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王眉
世界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固定收益市場正面臨著巨大的麻煩,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已惡化到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差水平。
有著“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稱號的美債收益率大幅升升,給世界其他國家債市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日本央行不斷動用大量日元購入日本國債,瑞士央行也幾度向美聯儲借入流動性,英國債市一度崩盤,除了減稅計劃,美債收益率升升也是原因之一。
這種情況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市場——美國國債市場,真能獨善其身嗎?美銀分析師表示,只要再來一次衝擊,美國國債市場就會面臨運行挑戰。

此前,多位美聯儲高官發激進加息言論,再次使整個美債市場壓力陡增,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2008年來首次漲穿4.3%,連續12周創紀錄上漲,對利率前景更敏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最高觸及4.634%。
周五,有著“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發文表示,美聯儲可能考慮暗示縮小12月加息幅度後,美國國債市場的大幅波動暫時得以平息。10年期和2年期美債收益率均回落,分別報4.221%和4.481%。
但分析認為,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可能只能讓市場在有限的時間內平靜下來,喘息的時間並不會太久,美國國債市場的波動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平息。
美銀策略師:只需一次衝擊,美國國債市場就會面臨運行挑戰
幾個月來,全球各地的交易員、學者和分析師們一直擔心,規模23.7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恐將成為下一輪金融危機的源頭。
上周,美國財長耶倫坦言擔憂國債交易可能崩潰,並對“美債市場充足流動性的喪失”表示擔憂。
本月初,美國銀行高收益債券策略團隊分析師Oleg Melentyev和Eric Yu也已經發出警告,美國債市壓力逼近臨界點,美聯儲若再不調整政策,將成為下一個英國,美國公司債將淪為下一個英國養老金。
本周五美銀表示,該行編製的信用壓力指數(CSI)收於75.6點,超過了6月份71點的峰值,進入了75以上的“臨界區”,超過這個水平,債市功能失調的風險將呈指數級上升。
同一天,前紐約聯儲分析師、現任美銀利率策略師Mark Cabana等人,加入他們的同行,向美聯儲發出迄今為止最明確的一次警告。
他們表示,世界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固定收益市場正面臨著巨大的麻煩,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已惡化到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差水平,並表示:
“我們認為美國國債市場很脆弱,只需一次衝擊可能就會面臨來自‘大規模強製拋售或外部突發事件’的運行層面挑戰。”

美債市場的波動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平息
在美聯儲向市場釋放放緩加息步伐的信號後,美債市場波動性有所回落,但推動這一趨勢的不確定性似乎不會很快消退:通脹仍處於40年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仍在大舉加息,市場也在努力衡量經濟將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彈性。
普信集團(T. Rowe Price)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Steve Bartolini表示:
“如果美聯儲在通脹回落、經濟放緩之後暫停加息,那麽市場波動性將會下降。”“美聯儲暫停的那一天,應該會看到波動率下降,但我們不太可能回到2010年代的低波動率時代。”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Columbia Threadneedle的投資組合經理兼多元資產策略主管Anwiti Bahuguna表示:
“未來6至12個月,債市波動性將保持在高位。”
她認為,美聯儲可能會在明年暫停加息,只有在經濟強於預期的情況下才會恢復加息。
貝萊德的美洲基本固定收益主管Bob Miller表示,他預計市場將繼續受到價格波動的衝擊。他說:
“隱含波動率顯然是自1987年以來除全球金融危機之外的最高水平,我們不會很快回到過去十年的經歷。”
Miller還表示,波動性的上升可能會給在低通脹、低利率和低波動性環境下起飛的槓桿金融投資帶來更多痛苦。但對其他投資者來說,“將有機會利用市場的混亂,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收益率超過5%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
編輯/tolk
美債收益攀升,如何把握相關投資機會?>>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