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當下,國內外投資大行似乎對2023年美股的盈利情況達成了一致的預期。即,美國經濟即使未陷衰退,但美股盈利也難逃下行。

據美銀一項對資產管理規模總計7280億美元的281名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雖然對通脹的擔憂逐漸減弱,但基金經理認為企業盈利前景依然黯淡,91%預計2023年企業的利潤增長將惡化。

而在預期央行會保持堅定的鷹派立場、且企業盈利將受到經濟增長更疲軟和通脹居高不下的打擊之後,華爾街策略師普遍也預計,明年上半年美股難逃下跌。

陰雲密布下,美股哪些板塊還能給投資者提供最後的庇護?以史為鑒,醫療保健、必需消費這兩個板塊或許會是不錯的選項。

以史為鑒,醫療保健和必需消費板塊有望各自「美麗」


中金此前發布研報指出,雖然明年美股熊市周期有望見底,但難有顯著上漲行情,盈利下行或成為美股的主要矛盾。

具體到行業來看,衰退開始後表現較好的以防禦性較強的行業為主,比如必需消費、醫療保健。


注:圖中標普500股指和行業股指均為全收益指數;0時刻為歷次美國經濟衰退開始的月份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Fama-French,中金公司研究部

針對各行業對實際GDP增速的敏感性分析也顯示出較為一致的結論,公用事業、醫療保健等相對逆周期的板塊或能抵抗經濟下行。


注:回歸中加入了勞動力雇傭指數(ECI)同比以控製工資成本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Haver Analytics,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外,興業證券在研究分析了歷史上美股盈利下行階段的特征和規律之後發現,美股在盈利下行階段,醫療保健和必需消費的盈利比較穩健,行業EPS在盈利下行階段幾乎不受影響;

而在分析了不同盈利下行階段,各行業EPS變動幅度之後,該行還發現,必需消費、醫療保健EPS在美股整體盈利下行階段也有正增長,其中醫療保健業為18%,必需消費為13%。


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爾街大行發布的關於美股2023年的投資展望中,必需消費和醫療保健這兩個板塊的推薦率極高。


big

高盛指出,對利率變化不那麽敏感的股票,如醫療保健、必需消費品和能源行業的公司,以及在通脹高企和經濟放緩時表現出色的行業——如醫療設備和消費者服務等公司在2023年將有不錯表現。

關於其中的醫療保健板塊,高盛團隊分析認為,醫療保健類股在2023年有望跑贏標普500指數,該行業的復蘇速度超過了更廣泛的市場復蘇,這是一個長期的、多年牛市的先例。

根據對最新13F的分析,分析師們表示,共同基金已開始通過管理式醫療保健類股「大幅增持」醫療保健類股。他們對大型生物科技股和部分製藥股的配置也顯示出近期有所增加。

大摩同樣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收益率較高的板塊。分析師Mike Wilson表示,在各板塊中,他增持了醫療保健、必需品和公用事業股,減持了非必需品和科技硬件股。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