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20565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港股:市場等待更多催化劑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港股:市場等待更多催化劑

最後更新:

來源:中金策略

作者:王漢鋒 劉剛等

此前因疫情政策優化預期推動的反彈行情年底趨緩。市場擔心國內感染人數大幅增長仍不可避免的對短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經過前期基於預期的快速反彈後,市場進入盤整行情以評估並消化疫情的實際影響。近期國內經濟政策明顯轉向更加注重穩增長的積極立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上周召開其他會議也繼續強調穩增長立場。不過,由於投資者對於政策效果持觀望態度,加上疫情短期衝擊,對市場的提振效果暫時有限。臨近年底,外部環境逐漸變得沒那麽友好。日本央行超預期調整其收益率曲線控製(YCC)政策以及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帶來緊縮預期升溫兩個因素壓製全球市場走勢,進而也影響到了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表現。

往前看,考慮到中國加大政策力度提振經濟增長動能,港股的長期上行趨勢保持不,但國內經濟增長面臨的短期衝擊和外部不確定性以及年底成交清淡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投資者交易積極性下降。因此,我們預計市場短期可能稍事休整,等待更多催化劑出現後重拾上行動能。

市場走勢回顧:海外中資股市場上周漲跌互現,雖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大力支持經濟增長,但國內新冠感染人數增長導致此前防疫政策優化預期行情回調。具體來看,恒生指數上周上漲0.7%,恒生國企指數上漲0.1%,但恒生科技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分別下跌0.6%和0.7%。板塊方面,傳媒娛樂和可選消費板塊領漲,分別上漲1.1%和0.4%,而公用事業、材料和資本品板塊表現落後,跌幅均為4.4%。

圖表:MSCI中國指數上周下跌0.7%,媒體娛樂和可選消費板塊領漲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上周香港股市跑贏A股市場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場前景展望:此前因疫情政策優化預期推動的反彈行情年底趨緩。市場擔心國內感染人數大幅增長仍不可避免的對短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經過前期基於預期的快速反彈後,市場進入盤整行情以評估並消化疫情的實際影響。與此同時,近期國內經濟政策明顯轉向更加注重穩增長的積極立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上周召開其他會議也繼續強調穩增長立場。不過,由於投資者對於政策效果持觀望態度,加上疫情短期衝擊,對市場的提振效果暫時有限。
國內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政策進一步強調將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李克強總理上周二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支持民營行業、房地產和平台經濟發展[1]。周三中國人民銀行召開會議,表示加大貨幣政策力度,支持和擴大消費,這些都意味著穩增長和內需是當前政策的重心[2]。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表示原則同意進一步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範圍,推動企業境外上市製度改革落地實施,加快平台企業境外上市「綠燈」案例落地[3]。

但從11月以來,疫情感染人數上升對國內經濟活動依然產生明顯擾動,進而影響到近期市場表現和未來增長預期。為了應對短期疫情的衝擊和外需的持續下行壓力,政策更加強調穩增長和穩信心的重要性,並預計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刺激力度以推動增長回到正軌。我們認為後續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涉及內需的房地產和消費板塊支持力度,對提振預期將起到積極效果。同時,作為中國經濟重要動力的地產行業和互聯網平台經濟也有望受益於此。往前看,在逐步擺脫短期疫情衝擊後,後續更大力度的內需支持政策如果能夠逐步兌現的話,將有助於給增長提供更多支撐,也將是港股重拾上行動能和更大上行空間的基礎。

相比之下,臨近年底外部環境也對港股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日本央行超預期調整其收益率曲線控製(YCC)政策以及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帶來緊縮預期升溫兩個因素壓製全球市場走勢,進而也影響到了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表現。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上周二表示將其YCC目標從±0.25%調整至±0.5%。日本調整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日元快速升值和美債利率攀升,並導致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受此影響恒生指數上周二下跌1.33%。此外,美國3季度GDP上修,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美聯儲緊縮預期,並推動美債利率進一步走高。相比11月,外圍環境不確定性有所增加,進而可能給市場帶來擾動。

往前看,考慮到中國加大政策力度提振經濟增長動能,港股的長期上行趨勢保持不變,但國內經濟增長面臨的短期衝擊和外部不確定性以及年底成交清淡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投資者交易積極性下降。因此,我們預計市場短期可能稍事休整,等待更多催化劑出現後重拾上行動能。配置策略上,除了高股息外,我們繼續建議投資者重點聚焦政策優化下的消費和地產、高景氣的科技製造、預期反轉修復的互聯網和醫療保健等優質成長方向。

具體來看,支撐上述觀點的主要邏輯和上周需要關注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的措施刺激經濟增長後,國務院上周二召開常務會議,表示將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和設備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支持平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結合實際促進服務消費有序恢復。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也發布公告,表示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貨幣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平台企業發揮場景、數據和技術優勢,在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擴大國內需求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2) 股票互聯互通擬雙向擴大標的範圍。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表示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進一步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範圍。港股通的標的範圍調整為:在現行港股通股票標的基礎上,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內符合有關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即屬於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根據現行規定納入港股通;將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範圍擴大至與深港通下港股通一致,即滬港通下港股通納入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從本聯合公告發布之日起至上述方案正式實施,需要3個月左右準備時間。

3)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在上周五與布林肯進行通話時,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在巴厘島成功會晤,為推動兩國關系走出嚴重困難局面、重回健康穩定軌道進行戰略引領,對外發出了積極信號。但他同時也指出,美方不能一邊要對話,一邊搞遏製,美方必須重視中方正當關切,停止遏製打壓中國發展,尤其不能以「切香腸」方式不斷挑戰中方的紅線。美國國務院發布公告,表示布林肯在會談中討論了保持開放溝通渠道和以負責任方式處理中美關系的必要性。

5)南向資金轉為流出,海外主動資金流出規模擴大。上周南向資金重現流出趨勢,內地投資者淨減持7億美元港股。海外共同主動基金流出規模擴大至2.54億美元,與此前一周的2.21億美元相比流出步伐有所加快。

圖表:外資主動型基金持續流出港股


資料來源:Wind,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南向資金上周轉為流出


資料來源:Wind,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資議:整體來看,我們認為市場繼續在波折中上行,國內政策變化以及美聯儲政策路徑值得關注。配置策略上,除了高股息外,建議投資者關注優質成長(低PEG),例如政策優化下的消費和地產、高景氣的科技製造、預期反轉修復的互聯網和醫藥等三個方向。我們建議超配部分信息科技(軟件與半導體)、媒體娛樂、可選消費與服務、以及部分醫療保健和房地產;對原材料、工業、交運、公用事業等維持偏謹慎看法。

重點關件:1)中國經濟增長與政策變化;2)地緣政治緊張局勢;3)疫情變化;4)中美關系。

編輯/irisz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