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巴倫周刊
作者:卡爾頓·英格里希
又一個銀行財報季即將到來。和其他許多投資標的一樣,今年銀行股的表現也很糟糕,$銀行指數ETF-SPDR KBW(KBE.US)$迄今下跌了16.5%,表現只比跌了23.6%的標普500指數略好一些。
對比之前市場對銀行股2022年表現的預期,銀行股今年的下跌令人非常意外:疫情期間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增加了消費者和企業的現金儲備,市場預計消費者和企業將恢復貸款,在美聯儲今年加息五次把利率從接近零的水平上調至3.25%後,預計銀行將從這些貸款中獲得更多利潤。對於之前一直失寵的銀行板塊來說,這本應該是令人興奮的時刻。
但加息也有可能導致經濟陷入衰退,而衰退往往意味著銀行的一些客戶將減少貸款,另一些客戶則面臨難以償還現有債務的問題,這兩種情況都給銀行及其股東帶來麻煩。盡管銀行在美聯儲的壓力測試和疫情期間多次證明了它們的韌性,但投資者仍然對2007-2009年金融危機心有餘悸,擔心崩潰可能再次發生。
對於從未經歷過經濟衰退的人來說,一切看起來像是一場危機,但Baird分析師戴維·喬治(David George)認為,對銀行重蹈2008年和2009年的覆轍的擔憂「毫無根據」。他指出,銀行股在經歷了今年的拋售後,風險回報已經變得很有吸引力。喬治跟蹤研究的銀行目前的股價是預期撥備前淨收入的5.8倍,比歷史水平低了約20%。
有一點讓不少人意外的是,在面對經濟放緩時,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比人們想象的要強。Atlantic Equities的一項分析顯示,在經濟衰退的早期階段,由於投資者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感到擔憂,這類股票的表現往往很糟糕,但在經濟復蘇的早期階段,銀行股平均跑贏大盤30個百分點。
Atlantic Equities分析師約翰·希格蒂(John Heagerty)說:「我們認為,銀行面臨的主要威脅,與其說是盈利下降對賬面價值造成的巨大壓力,不如說是圍繞經濟衰退的負面言論,這種負面言論可能使市盈率遠遠低於‘理性’水平。」
現在銀行將有機會展示他們的韌性。10月14日,$摩根大通(JPM.US)$、$花旗集團(C.US)$、富國銀行$富國銀行(WFC.US)$和$摩根士丹利(MS.US)$將率先公布第三季度業績。盡管市場預計它們的業績不會太好,但可能已經足夠好。喬治預計,淨利息收入將呈現「穩健」趨勢,貸款增長將持續,但增速會放緩,此外,交易活動應會比較強勁。
喬治看好有望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中有韌性、淨利息收入增長、淨息差擴大的銀行,包括 $Citizens Financial(CFG.US)$、$五三銀行(FITB.US)$、$亨廷頓銀行(HBAN.US)$和$美國製商銀行(MTB.US)$,這4只銀行股的股息也相當豐厚。
在充滿挑戰的經濟背景下,這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已經足夠好了。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