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
又是一天吃藥行情!今日醫藥方向強勢領漲,醫美概念也多股跟隨。隨著疫後復蘇邏輯持續主導市場,近期醫美板塊表現搶眼。拉長周期看,自10月12日先於市場見底啟動以來,港股$醫美概念股(BK1313.HK)$板塊整體累計漲幅已達40%,大幅跑贏指數漲幅,超額收益明顯。多只個股60日漲幅直上兩位數。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出台了《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對風險區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保障群眾就醫購藥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種、重點人群就醫等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優化要求。新十條的落地,使疫後醫療消費復蘇預期進一步強化。
華安證券認為,今年春節前,多地疫情防控優化,相比於前兩年政策端更加寬鬆,出行更加便利。隨著人們預期的改善,以及線下更多消費場景的恢復,預計今年春節期間消費持續復蘇。從整個趨勢來看,此次防疫政策優化不是短期的政策緩和,而是當前具備逐步放鬆的條件,方向日漸明朗,醫美消費等板塊有望受益。
此外,近期多地開展整治醫療美容行業亂象活動。其中,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開展醫療美容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科普宣傳活動;廣東省肇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醫療美容廣告活動的告誡書;雲南省市場監管局整治醫療美容廣告亂象等。
目前,醫美行業法規逐步完善,逐步走向合規經營。尤其是2021年以來,各項監管整頓措施空前,有利於留存優秀公司,去除不合格公司,奠定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基礎。
而從需求端來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收入的提升,對於醫美的認知度提升,近幾年市場規模和用戶人數快速增長。
2016年,醫美消費人數僅280萬人,2021年為1813萬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5.3%。2021年,由於疫情影響,對於醫美的需求下降,當年增速開始放緩。在防控優化背景下,新冠對生活的影響減少,需求將會恢復。
盡管我國醫美市場發展迅速,但滲透率仍然較低。按照2020年數據,韓國每千人醫美次數為82.4次,美國是47.9次,我國僅為20.8次,與美國和韓國相比差距較大,未來的提升空間大。
市場規模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從2017年的993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891億元,CAGR為17.5%,增速遠高於全球的3.0%。隨著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化、醫療技術逐步成熟和網紅/直播經濟的興起,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6382億元,是2021年的3倍。
國聯證券指出,後續疫情管控邊際放鬆疊加春節前為醫美傳統消費旺季,預計消費場景恢復下醫美景氣度將邊際修復。11月下旬至今,醫美監管動態頻頻,合規化進程持續推進,交易層面並無超預期信息,而於終端消費而言利於合規機構/合規廠商/合規產品份額提升。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