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智通財經

作者:宏林 

全球股市又一次引人注目的反彈可能只是熊市反彈,但投資者感覺到股市的“黑暗之路”即使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它終將到頭。

過去一周的主要主題是:英國財政政策的逆轉會如何表明政府在通脹環境下可以承受多大的借款極限。現在看來很明顯,這只會迫使貨幣政策造成的擠壓變得更加殘酷,並使債券債權人感到恐懼。

如果該事件給其他經濟體帶來了警示,那麽現在市場對於在這個周期中需要達到多高利率的一些更極端的擔憂可能會減少,尤其是在財政空間大幅縮小且衰退風險加劇的情況下。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結束後,高盛策略師Kamakshya  Trivedi表示,英國的衝擊在會議上引發了大量討論,其中一個焦點是英國的教訓是否會對其他財政空間有限的國家產生一定的約束意義。

法國興業銀行的逆向投資策略師Albert Edwards表示,英國重新喚醒了傳說中的“債市義警”(Bond  vigilantes),他們將於未來幾年在金融市場上引起反響。

其他人認為央行流動性減弱是今年全球資產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對於他們而言,債券市場面臨著極端壓力,G4經濟體存在障礙,這些是向希望收縮在疫情期間膨脹的資產負債表的央行所發出的警示信息。

本周有報道稱,英國央行將再次推遲出售債券,引發市場猜測:在出問題之前,流動性消退會發展到何種程度。這像美聯儲在2018年最後一次實行量化緊縮的情況。

許多人還參照美國債市流動性減弱的情況,以了解這次美聯儲依據的參數。

CrossBorder Capital認為,政策製定者希望避免債務累積、利率上升與長期財政壓力之間潛在的惡性循環。這意味著量化寬鬆政策將回歸,盡管很可能在形式上不同於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曲線控製。

當然,動蕩且受通脹困擾的債券和貨幣市場的年終壓力並不是市場長期反彈的理想背景,尤其是在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央行已經完成了大規模加息的情況下,更不用說接近峰值利率了。

而現階段較寬鬆的金融環境甚至可能促使政策製定者更加努力地抗擊通脹,就像他們今年夏季所做的那樣。

盡管油價大幅回落和全球經濟衰退預測的增加可能被視為通脹前景的積極轉折,但主要決定通脹走向的地緣政治因素並未變得更清晰。

市場的恐懼接近峰值?


那麽,股市最近的反彈是聰明的猜測還是一廂情願?

除了政策衝擊之外,還有其他多個短期因素促使過去一周全球股市從谷底反彈6%-7%。10月中旬的圖表形態和有利的季節性資金流入是其中的一些原因,但極端的投資組合頭寸是最引人注目的。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經濟顧問Joachim  Fels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結束後,我的逆向思維認為現在的共識可能變得過於悲觀,我們可能正處於或接近市場的恐慌高峰。”

美國銀行周二發布的10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支持了這一觀點。該調查顯示,基金本月進一步提高現金水平至21年來的最高程度,並稱宏觀投降、投資者投降已出現,而政策投降也在開始。編製調查的美國銀行分析師還稱,投資組合頭寸接近最大看跌水平。

在這項調查結果中,有四件事很突出。首先,現在全球基金在股票上的總體減持與過去10年的平均頭寸相差了三個標準差。其次,72%的基金預計未來12個月經濟將走弱。

第三,基金對利率和收益率的看法發生轉變,預計未來12個月短期利率會更高的基金數量從一個月前的一半下降到現在的30%;它們當中的38%預計長期債券收益率將走低,而41%認為會更高。

最後,這些基金預計金融穩定風險將達到該調查出現以來的最高水平,甚至高於疫情高峰期或2007/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這些情況都表明投資者非常悲觀,不過另一方面,美國銀行的調查顯示,本月做多美元連續第四個月被列為最擁擠的交易,並且每個月都變得更加擁擠。

編輯/Corrin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