、航空、博彩、珠寶、醫療服務。 此外,醫療用藥的需求提升亦有利製藥及醫療器械行業;看好政策確定性較強的製造業如重型工業、新能源車、汽車零部件、儲能、電力及清潔能 源設備、新能源、半導體、軟件等。
中信證券表示,在當前至明年1季度的衰退預期交易後,2季度起港股料將進入估值抬升階段,隨著下半年國內經濟復蘇提速,料港股更將迎來估值和業績的雙重修復。美股來看,至明年1季度,衰退預期的交易或給美股帶來下行壓力,此後將進入2季度業績下修的衰退周期的“上半場”,但隨著負面預期充分反映,疊加流動性預期轉暖,美股下半年在衰退周期的“下半場”有望重拾升勢。
中金策略表示,港股最困難時候已經逐步過去,轉機漸現。節奏上,我們預計波折中上行。當前第一層的風險溢價的修復基本完成。明年一季度美聯儲停止加息驅動美債利率進一步下行或帶來第二層進一步的估值修復機會(MSCI中國除A股P/E仍低於過去十年均值約0.7倍標準差),而後續在國內內需政策持續發力下的盈利修復將提供更大反彈空間。
綜合對比不同底部的特征,我們認為目前時點有些類似2019年初(初期為美債利率下行驅動的情緒和估值修復,已經基本完成),如果後續政策加碼推動基本面持續向好則有望迎來更大級別行情,類似2017年;否則可能轉為類似於2019年的成長風格主導結構性行情。因此不難看出,對於未來走勢而言,外部美聯儲政策節奏固然重要,但國內增長修復力度將更為重要。
申銀萬國發研報指,鑒於 2022 年流動性和基本面雙觸底,歲末年初在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地產政策開始回暖、美聯儲加息周期進入尾聲等因素刺激下,看多2023年港股幾乎成為了市場的一致預期。
在該行的中性假設下,恒生指數潛在收益率為8%,而樂觀情景下可以達到33%。歲末年初可能是市場反彈的重要窗口,而年中前後市場可能迎來向上向下因素的拉鋸戰。科網板塊仍然是平衡了彈性和可持續性後我們的首選,醫藥和大金融等板塊亦有可能迎來估值修復的行情。
國泰君安海外戴清團隊指出,港股恒生指數在2023年預期回報率為36.6%,或領先全球其他主要股指。同時還預計港股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將在2023年見底回升,恒生指數在2023年將有亮眼表現。其中,估值部分修復和盈利增速將分別拉動19.4%和13.7%的恒指預期回報率,剩餘的3.5%貢獻率來自恒指的預期股息率的拉動。
凱基亞洲表示,以市盈率作估值參考,現時恒指市盈率由十年的低位7.26倍回彈至9.08倍。在基本情境,明年恒指目標價為21,100點(10.3倍市盈率);樂觀情境為23,300點(11.2倍市盈率)。港股投資四大主題:社會消費有望回升,華潤、中國中免;估值修復類的京東、友邦、太古等;能源安全東方電氣、中廣核電力;防守股中銀香港、中國電信。
興證策略張憶東表示,冬去,港股2022年10月底低點已透支了利空;春來,國內外政策信號恰似宣告港股步入春天的布谷鳥之聲,2023年是港股值得做多的窗口期;2023年港股並非轟轟烈烈的大牛市,行情仍有顛簸。
主線一:互聯網及信創產業鏈,受益於互聯網政策改善及數字經濟刺激政策。
主線二:地產、能源、金融等價值股龍頭,受益於經濟復蘇及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構建。2023年傳統產業中的優質央企國企港股將有望價值重估。
主線三:消費及服務的結構性行情,受益於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和消費復蘇。
主線四:先進製造業——汽車產業鏈、新能源、生物醫藥、科技硬件等。
多路資金加入唱多港股陣營,機構稱投資窗口已開啟。風口當下,不知如何選擇個股?交給專業基金經理>>點擊了解更多大中華主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