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24890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2023年,這些頂級半導體公司將如何發展?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2023年,這些頂級半導體公司將如何發展?

最後更新: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近日,Tech Wire Asia對全球半導體行業進行了一些預測,預計到2023年,該行業將出現四年來的首次萎縮。據行業專家稱,盡管該行業仍有望實現十年增長,預計到 2030 年將成為價值萬億美元的行業,但短期前景迄今已惡化。 

拖累本質上是不可避免的供過於求,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而變得更糟。不斷惡化的經濟前景對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產生了特別大的負面影響,這使得 DRAM 市場不僅在 2022 年餘下時間,而且在 2023 年前三個季度都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 

就背景而言,Gartner Inc 分析師預計今年 DRAM 收入將下降 2.6% 至 905 億美元,並將在 2023 年進一步下降 18% 至 742 億美元。甚至內存市場也見證了需求疲軟、庫存膨脹和客戶要求大幅降低價格的情況。因此,預計 2023 年內存部分的收入將下降 16.2%。

從本質上講,在當前關頭,半導體市場在消費者驅動市場和企業驅動市場之間兩極分化。正如 Gartner 所說,盡管宏觀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擔憂迫在眉睫,但企業驅動的市場,如企業網絡、企業計算、工業、醫療和商業運輸,迄今為止相對具有彈性。

但對於上述細分市場中的半導體廠商來說,情況會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

台積電,世界領先的晶圓代工廠


正如台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在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所描述的那樣,這家台灣巨頭仍將 2023 年視為增長年,主要受到周期性而非結構性挑戰的影響。這家芯片巨頭還指出,供應鏈庫存已在今年第三季度達到頂峰,並將影響 2023 年上半年的晶圓廠利用率。 

特別是,智能手機和 PC 市場的疲軟也將影響 N7 和 N6 的利用率。就上下文而言,台積電將其領先的製造節點分為三個產品「系列」:7nm、5nm 和即將推出的3nm 製造節點。N7 基本上是沒有 EUV 的全面量產的 7nm 工藝。N7+ 是使用一些 EUV 層的第二代 7nm 工藝,也已全面量產。N6 是 N7+ 的縮小版,提供更高的性能和 18% 的邏輯密度增益。

話雖如此,該代工廠預計供應鏈庫存將在 2023 年下半年恢復到更健康的水平,再次推高 N7、N6 需求。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台積電的7nm家族貢獻了台積電26%的營收,而智能手機和HPC分別貢獻了台積電41%和39%的營收。

總體而言,台積電還預計其最新、最先進的 3nm 技術將在 2023 年實現平穩增長,該技術已於第三季度進入量產階段。N3 預計在 2023 年得到充分利用,並在 2023 年貢獻台積電晶圓收入的中個位數百分比。同時,N3E 計劃於 2023 年下半年量產。

英特爾奪回半導體王冠的企圖


美國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20 多年來一直落後於大盤,受到敏捷競爭對手的崛起、製造延誤以及該公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錯過了一些大機會這一事實,傷害了其過去幾十年的技術變化。

然而,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確信,該公司正朝著重拾半導體製造領域領導地位的目標邁進。毫無疑問,多年努力回到生產技術的前沿將使該公司能夠扭轉被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和 Nvidia等競爭對手搶走的市場份額。

更大膽的是,英特爾表示甚至有意在為其他半導體公司製造芯片的市場上與台積電競爭。事實上,在最近於舊金山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英特爾副總裁兼技術開發主管 Ann Kelleher 聲稱,該集團正在實現其設定的所有目標,以重新奪回半導體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 

「我們完全走上了正軌,」 Kelleher說,並補充說,「我們每個季度都設定里程碑,根據這些里程碑,我們處於領先地位或步入正軌。」 正如Tech Wire Asia最近報道的那樣,簡報會上援引 Kelleher 的話說,英特爾正在采取比過去更加務實的方法,製定應急計劃以確保不再有重大延誤。它還更多地依賴設備供應商的幫助,而不是試圖自己完成所有工作,Kelleher說。

目前,英特爾正在量產7納米芯片,並已開始製造4納米半導體。據 Kelleher 稱,該公司實際上準備在 2023 年下半年轉向 3 納米。到目前為止,這家 x86 巨頭能否堅持其計劃還有待觀察,因為它要應對財務緊縮、極低的利潤和持續的產品延遲。

AMD 賦予芯片可負擔性 


Advanced Micro Devices 或更廣為人知的 AMD 在過去幾年中卷土重來。曾經的行業落後者已經提供了尖端芯片和巨大的收入增長,尤其是最近。AMD 也成長為 CPU 和 GPU 領域的領導者。據 Mercury Research 稱, 雖然近幾個月遊戲行業一直在苦苦掙紮,但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曾經的行業領導者英特爾,穩步占據了數據中心市場的市場份額。

甚至收購 Xilinx 和 Pensando 也分別增強了其超級計算和邊緣計算能力。然而,分析師的預測表明經濟放緩即將到來。盡管普遍預測今年收入增長 60%,但他們預計 2023 年收入增長將放緩至 13%。

不過,有利的一面是,數據中心和其他領域出現的長期牛市將使 AMD 處於反彈狀態,這就是為什麽 AMD 在低端市場仍然處於劣勢。 

NVIDIA,2023年下一個半導體王者?


