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科技
作者:簫雨
香港時間 11 月 10 日消息,沒有什麽是永恒的,尤其是在科技界。美國科技巨頭的 CEO 們現在可能已經深刻領悟到了這一點,但是為此付出代價的卻是普通員工。

紮克伯格稱自己犯了錯
隨著科技巨頭裁掉了成千上萬的員工,美國科技行業可以說現在正處於一場「大屠殺」中。本周,臉書母公司 Meta、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巨頭 Salesforce 加入了大規模裁員的行列,Meta 周三更是裁掉了 1.1 萬人。在此之前,推特、甲骨文、奈飛、Stripe、Snap 等公司都已進行了裁員。
集體犯錯
這些公司身處各行各業,但它們卻有一個共同點:當新冠肺炎大流行推動數字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時,它們實現了迅速增長,但是當人們生活相對恢復正常、利率上升和通貨膨脹讓他們的好日子戛然而止時,它們感到措手不及。
「2020 年初,當新冠肺炎剛剛暴發時,世界迅速轉向線上,電子商務的激增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增長。許多人預測這將是一個永久性的加速,即使在大流行結束後也會繼續。」紮克伯格在發給員工的裁員信中稱,「我也這麽認為,所以我決定大幅增加我們的投資。不幸的是,事情並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發展。」

Meta裁員1.1萬人
犯錯的並不只有他一個。最近其他許多科技名人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支付公司 Stripe 的創始人最近在一份寫給員工的備忘錄中稱,「在我們所處的世界里,我們過度招聘了」。該公司宣布將裁員 1000 人,占員工總數的 14%。
誤判形勢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頂級科技高管通常被認為是已經過考驗、聰明、有能力的商業領袖,能夠接觸到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他們是如何嚴重誤判形勢的呢?
一開始,他們確實感受到了危機。在疫情暴發的最初幾天,一些公司暫停招聘或進行裁員以節約成本,他們原本認為疫情會抑製經濟。「我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確信病毒已經被控製住,可能需要幾個季度,」老牌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在 2020 年 3 月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警告創業公司未來會迎來艱難時期,「全球經濟復蘇需要更長的時間。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經歷需求疲軟,可能會面臨供應挑戰。」
但是,實際情況卻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疫情促使人們花更多的時間在網上購物,在 YouTube 或 TikTok 上觀看視頻,玩遊戲,並普遍將資金注入科技領域。隨後,科技公司股價升升,創業公司的融資金額令人瞠目結舌。隨著人們為居家辦公購買新設備,就連長期不景氣的 PC 行業也迎來了某種程度的復興。

疫情曾讓會議軟件Zoom爆紅
因此,這種突然的轉變讓科技公司感覺迎來了第二次機會,一個趁熱打鐵、追逐遠大抱負的機會。那時候,利率很低,估值很高,遠程工作為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接觸人才的機會,這感覺像是科技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 等科技領袖甚至稱讚視頻會議工具 Zoom 是一種永久顛覆了工作世界的「基本服務」。在新冠大流行時期,Zoom 是市場的寵兒。
不過,早就有跡象表明,這種好日子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差不多在一年前,Zoom 公布的增長幅度已經遠低於華爾街的預期。這一跡象表明,疫苗的可獲得性和全球經濟的逐漸重新開放,將導致對科技的依賴減弱。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像紮克伯格這樣的創始人抱著世界已經永遠改變了一樣的心態進行投資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沒有什麽是永恒的。這些賭博最終讓成千上萬的人失去了生計,科技移民甚至面臨被驅逐出美國的風險。紮克伯格和其它 CEO 正在為他們的錯誤承擔責任,這是積極的一面。但是,這些科技領袖說自己沒有預見到這一刻的到來,這表現出了驚人的天真,往好了說是天真,往壞了說是缺少遠見。
編輯/t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