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8956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互聯網年終:馬化騰、劉強東發升,張勇「進」擊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互聯網年終:馬化騰、劉強東發升,張勇「進」擊

最後更新:

來源:豹變

作者:陳法善、宋子豪

阿里巴巴用「進」定義2023年,並率先通過一年以來最大的組織調整為此破局。

12月29日,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出全員郵件,宣布新的組織變化。其中,張建鋒(花名:行癲)不再擔任阿里雲智能總裁,繼續負責達摩院,專注前沿科技探索,阿里雲智能總裁一職由張勇兼任;程立(魯肅)不再擔任集團CTO和達摩院常務副院長,由吳澤明(範禹)擔任集團CTO和達摩院副院長;童文紅(Judy)將於2023年4月1日起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PO,由蔣芳(蔣方)接任。

年關將至,互聯網大佬們在內部總結大會上的講話往往被看作是明年發展的風向標。近期,先有馬化騰直言「騰訊內部貪腐問題觸目驚心」「要砍掉該砍的業務」;再到劉強東痛批「中高層拿PPT欺騙自己」「要回歸商業本質」。大佬們密集發聲,注定2023年會是互聯網大調整之年。

商業競爭的B面是組織競爭。此次阿里的動作很直接,沒有氣氛渲染和鋪墊,成為新年前第一個進行大規模調整的互聯網公司。

阿里率先變陣,將為2023年的互聯網行業打下什麽板?

阿里攻守轉換:由「定」到「進」


作為「敏捷型」組織的信徒,張勇近年來持續通過「大中台、小前台」「多元化治理」等戰略措施保持阿里的衝勁和活力。受益於此,阿里過去一直多點開花,為自己找到多條新的增長曲線。

按照往年慣例,這些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一般放在「雙11」後,因為此時,阿里系全年最重要的營銷節點已收官,獎罰升遷已有可量化的客觀依據,而明年規劃有待得到擢升的人去厘清。

從這個角度看,阿里本次組織調整符合「操作規範」。

雖然公司組織調整是常規動作,但從戰略層面來看,阿里這一次透露的信號與以往有所不同。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營收增速下滑、技術創新趨緩、監管從嚴,過去幾年,每一個互聯網人都感受到行業的陣陣寒意,大廠們也因為憂患意識普遍采取守勢。這樣的環境看似不利,卻提供了「雨天補網」的好機會,習慣了「大幹快上」的互聯網大廠們放慢腳步,復盤過去,思考未來。

與這樣的節奏契合的是,2022年,阿里將偏靜態的「定」選為年度關鍵字。張勇曾在多個場合解釋道,阿里身處宏觀經濟之中,尤其需要戰略定力。

到2022年末,後疫情時代到來,全社會已進入到與病毒共處的新階段,經濟吹響了轉守為攻的號角。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鏈接起萬千企業的阿里率先感受到洋流變動,將年度關鍵詞由「定」改為「進」。跟「定」相比,「進」富有動態色彩。

張勇在這封全員信中這樣解釋「進」:我們更加確信,唯有發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決今天碰到的很多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阿里發展的核心是做「好」自己,做「好」企業;希望所有阿里人一起用進取之心、集奮進之力,來迎接這全新一年。

組織先行,是為戰略轉向服務。這次人事變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

互聯網行業發展大環境變化之下,阿里從一個「定」字轉到「進」字,暗含了企業由守轉攻的調整。

老將「押車」


阿里此番人事調整中,既有年輕的新帥打前陣,又有老將押後車。

「老將」蔣芳作為馬雲「十八羅漢」之一,一向以阿里「鐵娘子」著稱,她出馬接替童文紅出任集團CPO,這或意味著明年鍛造新組織將成為阿里人事工作的重點之一。與CPO「越老越香」不同,阿里技術條線的「老人」往往需要為年輕人「讓路」,「80後」接替「70後」,吳澤明(範禹)扛起阿里技術的大旗。

蔣芳、童文紅兩人同為女性,年齡相仿,是最早一批追隨馬雲創業的元老。在阿里多次重要的人事任命中,選用更年少有為的年輕人是重要的標準。但CPO一職是個例外,偏愛選用老阿里人。

