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通脹高燒漸退!7張圖顯示全球通脹已見頂

最後更新:

來源:智通財經

自2021年中期以來,全球通脹局勢由「溫和」轉向「高燒」,如今多項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通脹率正顯示出見頂的跡象,但數據也顯示全球通脹仍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這也說明盡管通脹數據正在從幾十年來的高點緩慢回落,但邁向正常的水平仍需要時間和耐心,這仍然意味著通脹在2023年仍將是各大央行面臨的一個大難題。

智通財經了解到,美國和歐元區本周公布的關鍵通脹指標均明顯回落,同時全球出廠價格和投資者的通脹預期也在下降。因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升級而復雜化的供應鏈難題正得到有效緩解,同時全球食品和燃料成本也有所回落。

在今年,通脹升升的速度和持續時間都超過經濟學家預期之後,全球各大央行大幅提高利率的舉措也可能開始產生影響,不過部分影響可能會滯後。下圖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各大央行開啟激進的「收水」模式抑製通脹率上行。在美聯儲6月份開啟75個基點加息幅度之後,全球央行隨即緊跟美聯儲步伐大幅收緊新冠疫情以來寬鬆的貨幣政策。


全球基準利率以一代人以來最大幅度升升

這樣的背景有助於解釋為什麽一些金融機構預計全球通脹率在今年第三季度達到的9.8%為通脹峰值(同比增幅),機構預計今年最後三個月經過匯總統計後的全球通脹率將降低至9.5%,並在2023年底前後進一步降低至5.3%。

但風險仍然存在:全球供應鏈仍未完全愈合;新冠疫情可能卷土重來(在日本等國已經爆發新一輪疫情);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再次上漲;受高生活成本刺激的工人可能要求進一步提高工資,引發工資—物價螺旋式通貨膨脹。

經濟學家Tom Orlik表示,對於政策製定者來說,最近出現的通脹峰值並不意味著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即使消費者價格指數小幅下降,但仍將遠高於全球多數央行錨定的目前區間,這就需要在衰退風險逼近之際進一步收緊政策。」Tom Orlik強調。

以下是一些顯示全球通脹率已達到峰值的關鍵圖表:

關於全球通貨膨脹率方面,下圖顯示全球通脹率在11月達到3年來的峰值,這也是一些經濟學家預測的本輪全球通脹背景下的最高數值。


全球物價漲幅於11月達到峰值——按照國家GDP加權,國家年度總消費價格變動進行測算

金融機構匯編的經濟學家對於全球經濟體通脹率預期的統計數據顯示,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通脹率在今年9月底已經見頂。


經濟學家預計全球通脹率已見頂

從反映債券市場對未來通脹預期的重要指標——全球盈虧平衡率近期數據來看,交易員以及投資者們普遍預計未來通脹率難以觸及此前的峰值。不過,從10月之後數據重新上行可以看出,債券市場仍然擔心成本壓力可能在未來上升。


全球債券市場仍在關注成本壓力

從能夠反應美債市場對於長期通脹預期的數據——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近期數據來看,同樣顯示市場認為峰值已過,但市場仍在關注成本是否有繼續上行的可能性。


全球出廠價格方面,製造商的價格仍處於階段性的高位,但逐漸疲軟。


製造商價格仍處於高位

在全球新冠疫情之後,全球需求快速復蘇,因此大宗商品價格在2020下半年——2021年全年大幅上漲,但是自2022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基本上陷入停滯狀態,見頂信號已經非常明顯。


2022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停滯不前

因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升級而復雜化的供應鏈難題正在得到有效緩解。海運集裝箱即期運費今年以來不斷下行,且開始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這可能是供應鏈問題趨於緩解的最明顯信號。


編輯/Corrine

行情動蕩下,如何理財閑錢、彈性投資、日日享收益?點擊了解更多詳情>>點擊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