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國內造車新勢力11月交付量陸續出爐。
其中,$廣汽集團(02238.HK)$埃安以2.87萬台的交付量繼續領跑新勢力第一,提前實現全年銷量翻倍。
$蔚來(NIO.US)$、$理想汽車(LI.US)$月交付量再創新高,或主要由於新車型上市+前期留存訂單轉換、以及部分零部件供應有所緩解。
$小鵬汽車(XPEV.US)$或仍受新車上市初期尚處於爬坡階段、以及新老車型交替影響,交付量排名居後。

華西證券表示,近期新勢力車企普遍開啟產品迭代,由於新車型面臨產能爬坡的需求,因此10月各家新勢力車企的新車型普遍受到產能不足的製約,以至無法滿產交付在手訂單。產能瓶頸在11月得到了顯著緩解,交付量迅速釋放。隨著產能的持續爬坡,看好12月新勢力車企銷量再創新高。
光大證券判斷,當前疫情仍為影響新增訂單、供應鏈/排產、以及交付的最大變量。看好留存訂單充沛、具備較強供應鏈管控能力(AB 點方案)、具備較強品牌力與車型競品力的車企銷量爬坡前景。
展望2023年,光大證券表示,對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表現並不悲觀,預計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800萬-850萬輛、疊加出口有望至900萬輛。
此外,該機構預計防控措施逐步優化或將拉動汽車消費+改善供應鏈,提振板塊估值;其中,預計前期跌幅更深的整車修復彈性或更高於零部件。
前兩日,港美股汽車板塊大漲,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2023年汽車刺激政策或延續;其中,恰逢Q3財報公布的小鵬汽車領漲。

(來源:財經牛牛,截至2022/12/2午盤)
華創證券表示,若有新刺激政策,短周期整車股投資熱度將較高,熱度之後依然需要把握由「低估值+強新品周期」帶來較好風險收益比的公司,新品估計在明年春節後逐步上市,注意把握節奏。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