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倉儲式會員店」的核心是什麽?有人說是供應鏈,有人說是會員體系,有人說是營運能力......
在中國零售業巨頭紛紛入局倉儲會員店今天,坐擁3000萬PLUS會員的京東,為什麽一直對倉儲會員店無動於衷?
01 坐擁3000萬PLUS會員
《零售圈》了解到,截至2022年7月,京東PLUS會員數量已突破3000萬。而截至2021年底的時候,這個數字還在2500萬,京東PLUS會員人數僅7個月時間就增長500萬,增速創歷史新高,持續成為行業內規模最大的付費會員體系。京東集團CEO徐雷在業績會上表示,付費會員體系已逐步凸顯價值,未來會在會員方面做更多創新。
2015年10月,京東推出PLUS會員,成為中國電商平台付費會員製本土化的首個嚐試者。而10年前的2005年,在線零售業的先驅亞馬遜就在美國率先發布Prime會員服務,陸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7個國家落地。目前,亞馬遜美國的Prime會員數量達到1.71億,並在全球擁有超過2億會員。在電商賽道,除了京東,阿里、網易考拉、蘇寧等均嚐試過付費會員體系。
再看看線下倉儲會員店的付費會員數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麥德龍中國全國已經布局60多座城市,100多家門店,擁有2000多萬會員,其中付費的PLUS會員已經突破300萬。山姆中國則已經布局20多座城市,38家門店,擁有400多萬付費會員。沃爾瑪中國總裁朱曉靜朱曉靜曾公開表示,「山姆會員店進入中國25年來,花了21年做到第一個100萬會員。第二個100萬會員,用了三年。到誕生第三個、第四個100萬會員,只花了幾個月。」而倉儲會員店新秀fudi三家門店的付費會員也突破10萬。各家會員數因體量大小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如此看來,京東在線上吸引付費plus會員還是有一定的優勢,7個月增加500萬plus會員,差不多是山姆會員店用了近20多年的時間。當然由於權益不一樣,體驗不一樣,所以也不在一個比較維度,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願意為更好的服務和體驗買單。
既然有這麽龐大的付費會員基數,京東為什麽遲遲不開出一家倉儲會員店呢?
02 執念線下,多業態並行的京東
京東對於線下實體店的布局是有執念的。
2017年4月10日,劉強東在個人社交賬號立下「未來五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的小目標。在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介紹了「京東便利店」計劃,京東要在全國每個城鎮,每隔300米就開一家京東便利店,每家月保底盈利8000元。
目前京東便利店、京東酒窖、京東七鮮、京東Mall等相關線下實體零售門店相繼開業。
在新零售最火的2018年前後,京東旗下美食生鮮超市七鮮(7FRESH)也做過多業態的嚐試,包括七範兒(7FUN)、七鮮生活(7LIFE)。七鮮被業界看做是對標盒馬的新零售業態,但盒馬目前發展規模與七鮮還是拉開了很大的差距。京東七鮮總裁鄭鋒曾表示,雖然倉儲會員店行業很熱,但七鮮並不著急現在就要試水。
9月16日,七鮮超市全面升級新店,北京亦莊龍湖天街店盛大開業,開業活動中嚐試了PLUS會員的相關營銷活動,針對PLUS會員設置了1分購活動,而京東&七鮮PLUS會員也推出限時開卡優惠,不僅開卡即享20元京東紅包,還尊享每月30元滿減優惠券、周三會員日95折紅包、每月運費券,京東經典卡權益以及每月2次0.01元領品質雞蛋等12大特權。可以看出的是,目前七鮮對付費會員還是處於和京東plus會員的磨合階段,停留在營銷活動層面。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mall這個線下品牌,京東在收購整合五星電器後,全新推出京東mall品牌,正式向超大型零售業態邁進。10月1日,位於沈陽大東區滂江街的沈陽京東MALL正式開業!營業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沈陽京東MALL覆蓋最多、最全的京東線下業態。京東MALL其實是五星電器的翻版,可以看做是和蘇寧,國美的競爭。
從便利店到超市再到Mall,京東在線下基本嚐試了零售業三大主流業態。對於賽道火爆的倉儲會員店,京東表現了極大的克製。
03 京東需要一家倉儲會員店
《零售圈》曾在多篇文章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一個能管理年銷售額過億的大賣場店長,並不一定能管理好一家日銷過萬的便利店。對於倉儲會員店亦是如此,沒有簡簡單單的跨行和跨界。
山姆會員店在中國用21年時間完成了第1個100萬會員的積累,可見,倉儲會員店的經營難度。但COSTCO在中國大陸首店的開業會員積累達到幾十萬的業績讓整個行業躁動了起來,蘇州店開業更是創造了COSTCO會員辦理的世界紀錄,會員卡開辦首日的辦理人數破萬,到開業前,Costco蘇州店的會員總數已達7萬人。
近兩年殺入倉儲會員店的玩家越來越多,有進入中國大陸不久的COSTCO,有轉型做倉儲會員店的外資老牌企業如家樂福、麥德龍,也有傳統超市通過升級改造的永輝、北國、家家悅、北京華聯等,還有新零售排頭兵盒馬,行業新秀fudi等。
對於倉儲會員店這個業態,以前都是外資零售的玩家,像COSTCO、家樂福、麥德龍等,受製於獨立的運營體系,商品體系和會員體系,中國本土零售鮮有企業去做倉儲會員店。
目前來說,在國內做的相對比較好的倉儲會員店,盒馬X會員店和fudi算是兩個值得提及的品牌,但目前規模相對較小,處於探索階段,但兩家都表現出極大的後勁,多個項目同時儲備,發展速度不輸外資零售。
倉儲會員店表面上看,一是硬件的倉儲式,二是需要付費會員,但其背後則是供應鏈體系、獨有商品體系(自有品牌體系)、營運體系、會員權益體系的綜合競爭。
前段時間,有消息傳出,阿里旗下的大潤發也要入局倉儲會員店了,作為全渠道布局線下業態的京東,也需要將倉儲會員店提上議程了,畢竟坐擁3000萬付費會員,這是其任何企業不具備的流量優勢。
筆者使用京東PLUS會員已經超過5年,除了滿減券和部分plus會員價,似乎很少感受到其他權益帶來的消費快感(對,還有退貨上門取件服務,也很讚),那些缺失的體驗也許可以在實體店的實際感受中得到。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