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受集采預期利好政策集中釋放,貼息貸款以及醫藥板塊低配等因素影響,醫療器械和科研裝備估值逐步迎來重估。

1)我們預計貼息貸款政策將在22Q4主要體現在醫療設備公司的現金流改善,23Q1將看到增量訂單貢獻。未來半年,醫療設備板塊預計將持續受益於該政策。

2)高值耗材和IVD產品是非同質化的,渠道具有服務價值,所以一定程度上尊重已有格局是醫保、醫院、企業、患者各方再平衡後的最佳選擇。企業競爭邏輯從零和博弈,變得溫和。從DCF角度考慮,單品種生命周期延長,估值有望重回PEG。

  • 貼息貸款政策:貼息貸款政策持續推進,我們預計總金額超2000億


響應國常會關於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號召,國家衛健委9月15日發布《國家衛健委開展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的通知》(國衛辦財務函[2022]313號文件)(簡稱:貼息貸款政策),目前綜合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江西發改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各方面消息,采購流程將采用「醫院自主申報采購計劃、與銀行達成貸款協議、發改委審批批復、進行采購招標、銀行發放貼息貸款」的形式。

此次貼息貸款覆蓋範圍廣,涵蓋了包括公立和私立在內所有醫療機構;用途限製少,沒有強調限定國產設備,沒有限定少數科室;貸款資金量大,一些省市為縣級醫院指導了2000萬到1億元的貸款規模。

我們認為此次貼息貸款具有很強的普惠性質。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統計,目前浙江、江蘇、安徽、福建四省上報貼息貸款超300億,北京市約124億,湖北約72億,重慶約61億,四川、遼寧、貴州等地均超50億。我們預計將有2000億元以上的貼息貸款額度被用於醫療衛生領域。

  • 貼息貸款打開醫療借貸經營渠口,提供增量資金渠道


醫保推動省級統籌後,就醫人群可以在全省範圍內使用醫保支付,這將大幅增加醫保資金在省內的流動性,規模大、水平高、競爭能力強的醫院將受益。

面對省內其他城市醫院的競爭,預計地方政府為了將醫保支付資金更多地留在本地,將重視各級醫院建設,包括新擴建高水平公立醫院、提高縣醫院至二甲水平、加速構建醫聯體等措施。

醫療衛生建設需求雖大,但局部地區疫情反復下,醫院診療量受影響,醫院自有資金短缺,所以國務院出台了貼息貸款政策,緩解政府財政和醫療機構自身的資金壓力,保障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為下遊的醫療設備市場注入活力。

  • 我們判斷貼息貸款足以彌補醫院資金缺失,帶來一定純增量貢獻,22Q4看現金流,23Q1看訂單


我們測算,2019年我國一年醫療設備進院口徑需求在4000-5000億元。其中約一半來自醫院自有資金。如果總貼息貸款額度在2000-3000億元,將足以彌補醫院因診療量承壓帶來的現金流缺失,並且有一定純增量。具體時間節奏看,我們認為22Q4主要體現在醫療設備公司的現金流改善,23Q1將帶來純增量訂單。

  • 本次貼息貸款積極支持科研設備改造,科研場景的設備也同樣受益


此次貼息貸款覆蓋了包括了高校、職業院校、中小微企業等科研單位設備更新改造的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2000-2018 年研究經費投入由895.7 億元增長至1.97 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18.7%,增速快於同期美國和德國的研究經費投入。2020 年我國研究經費投入達到2.44 萬億元,同比增長10.2%。此次貼息貸款將進一步推動科研投入的增長,下遊科學儀器廠商迎來發展良機。

  • 集采政策:框架重塑,催化高值耗材和IVD估值重估


近期,高值耗材內部四大類品種陸續出現多項集采相關政策的推進,基本上囊括了高值耗材的各類品種。總體上,我們看到了集采政策的成熟化和溫和化。據華夏時報報道,2022年10月13日,由江西牽頭全國22省區肝功能生化試劑集采方案征求意見稿傳出,從方案初稿看來生化集采相比於高值耗材集采更加溫和。

  • 電生理耗材精細化分組,多模式集采優化競爭格局


10月14日,福建省藥械聯合采購中心發布《心髒介入電生理類醫用耗材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文件》(下稱《文件》)。《文件》明確,電生理類耗材集采將以組套、單件、配套三種采購模式分組進行。

其中,壓力感應/冷凍治療導管及其對應的診斷導管根據產品屬性不同分為4各組別,按照1:1的配比采取組套采購模式,相對最高有效申報價達到一定降幅的組套獲得擬中選資格;

房間隔穿刺針/鞘、線性/環形/星形/異形標測導管及非壓力感應治療導管采取單件采購模式,多家報名的競價單元以企業加權報價與所在競價單元的最高有效申報價的降幅確定擬中選企業,獨家報名的競價單元議價降幅為同品類擬中選產品的加權平均降幅;

冷凍環形診斷導管(不符合參與組套采購模式的產品)、冷凍導管鞘、心內超聲導管、體表定位參考電極、灌注管路等配套產品采取配套采購模式,按照相配套產品同步降價。采購周期為2年,首年協議采購量於2023年4月起執行。

  • 電生理集采明顯向頭部企業傾斜,價格競爭打破零和博弈,中標確定性顯著增強


按單件采購的產品類別是目前國內電生理廠商參加集采的主戰場,若存在多家企業報名競價,則報價較低者以及降幅≥50%者均可獲得擬中選資格。換言之,只要申報企業接受≥50%的降幅即可確保中標,價格競爭打破了以往的唯價低者得的零和博弈,中標確定性顯著增強。

與此同時,惠泰醫療等國產龍頭企業在該品類中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熟,且考慮到電生理手術多需跟台技術服務,而集采報價為包括配送費、伴隨服務費等在內的所有費用,國產龍頭企業憑借規模效應和區位優勢或將獲得更低的成本,從而實現更大的價格降幅以獲得更多的采購量獎勵,相關耗材的市場份額將隨之獲得較大提升。

此外,最高有效申報價基本等於當前市場終端價,而確保中標的價格降幅僅為50%,我們推測這一降幅將不會傷及出廠價,這也保證了中標企業的合理利潤,有利於電生理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 江西牽頭22省區肝功能生化試劑集采方案征求意見稿傳出,總體溫和好於預期


根據《華夏時報》等媒體報道,10月13日,由江西牽頭的22省區肝功能生化試劑集采方案征求意見稿傳出,總體方案比較溫和。總體思路和本次電生理集采類似,企業願意接受一定降幅即可確保中標。當然此次文件仍在內部征集意見階段,需要再參考最高有效申報價的製定規則。

  • 風險因素


行業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帶量采購政策執行進度與力度超預期;供應鏈斷供風險;產品海外推廣不及預期風險。

  • 投資策略:


1)貼息貸款政策:建議關注醫療設備板塊,22Q1看現金流,23Q1看訂單,尤其是回本周期快、偏基層標的。我們預計貼息貸款政策將在22Q4主要體現在醫療設備公司的現金流改善,23Q1將看到增量訂單貢獻。未來半年,醫療設備板塊預計將持續受益於該政策。細分結構看,回本周期快、偏基層設備可能相對受益彈性較大。

2)集采政策:建議關注高值耗材、IVD板塊,估值有望重回PEG體系。高值耗材和IVD產品是非同質化的,渠道具有服務價值,所以一定程度上尊重已有格局是醫保、醫院、企業、患者各方再平衡後的最佳選擇。企業競爭邏輯從零和博弈,變得溫和。從DCF角度考慮,單品種生命周期延長,估值有望重回PEG。

編輯/somer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