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講過,與股票相比,債券是一種較為穩定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固定的票息,因此債券投資也稱固定收益投資。
雖說債券依靠的是票息收益,但是債券的到期日越長,通俗點來說,資金回流的時間就越長,這期間債券價格就越容易受市場利率的變化所影響。
債券的久期 (duration),就是用來衡量市場利率的變化對債券價格的敏感度的,是衡量債券市場波動性的主要指標。
為什麽要看久期?
衡量債券久期有兩個目標。
1 看花多長時間資金能回流,也就是取回折讓現金流所需的平均年期
2 看利率每變動1%時,債券或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化
因為債券會在未來多個不同時間點支付多筆不同現金流,因此需要久期這種計算方式,來衡量平均的資金回流時間。
?我們舉個例子。
債券A的支付方式:在第3年年底一次性支付1,300元,假設到期收益率為10%,那麽該債券久期應該是3年。
債券B的支付方式:第一年年底支付100,第二年年底支付100,第三年年底支付1,100。假設到期收益率同樣為10%,那麽它的久期按公式計算應該是2.49年。
可見,雖然現金回流總數是相同的,且到期收益率一樣,但是久期不同,債券B因為有兩筆錢已經提前回流了,所以久期更短。
計算久期的第二個目標,就是評估利率每變動1%時,債券或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是債券價格波動率與收益率波動率之比,單位為年。
距離債券到期日的時間越長(受利率影響的時間越長)收益率越低,久期(資金回流時間)越長。債券票面利息越高,久期就越短。債券久期越短,其波幅可能越低。
如果加息1%,久期是一年的債券的價值只會損失1%。然而同樣情況下久期是十年的債券價值將損失10%。相反,若降息1%,久期較長的債券的升幅將高於久期較短的債券。
如何運用久期?

久期是構建債券投資組合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當基金經理預測利率將發生變化時,他們可以通過調整投資組合持倉來調整平均久期。比如,基金經理如果預測到央行將下調利率,便可以延長投資組合的平均久期,以從利率變動中獲利。相反,如果基金經理預測央行要加息,則要縮短平均久期,以此減輕對債券價格的負面影響。
最後我們要注意的是,久期主要度量的是債券的利率風險,而債券投資還要考慮其信貸風險、通脹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因此久期並不是衡量債券或固定收益投資組合波動的唯一指標。
美債收益波動加劇,如何把握相關投資機會?>>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