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聰明投資者
1、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市場會重回結構牛,並且2023年的關鍵詞是結構牛和運動戰。
2、明年中國經濟大概率會迎來否極泰來,同時黨中央也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我們認為只要抓住了房價和資本市場這兩個牛鼻子,市場信心的恢復很快就能看到。
3、當下經濟景氣度很低、沒有分歧、股票估值也很低,投資者信心也在低位,政策開始轉好,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黃金組合的位置。
4、每一輪大的財富都來自於上一輪的熊市,因為只有熊市才會把一個優質資產估值打下來,才能在便宜的地方買到優質的資產。
5、我們經常說追天上的白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不管市場怎麽變,抓住估值不貴的優秀公司,一定會在市場波動中會給你帶來長期回報。
所以我們強調要做長期正確的事,不要太去關注短期的風口,以買公司的維度來做投資。
6、我們目前持有的倉位當中,港股的公司權重已經超過了A股公司的權重。找出來的質地好估值合理的公司,很多是集中在港股上市的,這是主要原因。
7、我們認為最近新能源這一次退潮會迎來好的投資機遇,包括光伏、儲能也是類似的,將會迎來好的投資機遇。退到這個位置,它們的吸引力已經提的比較高了。
8、在這個時點上適合看的,推薦達利歐的《債務危機》,關於百年債務危機復盤。這本書對當下中國的投資和全球的投資都會有一些借鑒意義。
以上是中歐瑞博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吳偉誌,在2023年度策略會上發表的最新內容。
吳偉誌表示2023年的關鍵詞是「結構牛」和「運動戰」,同時他還強調要買對行業,買對公司才能應對「結構牛」。
作為一個擁有29年投資經歷的老將,吳偉誌經歷了多輪牛熊轉換,長期業績優良同時回撤控製較好。
談到今年業績,吳偉誌說勉強合格,有幾個可以提高加倉力度的機會沒有把握住,有些許遺憾。
展望2023年,吳偉誌表示看好5個方向。包括調節到位、估值已經不貴的真成長股,一些長期被市場冷落的高股息低估值股以及困境反轉的領域。
而目前中歐瑞博持有的倉位中,港股的權重已經超過了A股。
「要學會理解和敬畏市場,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一定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不斷學習進化。」這是吳偉誌近30年投資的深刻感悟。
聰明投資者整理出本場交流的重點內容,分享給大家。
抓住地產和資本市場這兩個牛鼻子,很快就會看到市場信心的恢復
2022年美聯儲加息,美元開啟了新一輪的升值周期,全球資本市場經歷了比較困難的一年。
關於明年美聯儲加息眾說紛紜,我們認為通脹已經見頂回落,這一輪加息也到了尾段,美股第一輪殺估值已經基本到位。
當然2023年依然有一些業績下行的壓力,我們叫殺業績,但是下跌的幅度和空間不會太大。
2022年影響中國經濟最大的幾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疫情,我們認為曙光已現,大概春節前後會見峰值,明年一季度下旬會逐漸恢復正常,經濟隨之逐漸步入正軌,內需,包括服務型的消費重啟,整個經濟都會有積極的改善。
第二個因素是地產。地產在今年11月下旬,政策出現了大反轉,最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重提地產是支柱性行業。
房地產政策的大轉向,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達利歐曾經對債務危機有過深入研究,他寫過一本書叫做《債務危機:我的應對原則》,這本書里清楚的提到,當一個國家決心采用貨幣化方式的時候,就是由痛苦去槓桿轉換成快樂去槓桿的標誌性事件。
過去一兩年,房地產和金融領域像是在做一台手術,12月份代表著手術結束了。
這個領域需要一些康復期,雖然短期需要一些時間愈合,行業景氣度的恢復不會立竿見影,但是手術結束,傷口開始縫合,這個行業未來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的循環。
明年中國經濟大概率會迎來否極泰來,同時黨中央也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我們認為只要抓住了房價和資本市場這兩個牛鼻子,市場信心的恢復很快就能看到。

