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周樂
中國資產正迎來一波價值重估。
剛剛過去的11月,中國資產上演了一輪「大反攻」。其中,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單月暴漲超42%,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單月漲幅;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的月度漲幅分別達26.6%、33.2%,領漲全球。
相較於前一輪回調的最低點,所有在美上市中概股(不包含OTC市場)、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的總市值合計增加超40000億元。
隨著預期的改善,外資也開始增加對A股市場的配置力度。12月1日,北向資金再度大幅流入A股,全天淨買入高達114.5億元,11月以來累計加倉A股超715億元。
在此背景下,國際投行巨頭高盛的最新觀點引發市場關注。11月30日,高盛在2023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及資本市場動態視頻會上表示,2023年給予A股「高配」的建議,預計估值會有明顯回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總體回報率約為16%,預計北向資金全年將淨流入約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2200億元)。
中國資產大反攻
1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涵蓋一籃子65家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強勢暴漲9.62%,使得當月累計漲幅擴大至42.13%,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單月漲幅。相較於這一輪調整的最低點,累計漲幅超過60%。

通過市值維度觀察,中概股這一輪反攻行情或許更為強勁。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收盤,所有在美上市中概股(不包含OTC市場)的總市值合計為85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941億元),相較於這一輪調整的最低點(10月24日),總市值累計增加23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00億元)。
與此同時,港股也迎來了一波反彈行情。其中,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的月度漲幅分別達26.6%、33.2%,領漲全球。
截至最新收盤,恒生科技指數的30只成份股的總市值為9323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4897億元),相較於這一輪調整的最低點(10月25日),總市值累計增加2552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3241億元)。
隨著預期的改善,外資也開始增加對A股市場的配置力度。12月1日,北向資金再度大幅流入A股,全天淨買入高達114.5億元,11月以來累計加倉A股超715億元。
其實,回顧下半年北向資金的流向,11月無疑是一個轉折點,今年9月、10月北向資金一直大幅淨流出,分別淨賣出112億元、57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匯率在11月的表現亦格外強勢,離岸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3.94%。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我國穩增長政策的持續加碼,以及美聯儲加息步入尾聲,人民幣大概率將重回升值周期。
外資唱多的信號
2022年的投資時鍾即將邁入最後一個月,華爾街巨頭陸續開始展望2023年年度投資策略。其中一個重要信號是,看多中國股票的聲音越來越多。
其中,高盛於11月30日舉辦了2023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及資本市場動態視頻會,公布了其對明年全球經濟及股市的投資展望。
高盛表示,2023年給予A股市場「高配」的建議,預計估值會有明顯回升,北向資金將淨流入約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2200億元)。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閃輝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前低後高的增長態勢,全年GDP增長達4.5%。就未來潛在增長,閃輝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5.3%,2025年之後回落至4%左右。
結合高盛美國團隊對於美聯儲將於2023年上半年停止加息的預測,高盛預計,中美利差可能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收窄。
對於人民幣匯率的展望,閃輝預計,未來3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走弱,但未來12個月人民幣匯率將走強。從長期看,預計到2025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6.50元一線。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指出,在宏觀政策仍偏寬鬆、GDP增速有望回升的預期下,高盛股票策略團隊看好境內外上市的中國股票表現。
劉勁津預測,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總體回報率約為16%,2023年兩大指數每股盈利增長分別為8%、13%。
具體到行業方面,高盛策略團隊預計,消費服務、醫療設備及服務板塊將會強勁反彈,理由在於,2023年失業率將下降、勞動收入會改善,消費者信心將得到恢復。具體到各消費行業,該團隊認為旅遊、餐飲、娛樂、航空行業有較大回升空間。
另外,由於利好政策的出台,高盛將中國房地產板塊股票從「低配」上調至「中性」。
在亞洲市場,高盛未來3-6個月相對看好4個市場,分別是中國A股、中國海外上市的中概股、韓國和新加坡。高盛對A股、港股維持「高配」,認為A股中長期會跑贏港股。
除了高盛以外,越來越多的華爾街機構也愈發看好中國股市的前景。
其中,摩根士丹利預計,MSCI中國指數到2023年年底將上漲14%,該行在10月中旬就表示,買入中國股票的好時機已到。
11月30日,瑞銀也發布了最新的投資展望報告,其中認為,中國近期的舉措表明經濟增長仍然是重中之重,中國耐用消費品和服務、中國互聯網以及部分工業板塊有望成為主要受益者。
另外,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在11月的采訪中也指出,當前可以在中國市場上找到一些極具價值的資產,大部分拋售已經過去了,不管怎樣,投資者都應該投資中國,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中國來提高多樣化投資的程度。
編輯/phoebe
資管巨頭集體發聲,中國市場或迎絕佳配置良機>>點擊了解更多大中華主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