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英國養老金危機表明,有必要持有流動性資產,以便在經濟不景氣時立即籌集現金。

英國養老金可能拉開了全球養老金暴雷的序幕。

經合組織(OECD)警告稱,養老金在投資非流動性資產時應“極其謹慎”,因為利率上升和股市下跌增加了他們快速獲得現金的難度。

經合組織金融事務部私人養老金部門首席經濟學家Pablo Antolin近期表示:“目前有人呼籲在監管方面實現更大的靈活性,允許(固定繳款)計劃投資於非流動性和基礎設施,這沒什麽問題。”“但我們也必須極其謹慎,因為流動性問題在投資策略管理中非常重要。

在低利率時代,養老基金將大量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和私人股本等另類資產(Alternative Investment),以擺脫國債的低收益率。但此類投資通常缺乏流動性,無法在緊急時快速換成現金,為近期英國養老金的崩潰埋下了伏筆。

今年9月,前英國首相特拉斯災難性的“迷你預算”導致英國國債暴跌,進而導致持有資產約2/3為英國長期國債的LDI(負債驅動型投資)基金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作為LDI擁躉的英國養老金因此面臨“奪命連環”Margin Call,不得不出拋售債券等各種資產填補巨大的資金窟窿,期間幾度接近崩潰。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也指出了這種方法的風險。OMFIF近期在一個有關央行、經濟政策和公共投資的獨立論壇上表示:

在流動性相對較差的市場追逐更高的回報率,使基金在未來改變策略方面的靈活性降低。

最近的英國養老金危機表明,有必要持有流動性資產,以便在經濟不景氣時立即籌集現金。

除了流動性風險,經合組織警告稱,另類投資所需的盡職調查水平,可能超出了許多規模較小的基金的能力範圍。

Antolin表示:

如果你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養老基金,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大型投資團隊,他們就有能力做出這些選擇,並對這些非流動性資產進行很好的評估,以便引入這些資產。

但中小型養老基金做不到,它們需要金融工具來投資......我們看到的是,投資於非流動性和基礎設施的金融工具並不多。

上述警告發出之際,養老基金對另類投資的興趣幾乎沒有放緩的跡象。12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目光投向涵蓋從基礎設施到私人信貸等各個領域的私人資產,私人資產的作用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但不可否認的是,另類資產確實為全球公共養老金計劃帶來了好處。

例如,擁有77.8萬名成員的弗吉尼亞退休金報告稱,在2022財年,其公共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持有量分別下降了14.8%和10.6%。相比之下,同期其實際資產和私人股本的回報率分別為21.7%和27.4%。

另外,OMFIF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資產規模超過3萬億美元的公共養老基金中,近一半計劃增加對另類投資的敞口。

調查還發現,能夠對衝通脹的資產,包括基礎設施和一些房地產,是最受青睞的資產之一。

“鑒於(全球養老金)的表現明顯優於預期,並且對通脹的擔憂揮之不去,人們有意進一步進軍實體資產和私人股本領域,這並不令人意外,”OMFIF在一個有關央行、經濟政策和公共投資的獨立論壇上表示。

編輯/pheo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