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朱雪瑩
既無法提高美國石油產量,又難以停止向沙特提供武器支持,面對OPEC+單挑整個西方,拜登手中「王牌」所剩無幾。
雖然拜登政府一再要求OPEC+不要削減產量,總統還曾親赴沙特以表誠意。然而現在看來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OPEC+用兩年來最大的減產行動予以回應。
面對這響亮的“耳光”,市場正在關注,拜登政府會采取實際行動對OPEC+強力反擊嗎?
至少從眼下的形勢來看,拜登手中的“王牌”所剩無幾。
正如此前一名知情的政府官員透露,在OPEC+召開會議的前一天,美國政府已動員所有可用的人力資源,白宮甚至“陷入了痙攣和恐慌之中”。
雖然白宮已經發布罕見的斥責聲明,直言“美國總統拜登對OPEC+的短視行為感到失望”,並威脅稱將考慮采取措施“降低OPEC對能源價格的控製”,甚至有內部人士稱白宮將減產視為“敵對行為”。
但是具體來看,美國能夠“降低OPEC對能源價格的控製”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國內產量,此舉卻已經遭到拜登的拒絕,他此前甚至承諾將阻止國內石油產量的提升。
而這也就導致,美國只能在剩下若幹措施中進行選擇,比如停止向沙特提供武器支持,或是利用政治手段向沙特施加壓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停止向沙特提供武器的提議或將難以獲得美國各方同意,無法真正落地。並且考慮到西方國家正值石油短缺之際,可能會“適得其反”的製裁行動也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即便白宮能源顧問阿莫斯·霍赫斯坦(Amos Hochstein)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等政府官員連番威脅沙特和阿聯酋放棄減產,強調“如果你們繼續前進,國家聲譽以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系將面臨巨大的政治風險”,OPEC+仍舊不為所動,大步向前,不惜已一己之力單挑整個西方。
簡而言之,OPEC+直言不諱,表示為了保證自身利益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即使這意味著將和昔日最大盟友“分道揚鑣”。
對此有媒體評論員表示:
美國及其西方盟友需要注意。縱觀最近的能源發展史,這是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首次在OPEC+內部沒有一個盟友。
編輯/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