影響股市的中長期因素
第一個長期因素是2022年四季度推出了中國版的401K,個人養老金稅前抵扣,大家不要低估這個事情。1980年後,美國股市長期走牛,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推出了美國版的401K。
另外,理財剛兌被打破,以及大家對房地產價格只漲不跌的預期打破,都會導致居民財富向權益類資產持續流入。
第二個長期因素是外資的流入,雖然2022年一度有一些雜音,部分外資流出,但在全球的份額來說,當下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還是明顯過低。
我們把一年作為偏中期的概念,中期有兩個趨勢,一是經濟周期在困境之中即將迎來反轉,另外股市也在低估值區,政策也開始寬鬆,所以我們覺得中期因素也是比較積極的。
按照中歐瑞博股市的春、夏、秋、冬四季理論,在這一輪下跌之中,現在股市不知不覺又回到了估值很有吸引力的底部區間。
海外股市,我們認為2023年可能還會有一段殺業績的底部震蕩,有一定的下行空間,但是除非發生全球性的大型金融危機,下行空間也是有限的。
2023年的關鍵詞是結構牛和運動戰
2022年市場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中歐瑞博整體由於今年配置了比較多的低估值領域的股票,而且在倉位管控上也做了一定的調控,所以我們同期產品大幅跑贏大盤。
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市場會重回結構牛,並且2023年的關鍵詞是結構牛和運動戰。
我們認為是結構性的牛市,而不是全面性的牛市,主要原因有三點。
1、A股的體量已經很大了,有八九十萬億的人民幣。資本市場體量大了以後,必然見到全面的系統性泡沫。
2、行業周期錯位。A股已經有31個一級行業,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不同行業的景氣周期是不同的,有些是完全錯位。
3、結構牛熊是成熟市場的普遍規律。結構牛本身也是成熟市場的這種普遍性的規律。
買對行業,買對公司才是應對結構牛的關鍵,它是要淡化指數。
第二個關鍵詞運動戰,我們認為在周期變短的時代,加上整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宏觀的情況,2022年是重心下行的運動戰,而2023年會迎來重心上行的運動戰。
為什麽運動戰和結構牛是互相結合的?
當經濟下行時,國家會堅定出重拳,托舉經濟,但是當經濟恢復正常之後,有一個製約的因素就會出現,就是宏觀槓桿率不能無限製的上行。
經濟困難的時候,我們會忽略槓桿率,當經濟恢復正常以後,就會有槓桿率的製約。
同時我們強調在信息秒達時代,周期變短,熱點輪動很快,它也會形成運動戰的特征,在中國歷史上運動戰的特征不多見,但是我們在成熟市場中比較容易見到。
大家一直很擔心房地產周期下行,股市又沒投資機會。
1990-2000年間,日本股市清晰的告訴大家,在地產長周期下行過程中,股市是區間波動的運動戰。
70年代美國在高通脹的情況下也有一些投資機會,主要來自業績的高增長和高股息。
很多人覺得經濟差,不敢買股票,我們恰恰認為經濟差反而是黃金組合的一個必要條件。
我們用四個維度構建出來的組合來衡量市場處於好的投資時機,還是差的投資時機。
在經濟景氣度高、股票估值貴、投資者信心滿的時候,不是好的投資時機,疊加政策開始向下轉,三高一轉向就是一個死亡組合。
當下經濟景氣度很低、沒有分歧、股票估值也很低,投資者信心也在低位,政策開始轉好,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黃金組合的位置。

關注五大投資方向
對於機會來說,我們總結出5個方向。
第一、調節到位估值已經不貴的真成長股。
中歐瑞博比較喜歡做成長投資,在成長股當中,一些知名的大型龍頭成長股,現在投資機會不大,因為估值偏貴,需要時間去消化。
相反一些產業鏈二級菜單往下,一些三級菜單的真正的成長股,估值是不貴的,經過這輪調整又回到可投資的階段。
第二、長期被市場冷落的高股息低估值股。雖然這些領域在2022年已經有了不錯的相對收益,但是在2023年依然是值得重視的方向。
第三、眼下處於行業景氣周期低位的周期反轉機會。
第四、受損於疫情防控的行業與公司的困境反轉。
第五、前期受損政策調控,政策拐點已經明確的領域。
每一輪大的財富都來自於上一輪的熊市,只有熊市才會把一個優質資產估值打下來,才能在便宜的地方買到優質的資產,每一輪熊市都是給我們帶來財富增長的最好的契機。

做長期正確的事,不要太關注短期的風口
2022年的下半年開始,我們就加快了團隊的投研節奏,我們不斷提醒自己和團隊每一位同事,不要浪費這輪熊市。
另外,我們強調不要太去追短期風口,最近市場熱點每周會輪換一兩次,周一周二漲低估值的價值股,周三周四漲景氣賽道的公司,下周又不停的輪換。
這麽頻繁的輪換,使得很多投資者眼花繚亂,這麽快的輪動每一個人都能抓住嗎?
可能有極個別的短線高手可以做到,但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能做到,你的財富應該比巴菲特多很多。
所以我們經常說追天上的白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不管市場怎麽變,抓住估值不貴的優秀公司,一定會在市場波動中會給你帶來長期回報。
所以我們強調要做長期正確的事,不要太關注短期的風口,用買公司的維度來做投資。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