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TF進化論
A股大漲,房地產掀起漲停潮,股王貴州茅台漲超5%。
貴州茅台放大招,上市以來首次特別分紅,疊加大股東增持15.47億-30.94億,給市場注入強心劑。
1、貴州茅台放大招
11月28日晚,貴州茅台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實施特別分紅,每股派發現金紅利21.91元(含稅),擬派發現金紅利275.23億元。
實施特別分紅的目的:一是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需要;二是在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提振市場信心;三是積極回報股東,與股東分享公司發展紅利,增強廣大股東的獲得感。
貴州茅台同時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計劃利用公司特別分紅所得現金紅利,自公司特別分紅現金紅利發放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增持公司股票,兩家股東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15.47億元,不高於30.94億元。

本次增持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一是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和實現持續穩健增長的信心;二是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三是進一步支持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同時,增持主體也提倡其他股東利用本次分紅所得資金自願增持公司股票。
如此大手筆的分紅金額,實屬罕見。此次分紅是貴州茅台自上市以來首次特別分紅,也是首次在同一年度內實施兩次分紅。貴州茅台年中派發了272.28億元分紅,加上這次特別分紅,本年度貴州茅台分紅總額為547.51億元,占2021年全年淨利潤的104.4%。
華泰證券認為,特別分紅方案充分彰顯了茅台在實現穩定良好發展的同時,重視股東利益,以連續穩定的分紅與股東共享紅利,並適時在資本市場波動較大時加大分紅,堅定投資者信心,也彰顯公司治理愈加優秀。
華創證券稱外部環境不確定下,茅台在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基礎上,加大現金分紅力度,充分彰顯龍頭的責任與擔當,有利於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增強股東獲得感。
2、美聯儲官員給市場「潑冷水」
昨晚,美股三大指數下跌,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蘋果、微軟跌超2%。熱門中概股逆勢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2.83%,拼多多漲12.62%。
拼多多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拼多多三季度實現營收355億元,同比增長65.1%;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05.9億元,同比增長546%。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124.7億元,同比增長295%。
港股11月以來,自底部開啟大反彈,中概互聯網ETF、恒生科技ETF漲近30%。

當前,市場焦點在美聯儲12月的議息會議。美聯儲下次利率會議定於當地時間12月13日至14日舉行,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加息50個基點。
多位美聯儲官員近期密集講話,發表鷹派言論,給市場「潑冷水」。
美東時間11月28日,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發表講話稱,美聯儲將需要將利率提高至5%-7%區間底部,美聯儲將繼續加息到2023年,市場低估了風險,美聯儲可能更加激進。
被視作美聯儲「三號人物」的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經濟前景有許多下行風險,預計美聯儲將需要進一步加息;預計我們需要將限製性政策保持到2023年,可以看到2024年降低名義利率的路徑。
美聯儲將加息「大火」改為了「慢燉」,但距離「熄火」還有一段距離。
3、史詩級利好:房地產「第三支箭」落地
房地產行業暖風頻吹,11月以來,地產ETF、房地產ETF漲超30%,成為市場表現最好的行業。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和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房地產再迎史詩級利好。11月2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資本市場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答記者問時表示,證監會決定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5項措施,並自即日起施行。
5項措施包括:恢復涉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調整完善房地產企業境外市場上市政策;進一步發揮REITs盤活房企存量資產作用;積極發揮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用。
5項措施被業內解讀為射出支持房企融資「第三支箭」,簡單說就是重新允許A股的房地產公司從股市融資來償付債務、補充現金等,鼓勵地產公司並購重組,除了不允許新增房地產公司IPO,其他融資功能全部綠燈通行。
「第三支箭」落地,意味著自2016年起逐步收緊的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迎來正式「鬆綁」。
中金公司認為,房企股權融資政策優化調整是里程碑式進展;政策意圖旨在盤活存量、防範風險,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當前行業供需兩側政策已全面轉向支持與嗬護,供給側從「第一支箭」銀行信貸支持、「第二支箭」債券融資幫扶到「第三支箭」股權融資鬆綁層層突破,工具全面、力度積極,有助於行業信用端困難紓解和流動性整體優化,對於短期提振市場信心和中長期促進基本面企穩均有助益。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政策的發布並不意味著樓市政策轉向,而是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金融管理部門把一攬子穩樓市、促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落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第三支箭」不會直接帶來銷售好轉,需求端對於未來的收入預期降低是阻礙市場恢復的原因之一。
編輯/V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