蔣芳在進入阿里之前是馬雲的學生,畢業之後追隨創業,工號13,她被阿里人公認是阿里文化和價值觀最堅定的堅守者和踐行者之一。

不少接觸過蔣芳的阿里人表示,她外形和藹可親,在內部素有「姐姐」之稱,但柔中帶剛,堅持做正確的事。外界對她印象更深的是鐵面無私的一面。馬雲曾說,「蔣芳可以調查阿里任何員工,包括我自己」。

因此,蔣芳多次臨危受命,調查棘手的內部貪腐案,也曾在一次公司反腐中將七名阿里高管送進監獄,21名涉事員工被開除。此前阿里「女員工被侵犯事件」持續發酵,最終蔣芳介入調查,平息情緒。

阿里即將加速前進的2023年,有這樣一位老將坐鎮,穩定好組織氛圍,是阿里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

在這次調整中,阿里雲是調整重點,張建鋒不再擔任阿里雲智能總裁,繼續擔任達摩院院長,專注前沿科技探索。

張建鋒是阿里技術條線的老兵,2004年加入淘寶,擔任首席架構師,此後歷任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阿里雲事業群首席技術官等職務,於2018年11月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2019年主導「雲釘一體」戰略,阿里雲與釘釘形成戰略協同。

此前阿里雲一號位的任期基本上都在四年左右。經過此次調整,張勇親自上陣帶領阿里雲,可見集團對這一業務的重視程度。

而12月29日,張勇也以阿里雲智能總裁身份,向阿里雲員工發出郵件。信中稱,我們的業務類型決定了我們必須將客戶的信任視為生命,「任何故障的發生,對阿里是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概率,一旦發生在每個客戶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正是對不久前發生的阿里雲故障事件的復盤。

技術一號位來了個80後


阿里這次變陣中,技術一號位上80後年輕高管上位成重要信號,傳遞出阿里有意加速管理崗位傳承,補充新鮮血液的意圖。

張勇在信中宣布,程立不再擔任阿里集團CTO,由吳澤明接任;吳澤明(範禹)同時繼續兼任本地生活業務的CTO。

程立曾說,CTO就是要給 CEO掃清障礙和風險。從這個角度說,CTO就像阿里這艘巨輪的破冰船。如今,破冰船由魯肅號變為了範禹號。

程立花名魯肅,在阿里集團首席技術官崗位上任職三年。程立在內網的標簽是神、偶像、謙謙君子、和藹可親的技術大牛。由於邏輯嚴謹,技術過硬,程立被很多同事稱為「神一樣的存在」。

2005年2月程立以實習生身份加入支付寶團隊,前後在阿里服務近18個年頭,一路從支付寶開發工程師走到支付寶首席架構師、螞蟻CTO,成為技術人職業躍遷的路徑模版。2019年12月,程立開始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TO。

接任程立的吳澤明,花名範禹,不僅是阿里巴巴第一位80後CTO,甚至比程立早一年進入阿里。資料顯示,吳澤明2004年就加入了淘寶,是阿里集團年輕骨幹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2015年12月,阿里進行了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張勇宣布在天貓、淘寶和手淘三大核心業務中實施「班委會」集體負責製,7位年輕高管入選,其中就有時任天貓產品技術部研究員的吳澤明。

到了2016年,吳澤明成為當年「雙11」的總技術負責人。

2017年2月,阿里巴巴進行第三次公開的合夥人擴編,新增四名合夥人,吳澤明在其中。當時,1980年出生的吳澤明,和另一名出生於1981年螞蟻金服平台數據事業群研究員胡喜,成為阿里合夥人中的第一批80後。

在2018年阿里組織架構調整中,吳澤明升任零售技術事業群總裁。2020年12月,吳澤明又兼任了阿里本地生活CTO一職。

阿里內部一直奉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淘寶,2015年5月,1972年出生的張勇接替1969年生人的陸兆禧,升任CEO。雖然兩人只差3歲,但在不少媒體眼中,那一次的構架調整,可以看做管理層從60後走向70後過度的時代之交。

回望吳澤明的晉升之路,從2015年入選班委成員開始,幾乎可以看到阿里集團中年輕高管的成長過程。吳澤明與程立的交接,可以視為阿里技術團隊的少壯派開始挑起大梁。在阿里走向24歲的時間節點,年輕高管正走向舞台中心。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