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的豬價可謂是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就是一個字:漲!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進入10月份以來,生豬價格平均達到了12.45元/斤,比今年3月底豬價最低點翻了一倍,去年同期10.32元每公斤的豬價,每公斤整整上漲了15元。豬肉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地增加,白條豬批發價格在15元一斤,豬肉的銷售量比9月份提高了20%以上。

再往前看,9月,伴隨著調控的持續加碼,豬價仍漲多跌少,尤其是下半月,豬價終於突破7月前高,此後突破24元/公斤,月內累計上漲1.2元/公斤,漲幅5%。
而國慶節期間豬價,豬價漲勢愈發明顯,11連漲,並快速突破25、26元/公斤, 多地豬價目前已越過「13元關口」,節日期間全國均價上漲近1.5元/斤。至10月9日,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已經突破13元/斤,個別地區甚至已突破14元/斤。豬價11天累計漲幅超過1.5元/公斤,同比漲幅已接近150%。

從分區報價來看,在全國重點監測的28個地區,豬價漲跌呈現出2跌19漲7平,國內豬價延續大部上漲的節奏,但是,局地市場出現企穩以及下行的表現,目前,豬價漲勢普遍維持在0.1~0.5元/公斤,貴州以及京津市場上漲較為明顯,大部行情上漲幅度僅有0.1~0.2元/公斤,而在遼寧以及江蘇地區,豬價呈現窄幅下挫的態勢,跌幅維持在0.1元/公斤!
面對近期生豬價格上漲和國慶節消費旺季,相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保供穩價。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今日披露,豬肉價格進入過度上漲二級預警區間,國家投放今年第5批中央豬肉儲備。
華西證券研報分析稱,據能繁母豬數據推演,生豬供給將繼續減少,國慶節後需求走弱,預計國慶節後生豬價格出現一定的回調,但礙於供給減少,回調幅度較小。
為何突然「瘋漲」?
進入秋季以來,為什麽豬肉價格迅速暴漲?特別是進入了第4季度,更是生豬、豬肉消費的旺季呢?
當前的生豬價格,特別是中大豬的價格直線上升,就是因為當下的生豬市場就是全民在壓欄。當下的豬價漲得這麽快這麽高,跟去年9、10月份生豬沒有進行繁殖後代是有著決定性的關系,現在的生豬所謂的缺正好對應了去年9、10月份的中間的空檔期,所以豬價才會火箭式的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這波豬價接連上漲的因素無外乎這8點:
一、月末月初時期,集團化豬場生豬出欄量有限;
二、相比往常月份,規模大豬場有一定放假減售或停售的現象;
三、受‘二次育肥’的影響,散戶豬場挺價情緒濃厚;
四、面對豬價的上漲,壓欄的養殖戶也心潮澎湃,養殖戶過度壓欄;
五、節日消費偏好,豬肉消費熱情升高;
六、屠企有高價出售庫存豬肉的動機,選擇主動上調豬價;
七、一周之餘沒見儲備肉再投放了,市場有投機、僥幸心理等作祟;
八、最早寒潮來助力之後,多地刮風、下雨增多,對生豬收購增加難度,也給消費端增添一份力,同時又一波新的冷空氣在醞釀之中。
豬價還會跌嗎?
盡管政府采取了系列政策保供穩價,但對市場的影響或許只是暫時的。
近期豬價的突破性上漲,已經印證短期缺豬的情況,尤其是大豬,隨著消費的進一步增長,供應緊張的情況很難快速緩解,而二次育肥熱度不減,或繼續助推豬價上漲。但產能回升的事實、官方調控的信號更需重視,年前豬價仍將繼續高位,甚至繼續新高,或有階段回調,但難見實質性下跌。但隨著近期豬價的超預期上漲,市場補欄熱度也在回升,近期二元母豬、仔豬價格已重回增長,這也意味著,明年豬價下行壓力也將相應加大。
展望後市,銀河證券、方正證券、中金公司多家券商認為,政府拋儲、約談企業等系列保供穩價措施,短期能緩解豬肉供需矛盾,但難以改變生豬市場供需格局。
關於當前豬周期走勢,銀河證券認為行業最低谷時期已經過去,豬價以及股價中樞都將逐步上抬。隨著四季度消費高峰的到來,將一定程度上帶動豬價的上行。
「官方一系列政策調控的主要作用在於‘釋放信號’,穩定產業正常生產節奏,不改變市場實際供需關系。」方正證券在研報中表示。
而中長期看,生豬價格決定性因素仍是供求關系,各機構對於生豬價格未來走勢也表示樂觀。
有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端放儲對豬肉價格上漲有一定抑製,也對市場情緒產生短期的影響,但長期來看,難以改變生豬市場供需格局。按照以往需求表現來看,11月、12月份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冬季醃臘需求會對豬價形成強有力支撐,且未來元旦以及春節前期的備貨效應,都會在12月份的盤面上有所體現。
華創證券認為,需求端在天氣轉涼和學校開學、季節性醃臘的消費帶動下將確定性好轉,預計下半年豬價仍將維持高位,且由於中秋節前行業大豬出欄比例增加、8月生豬出欄體重小幅上漲至126.47kg,節後行業的壓欄、二次育肥意願增強,對短期供給也將造成影響,豬價大概率突破前高。
「行業目前對未來豬價的分歧較大、補欄意願仍較為謹慎,湧益谘詢數據顯示二元母豬和仔豬的8月全國均價分別環比下滑211元/頭、75元/頭至1813元/頭和638元/頭,二元母豬和仔豬的補欄采購熱情逐步消散,因此行業供需平衡的時點會進一步延緩。」
方正證券結合其前期調研和市場反饋,隨著供給邊際逐漸向下,11月開始需求端明顯上升,缺豬將是下半年生豬市場主旋律,豬價再次上漲只是時間問題,供需錯配+情緒助推下看好高點到30元/kg,偶發、外界因素(如政策調控、壓欄、二次育肥等)只改變豬價波動節奏,不改變接下來的波動趨勢和方向。
中金公司研報中表示,十一節日效應後,消費轉入弱勢,疊加二次育肥逐步入場,10月中旬至11月底,生豬現貨價格或高位回落,但回落空間有限;進入到元旦春節效應後,生豬價格或再次進入季節性上行通道,但在供需呈現雙增下;受整體消費能力偏弱的掣肘,旺季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基礎,預計四季度豬價或仍處季節性高位,但整體漲幅或低於市場預期。
編輯/lydia