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
在9月份,全球芯片產品銷量出現自2020年初以來的首次萎縮,行業數據顯示,全球芯片短缺正迅速轉變為供應過剩。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表示,9月全球芯片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3%。
一些行業觀察人士報告稱,消費電子產品、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需求在迅速萎靡,芯片供應商面臨供過於求這一難題,此前這些芯片產品需求在2020年封鎖期間升升。與此同時,全球最大規模的芯片製造商$台積電(TSM.US)$的一些最大規模客戶開始削減訂單。
隨著供應鏈的半導體庫存問題加劇,即使是台積電也無法承受緊隨而來的訂單削減風暴,據業內人士透露,自第三季度以來,其前十大客戶中的許多客戶削減了比預期更多的訂單。
芯片行業景氣下行,台積電在二度下修資本支出之際,還傳出3納米製程的大客戶臨時取消訂單,台積電因而大砍協力廠的供應訂單,最多高達四、五成,涵蓋再生晶圓、關鍵耗材、半導體設備等領域,不過知情人士稱這些供應商規模都相對較小。
一些知情人士稱,台積電供應鏈私下透露,來自台積電的訂單確實從第3季末開始轉弱,第4季與明年首季訂單持續下滑。目前所知,衝擊領域包括前段生產製程與後段先進封裝製程,其中對後段的影響幅度大於前段。
庫存激增,市場需求趨於萎靡
根據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預測數據,預計到2022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減少1.5億單位,市場對5G芯片的需求預計將減少1億至1.2億單位。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行業消息人士表示,截至6月底,全球智能手機成品庫存達到2億台,而智能手機製造商今年迄今已削減了至少三輪對於芯片製造商的訂單。
來自ICwise的分析師表示,基於去年更高的銷售預期和此前的芯片短缺,許多手機製造商積累了6個月的手機和零部件庫存。
Strategy Analytics智能手機組件技術服務副總監Sravan Kundojjala表示,智能手機製造商擁有大量中低端5G芯片和射頻芯片庫存。
芯片行業砍單浪潮來襲?
對於一些芯片公司來說,個人電腦(PC)往往是利潤最集中的領域。另一研究機構Gartner估計,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總計7200萬台,同比下降近13%,為九年來最大降幅。該機構還預測2022年全球PC出貨量將下降9.5%。
據悉,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芯片需求占全球芯片代工產能的一半以上。摩根大通在9月份的一份報告中曾表示,全球最大規模的代工廠台積電從AMD、英偉達、高通和聯發科這四大客戶獲得的訂單數量減少。
韓國是一全球的主要芯片生產國,該國國家統計局在周一表示,芯片製造商9月份的產量較上年同期下降3.5%,高於8月份的下降0.1%。
韓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韓國9月芯片庫存增幅維持在54.7%的高位。芯片巨頭的財報數據也相對低迷,三星電子第三季度淨利潤低於預期,該公司表示,預計至少要到2023年下半年公司表現才會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芯片行業的產能擴張存在滯後性,芯片製造商在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短缺中一直在建設新的產能,然而這將於今年年底開始投產,這意味著芯片行業很有可能出現持續的產能過剩——這也是芯片市場的周期性現象,往往會經歷劇烈的繁榮和蕭條周期。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預測數據,2023年晶圓需求預計將與2022年持平或略低,而產能預計則將增長約7%。但Counterpoint也表示,市場對最先進智能手機芯片的需求繼續增長,這表明對蘋果iPhone系列產品等最高端設備的需求強勁。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