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華爾街見聞

在美國官方CPI數據發布前的60秒內,3月到期的10年期國債期貨成交量達到13518個合約,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30數據正式發布前,收益率已經下跌。對此,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未聽聞數據被提前泄露,但根據聯邦指引,一些政府官員確實能夠提前拿到數據。白宮也稱對此並不知情。

在美國官方CPI數據發布前的60秒內,3月到期的10年期國債期貨成交量達到13518個合約,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30(香港時間21:30)數據正式發布前,收益率已經下跌。

美國勞工統計局發言人Cody Parkinson稱,雖然該機構不知道任何提前發布的事情,但根據聯邦指引,一些政府官員確實能夠提前拿到數據。

隨後不久,白宮也稱對CPI數據的任何提前泄漏問題並不知情。

不過除了數據泄露之外的另一種可能是,在高頻交易盛行的今天,市場交易常常會在一些重要經濟數據公布前突然放量。

12月13日周二,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增長7.1%,低於預期的7.3%和前值7.7%,同比增幅創今年1月以來最低紀錄,環比增長0.1%,低於預期的0.3%和前值的0.4%。

消費者通脹再度超預期放緩,坐實市場對美聯儲本周即將放慢加息步伐的預期,美元和美債收益率重挫,美股全線大幅高開。

7月美國CPI數據「意外泄露」,事後被證明是假消息


今年7月,在美國勞工統計局同步6月通脹數據前一天,市場盛傳一份「意外泄露」的數據。這份假報告稱,美國6月份的CPI同比增幅達到10.2%,是1981年以來的最大同比增幅,遠高於經濟學家8.8%的預測值。食品價格指數甚至同比增長了11.7%。


這份假報告在美東時間當天上午11:30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導致美股在午後交易中集體由漲轉跌、紛紛跳水。

後來,美國勞工統計局不得不站出來公開辟謠。該機構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我們注意到推特上散布著一張虛假的CPI數據報告,這是假的。

經濟數據保密工作困擾全球監管機構


由於經濟數據對市場影響非常大,美國很多政府部門都對數據公布前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視。由於擔心違反保密程序,美國勞工部曾於2007年接受聯邦調查局(FBI)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問詢。

經濟數據提前泄露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曾有一項研究分析研究了2012至2017年間207次英國經濟數據公布情況,包括消費者價格指數、工業生產和勞動力市場數據。其中172次公布的數據被市場認為「意外」,即高於或低於分析師的一致預期。在59.5%的案例中,債券期貨在「意外」經濟數據公布後的反應與數據公布前60分鍾的走勢相同,平均波動幅度為0.029%,該波動幅度比數據公布前後兩小時內的總波動幅度高出三分之一。該項研究據此認為,這些交易趨勢絕非「巧合」,更可能是一些交易員通過某些途徑提前知道了數據。

編輯/Corrin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