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熱點
美聯儲最愛通脹指標繼續降溫,11月核心PCE同比增長4.7%;11月商品價格下跌,服務價格還漲,薪資增長仍強勁
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剔除食品和能源後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增長放緩,11月同比增長4.7%,增速較10月增速5.0%放緩。11月個人支出環比零增長,遜於預期的增長0.1%。PCE分項數據顯示,11月商品價格下跌,但服務價格的壓力未見減弱。而且11月通脹調整後的消費者個人收入上漲0.3%,未調整的工資和月薪連續第二個月漲0.5%。薪資增長仍強勁,意味著美聯儲有理由讓更高的利率持續更久。
全球億萬富翁今年損失近2萬億美元,美國富豪損失6600億,馬斯克成最大輸家
根據《福布斯》的數據,全球億萬富翁在2022年總共損失了近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億萬富翁總共損失了6600億美元,是所有國家中損失最多的,原因是利率上升、通脹升升和經濟惡化導致科技股價格暴跌。雖然馬斯克失去了世界首富的位置,但他仍然是美國最富有的人,根據《福布斯》的數據,截至12月27日,他的淨資產接近1390億美元。
淨流出111億美元!美國債券基金出現2022年最大單周資金外流
根據巴克萊的數據,投資者從美國債券基金撤資111億美元,是今年最大規模的單周資金外流。該行截至12月21日當周的數據顯示,2022年迄今,美國債券基金的資金流出總額已達830億美元。根據一項受到密切關注的指數,美國債券今年跌幅料達到12%,是追溯1970年代末以來的最糟糕年份。
海外最大中國股票基金今年虧損超20%,外資巨頭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據中證報,截至12月28日,2022年以來,前十大海外中國股票基金僅富達基金-中國焦點A股基金實現正收益,其餘九只產品收益率均告負。雖然今年戰績並不如意,但外資巨頭均表示期待未來中國經濟復蘇。在前十大海外中國股票基金中,9只基金收益率告負,多只產品虧逾20%,其中便包括目前規模最大的摩根基金-中國A股機遇A(累計)人民幣。
國家衛健委: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1月8日起實施「乙類乙管」;取消入境後全員集中隔離
國家衛健委26日晚發布公告:一、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二、經國務院批準,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采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製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其中提到,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
大盤回顧

大行觀點
華爾街2022年集體「失算」:猜中了盈利,猜不透美聯儲
根據FactSet最新公布的數據,美股今年每股收益將為221美元,這與華爾街的預測相差不到1美元,也就是說幾乎完全一致。另一方面,卻幾乎沒人正確判斷今年美股的走勢。比如,摩根大通、高盛和花旗集團均看漲美股,預計標普500指數分別觸及5100點、5050點和4900點。美國銀行的預測相對來說更接近,為4600點。
而對於明年的走勢,華爾街大行們的看法更為保守,普遍認為美股不會漲太多,美國銀行和高盛認為標普500指數明年將收於4000點,摩根大通的預期是4200點。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世界經濟明年恐走向衰退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衰退,央行為應對通脹采取的加息措施會導致許多經濟體萎縮。
CEBR在年度世界經濟排行榜報告中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體量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但由於央行將繼續努力應對物價飛漲,2023年恐將停滯。「由於通脹上升導致利率抬高,世界經濟明年可能面臨衰退,」CEBR的主管兼預測負責人Kay Daniel Neufeld表示。
經濟學家警告:全球經濟正進入長達十年的低增長階段
投資機構Tressis Gestion首席經濟學家Daniel Lacalle警告,全球經濟可能面臨長達十年的緩慢增長期。Lacalle稱:「我認為,我們很可能將進入一個增長非常非常緩慢的十年里。在這個十年里,發達經濟體如果能實現每年增長1%,就很幸運了。而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不幸的是通脹水平的上升。」
他補充道:「我們正在經歷2020年和2021年實施的大規模刺激計劃的反彈。這並沒有帶來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那種潛在增長。」
高盛:預計2023年的基本需求將比普遍預期更具彈性
高盛認為:
長期低於潛在增長可以逐漸重新平衡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並抑製工資和價格壓力,而從歷史來看,失業率的增長要有限得多。 我們認為這一調整過程到目前為止進展順利,盡管到2023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認為,美聯儲調整政策恰到好處以保持在這條低增長道路上是困難的,而且粘性如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我們預測,未來12個月美國衰退的概率大約是平時的兩倍到三倍。
高盛預計明年的基本需求將比普遍預期更具彈性,因為高盛的分析表明,政策對美國經濟需求的限製在今年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明年將迅速消退。
大摩:核心汽車業務受挫,下調特斯拉目標價至250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將$特斯拉(TSLA.US)$的目標價從330美元下調至250美元,仍保持「增持」評級。考慮到電動汽車價格的大幅折扣,Jonas將43美元的目標價下調歸因於核心汽車業務。該分析師還將12美元的目標價下調歸因於自動駕駛業務,並將25美元的目標價下調歸因於網絡服務業務。
Jonas認為,電動汽車供應大於需求導致12月特斯拉股價下跌45%。他認為2023年「將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重置’之年」。Jonas表示,特斯拉可能有能力擴大其在電動汽車競爭中的領先優勢,並指出估值、現金流、創新和成本領先地位支持他對該股的「增持」評級。
基金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