NVIDIA 最近公布了其 2023 財年第三季度的糟糕業績,顯示收入和收益大幅下降。然而,分析師認為,NVIDA 的增長可能會在 2023 年 2 月開始的 2024 財年加速。NVIDIA 的 2022 年第一季度也很艱難,尤其是在其終止先前宣布的交易之後,NVIDIA此前計劃從軟銀集團公司手中收購 Arm。

NVIDIA 能夠在 2023 年實現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務器處理器,這可以大大推動公司的數據中心業務。這是因為數據中心業務是這家芯片製造商上個季度的亮點。該部門的收入同比增長 31% 至 38 億美元,占公司收入的 64%。 

超級計算機運營商和雲服務提供商(如 Microsoft 和 Oracle)越來越多地采用 NVIDIA 的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單元 (GPU),推動了該部門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最重要的是,2023 年應該會以服務器處理器的形式為 NVIDIA 在數據中心業務帶來新的催化劑,因為在 2021 年,NVIDIA 宣布將在 2023 年推出其首款數據中心 CPU 超級芯片,稱為 Grace . 與當今基於 DIMM 的服務器相比,NVIDIA Grace 提供了 2 倍的每瓦性能、2 倍的封裝密度和最高的內存帶寬,以滿足數據中心最苛刻的需求。

然後是 NVIDIA 的汽車和嵌入式部門,上個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86% 至 2.51 億美元。考慮到該芯片製造商與部署其系統的多家汽車製造商和零部件製造商的合作夥伴關系,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並不令人驚訝。就連 NVIDIA 管理層也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汽車領域勢頭強勁,正朝著成為我們下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平台的方向發展。」 

這不足為奇,因為 NVIDA 已經建立了價值 110 億美元的汽車收入渠道,預計將在未來四個財政年度將其轉化為收入。

高通繼續引領移動芯片製造?


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的移動芯片製造商最近剛剛下調了 2023 年第一季度的預期,根據公司的日歷,該季度將於 12 月下旬結束。雖然智能手機行業通常會在今年年底高歌猛進,但這次的情況似乎有所不同。由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低迷和低迷,高通對今年剩餘時間的展望相當悲觀。

對於 2023 財年第一季度,高通預計收入將比去年下降 6.5% 至 14%。這都是因為該公司的主要增長引擎——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觸及增長壁壘。盡管 5G 升級周期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綜合因素導致新手機銷售暫時放緩。. 此外,消費者支出正在放緩,尤其是在中國,高通公司首席財務官 Akash Palkhiwala 表示,這種供過於求的情況應該需要大約兩個季度才能得到糾正。

不過,好消息是,高通規模小得多但增長迅速的物聯網 (IoT) 和汽車部門本季度應該會保持增長模式。為了彌合未來幾個季度的增長差距,高通正在勒緊褲腰帶。招聘凍結已經到位,研發投資正在縮減。

美光科技在 2023 年采取適度的方法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芯片需求一直疲軟。鑒於美光科技是DRAM 市場的第三大玩家,全球市場份額為 23.5%,僅次於三星電子公司,這家內存和存儲芯片巨頭也未能幸免。

截至 11 月 30 日的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約 47% 至 40.9 億美元。它的淨虧損為 1.95 億美元,而一年前的利潤為 23.1 億美元。美光還預測第二季度虧損遠超預期,並表示明年將裁員 10%,理由是半導體市場持續供過於求。 

美光首席執行官 Sanjay Mehrotra 表示:「由於進入 2023 年時供需嚴重不匹配,我們預計整個 2023 年盈利能力仍將面臨挑戰。」 美光指出,其 2023 財年的投資現在將下調至 70 億美元至 75 億美元,並將在 2024 財年「大幅減少資本支出」計劃。它在 2022 財年投資了 120 億美元。

三星電子希望增長更快


今年 10 月下旬,三星強調其存儲芯片的供應量將比同行增長更快。最重要的是,這家韓國巨頭認為其投資將按計劃進行,這與在經濟衰退擔憂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更廣泛的行業縮減產出和支出的舉措不同。

對於分析師來說,三星明顯的信心表明它打算利用全球技術需求的急劇下滑來鞏固其在存儲芯片領域的主導地位,並在代工芯片製造方面趕超更大的競爭對手台積電。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三星顯然表示預計其 2023 年內存芯片投資計劃不會有太大變化,而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則在同一周警告內存芯片需求「前所未有的惡化」和將 2023 年的投資削減了 50% 以上。

三星還表示,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抑製半導體需求,直到 2023 年初。對於 NAND 閃存芯片,三星預測市場甚至可能在 2023 年都無法復蘇。「即便如此,它表示將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存儲芯片的出貨量高於整個行業的同行,」路透社的報道指出。

SK海力士面臨供過於求的現實 


這家全球第二大存儲芯片製造商(其客戶包括蘋果公司)表示,為了說明今年存儲芯片領域的情況如何惡化,其 2023 年的投資將削減 50% 以上。SK 海力士首席營銷官 Kevin Noh 對分析師表示:「我們希望到明年下半年市場將在一定程度上企穩,但我們不排除長期低迷的可能性。」

SK 海力士還警告稱,由於美國限製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設備以減緩北京的技術進步,其在中國的芯片工廠存在不確定性。盡管該公司獲得了對其在中國的芯片工廠的一年限製豁免,但該公司表示,如果不延長豁免,其在中國的無錫工廠將難以運營,可能不得不考慮出售該工廠或引進設備到韓國。

SK 海力士還表示,其 2022 年的投資預計將處於「10-20 萬億韓元(7-140 億美元)的上限」,這意味著 2023 年的投資可能會低於 10 萬億韓元。「SK 海力士診斷出半導體存儲器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狀況惡化,」該公司在其收益公告中寫道。 

「作為存儲芯片主要買家的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製造商的出貨量有所下降。」 總體而言,該公司表示將減少低端或利潤較低的內存芯片的生產,同時專注於擴大用於數據服務器的 DRAM 芯片業務。

編輯/isaac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