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4782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觀點|石油美元的黃昏和即將到來的商品再抵押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觀點|石油美元的黃昏和即將到來的商品再抵押

最後更新:

來源:華爾街見聞

在本月早些時候提出“石油—黃金掛鉤機製”後,瑞信明星分析師、前紐約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官員Zoltan Pozsar周五再度發表了重磅報告《戰爭和商品再抵押》。這一次,Zoltan討論了更為重要的,可能將決定下一個十年或下一個世紀的關鍵內容:石油美元的消亡,以及越來越多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解放”。

Zoltan在報告開篇指出,他今年的報告中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是“世界正在從單極走向多極的時刻,國家元首的行動遠比中央銀行的行動更重要”。他一直認為,如果投資者只閱讀央行的講話,“那麽他們將更加落後於曲線”:

他們設想的未來——對美元的未來和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很重要。

布雷頓森林體系III正在慢慢形成,鑒於迄今為止的發展,我對布雷頓森林體系III的評價——“我們的商品,你的問題”——仍然很貼切。

所謂布雷頓森林體系III,是Zoltan在今年三月發表的文章中所提出的理論,他認為,大宗商品的崛起正在成為一種重要的貨幣影響,這可能意味著美元的走弱和其他貨幣的走強。

他曾經警告,一場大宗商品危機可能正在醞釀。大宗商品可以抵押,抵押品即貨幣,而這場危機正是一場關於外部貨幣相較內部貨幣吸引力不斷上升引發的危機:

當這場危機(和戰爭)結束時,美元應該會走弱得多。

“'我們的商品,你的問題'是關於世界其他國家決定重新思考本國貨幣的正確價值是什麽以及他們與什麽掛鉤,”他補充說。

石油美元的黃昏


Zoltan認為,石油美元的時代正在消亡,因為國家之間的合作範式已經發生改變。

他指出,這個變化將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里發生,從市場角度來看,這意味著未來五年的通脹盈虧平衡應該已經進入了一個新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一些石油和天然氣將無法再以低價(和美元計價)供應給西方:

市場開始意識到世界政治正從單極走向多極,但尚未實現這樣的飛躍,即在新興的多極世界秩序中,跨貨幣基礎將會縮小,大宗商品基礎將會擴大,西方的通貨膨脹率將會更高

更重要的是,Zoltan強調,傳統的石油國家與西方“石油換安全”的合作範式已經發生改變,現在是“石油換發展”的時代。

曾經,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為石油國家提供“安全保障”,以換取石油供應,這種被稱為“石油美元”的模式可以歸結為:美國進口石油並用美元支付,石油國家將這些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和武器,並將剩餘部分存入美國的銀行。

但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這一循環曾經導致了拉丁美洲的債務危機。

現在,由於頁岩革命,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有所減少,安全關系也在不斷變化,隨著沙特轉向擁有美國公司股權,沙特持有的美國國債和銀行存款有所減少;沙特王儲最近表示,該王國可能會減少對美國的投資。類似的模式在其他石油國家也存在。

Zoltan指出,隨著財富、權力和優先事項的轉移,當時“流動性和安全性”對於新興地區更為重要;今天,“公平和尊重”對於這個已成為知名地區的地區來說更為重要。

換句話說,“石油換發展”(工廠和工作崗位)已經排擠了“石油換安全(武器)”。

自今年年初以來,俄羅斯一直以阿聯酋迪拉姆向印度出售石油;印度和阿聯酋正致力於到2023年以迪拉姆結算石油和天然氣貿易,Zoltan總結道:

這是石油美元的黃昏。

大宗商品的“解放”


緊接著,Zoltan討論了,他的大宗商品抵押理論將對他的“布雷頓森林體系III”做出怎樣的貢獻。

Zoltan解釋,在貨幣和銀行業中,“產權負擔(encumbrance)”一詞通常用於涉及抵押品的交易:如果抵押品被抵押給特定交易,則稱為“產權負擔”,這意味著它不能用於做其他行業。

如果負擔變得極端,抵押品就會變得稀缺,這通常表現為稀缺抵押品的利率遠低於OIS利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III下,負擔意味著商品在世界某些地區可能變得稀缺——而這種稀缺表現為價格高得多,或者表現為遠高於通脹目標的通脹。

為了了解負擔在當今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背景下意味著什麽,Zoltan分析了當下OPEC+的局勢:

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40%,目前它們都以美元以外得貨幣向其他國家出售石油。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也占已探明石油儲量的40%——沙特阿拉伯占一半,其他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占另一半——而且他們也正在通過以其他貨幣結算石油以換取轉型投資——我們在上面討論過的“新範式”。

需要強調的是,美國以世界40%的石油儲備製裁了OPEC的一半,這一部分已經流向了其他國家。

Zoltan指出,這里的大宗商品負擔意味著在未來“三到五年”,其他國家不僅以更多得非美元貨幣支付更多的石油(排擠美元),而且在伊朗、沙特阿拉伯和海灣合作委員會的下遊石化行業的新投資也將增加。廣義上意味著,在未來,更多的附加值將以犧牲西方工業為代價在當地獲得。

他建議把這想象成一個“從農場到餐桌”的模式:

我過去把雞肉和蔬菜賣給你,你在你的五星級餐廳里加價賣湯,但從現在開始,我自己做湯,你可以用罐頭進口——我的石油,我的工作,你的支出。

從“我們的商品,你的問題”,到“我們的商品,我們的解放”。

環顧全球,Zoltan發現大宗商品負擔已經在歐洲造成了第一個重大損失:巴斯夫決定永久縮減其在路德維希港的主要工廠的業務,並將其化學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原因是這些地方以折扣價格而不是像歐洲那樣以加價出售能源。Zoltan對此解釋為:

更重要的是,在過去十年中,全球石油產量的所有增長都來自美國頁岩和加拿大等其他非常規資源焦油砂,而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正在減少產量。

有鑒於此,考慮到頁岩油田的產量已經達到頂峰,在Zoltan看來,除非美國將頁岩油田國有化並開始自行鑽探石油以提高產量,否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我們將看到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缺乏彈性,也就是價格大幅上漲。

編輯/ping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